九九文学吧

位置:首页 > 范文 > 说课稿

有关说课稿模板合集八篇

说课稿2.44W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说课稿模板合集八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00页的“用计算器计算”及相关练习。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计算器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给人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计算问题带来了方便,同时为探索数学问题,揭示数学规律带来了便利。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学生或多或少地接触和使用了计算器。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机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的编排突出以下三个特点:

①注重计算器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②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

③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生活经历及学生的学情发展方面出发,我拟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①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计算功能。

②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在计算中体会计算器的优点,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③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4、教学重、难点

为了更好地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按主次轻重处理好教学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重点:初步了解计算器的计算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熟练地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三、说教法、学法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新的教学理念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这一总体目标,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观察,勤于动手操作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从小能博采众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使之初步建立起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本节课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课始时多媒体课件情境引入。教师根据课件加以叙述,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开展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使学生自觉进入学习佳境。

2、动手操作,互动合作法。

让学生在“试一试”“想想做做”等活动中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从中体会到计算器的优点。还让学生在“找一找”的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找出规律。这些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和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3、激趣法。

根据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本课设计了“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我设计了下面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生答)咱们今天再去逛一下金江的百惠超市,好吗?

2、出示收银情境。师:这位收银员是小丽阿姨,她每天要收上千人的购物款。你们看小明买了4支铅笔。(出示小明拿了4支铅笔,并标明每支2元),谁能帮小丽阿姨口算一下,小明应付多少钱?指名回答后,一位叔叔买了一部电视机2859元,一台电冰箱2507元,一个消毒柜628元)师问:谁又能口算出这位叔叔应付多少钱呢?(让学生稍做思考,体会口算时的困难。)师紧接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板书:用计算器计算)

(以上导入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出生动的画面,从而把学生带入到生活的情境中,这样既能吸引了学生,又能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认识、使用计算器。

1、师:大家认识计算器吗?你们知道计算器面板上有什么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情况,适当小结:计算器面板上有显示器和键盘)

2、师: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键盘上各个按键是做什么用的?(学生介绍后教师和学生一起重点认识:开机、关机、清除、数字、运算符号等按键。)

3、师:你们知道计算器有什么作用吗?会使用它进行计算吗?

(三)梯级练习,巩固提高

1、“试一试”

765+469 3028-2965 589-76

41600+128 765+469-296 816+68-27

然后说一说: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准确、快捷)。

(这一活动,放手让学生单独练习,使他们在操作中熟悉键盘,在操作中养成技巧,并从中体会到计算器在计算中的优点,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就有使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意识。)

2、比一比:课文第101页的第32题

(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防止学生情绪冷却和学习疲劳,又达到逐步熟练使用计算器的目的)。

3、找一找。

①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式子。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②小组讨论找出式子的规律。

(以上题目,让学生通过利用计算器算出得数,然后比较得数找规律填第六个式子。既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来参与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扩展延伸。

①回到情境引入的最后一道题(多媒体展示)

②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用计算器帮小丽阿姨算一下,买电视机、电冰箱、消毒柜的这位叔叔应付多少钱?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明白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体会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也回应了开头的引入。)

(四)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

(这样的总结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的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显示器 例题:38+27和30-18

面板构成 开机键(ON)

关机键(OFF)

键盘 清除键(CE)

数字键

运算键

优点:准确、快捷

(这样的板书设计让人一目了然,耳目一新。)

总的来说,这堂课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通过反复的操作使学生逐步熟练掌握计算器的操作,整节课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我在学生学习时只是给予适可的帮助,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本节课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发挥,进行表现,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使学生学而不厌,体验学数学的乐趣,体验学数学的美。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解读

《生命 生命》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开头发问:生命是什么?接下来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飞蛾绝境求生、瓜苗从砖缝中长出、倾听心跳三个小故事,表现出作者杏林子对生命真谛的思考、探究与领悟,最后一节道出心声。向读者传递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生活得更加光彩有力。文章主体部分的三件小事看似浅湿,实则含义深刻;看似并列,实则层层递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三、教学策略

“生命是什么”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为此设计教学流程时,我紧扣文路,设计教路,铺垫学路,主要是以下几点:(一)情景导入,引发生命的思考;(二)品词析句,感受生命的跃动;(三)联系生活,欣赏生命的顽强;(四)亲身体验,领悟生命的责任;(五)叩问心灵,追求生命的价值。

四、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引导学生读通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以下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生命的思考

播放一组大自然生机盎然的图片,然后引用杏林子的话导入新课: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季节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这个环节,我让学生看到与普通生命绝然不同的画面,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生命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生命呢?并自然引出课题“生命 生命”。

(二)品词析句,感受生命的跃动

学生对生命有新的思考,就急于想从文本中找出答案,这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飞蛾求生的这个事例中感受生命的跃动,让学生划出令自己震撼的句子,重点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句中飞蛾求生欲望之强烈,显而易见,学生在“挣扎”、“极力鼓动”这些重点词语的朗读中,能想象出飞蛾为了一线生机使出所有力量,这时,老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飞蛾是在什么情况下挣扎求生的?通过品悟,学生明白飞蛾此时身处绝境,毫无生还的希望,然而追求生存的力量却又是如此强烈,让它奋力拼搏,飞蛾绝境求生给学生震撼与启迪:生命是如此重要。学生通过品词析句,真切感受到生命的跃动,为小飞蛾弱小生命在这逆境中挣扎求生而敬佩。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题时,学生便像飞蛾一样带着强烈求生欲望,呼喊出了“生命 生命”。

(三)联系生活,欣赏生命的顽强

如果说,飞蛾的跃动是“求生存”,那么瓜苗从砖缝中长出则更多的是“谋发展”,这个故事中给学生的启迪应比绝境中求生的飞蛾更加深刻,为让学生欣赏到生命的顽强,更为深入的领悟生命,我引导学生回忆吃瓜子的经历,体验瓜子壳的坚硬程度,感受小小的瓜苗冲破坚硬的'外壳,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再联系科学知识让学生联想植物生长的条件,这时老师结合句子:“它可以冲破坚硬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进行探究“小瓜苗拼命冲出外壳,冒出地面,也许只能活几天,你认为这样值得吗?”此刻,我补充“黄山松”、“塔顶树”、“爬蔓”、“竹石”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图片,学生联系了生活场景,领悟到生命的不屈向上,这时老师再亲切与学生对话交流:“同学们,你现在对生命又有了什么样的理解呢?”带着对生命执着追求,学生再读课题时,香瓜子这种顽强向上的生命力,已不只限于对文本的认识,而是深入到内心深处。

(四)亲身体验,领悟生命的责任

飞蛾、香瓜子这些小小的生灵用它们的顽强和努力证明对生命的渴望和热爱,作为万物灵长的人,又应该怎样对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呢,在这一环节中,我注意引导学生由物及人,从飞蛾绝境求生存,香瓜子砖缝谋发展的故事领悟,转入亲身体验中。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把手放在左胸上,和杏林子一起感受心跳,然后问:同学们你触摸到什么?有的说:摸到生命在跳动,有的说:感到生命力很强大,还有的说:拥有生命多幸福呀!这时让学生用个性化的朗读去告诉别人: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然后我再联系文本,适时拓展:介绍杏林子的人生经历,写作背景资料。当学生知晓一个有着如此热情,对生命充满追求的人,居然是一个日夜饱受病痛折磨的残疾人,对生命更加敬畏。此时,师生一起带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深沉地齐读课题“生命 生命”。学生以文本的拓展,思索起生命,在亲身体验中知道必须承担的责任。整个教学过程,就变得更加立体丰满起来!

(五)叩问心灵,追求生命的价值

在学生获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感受之后,我把学生从文本引入生活,联想到自己,让学生说说自己该怎样对待生命,学生结合自己了解的身残志坚的人进行交流,然后画面出示:攀登艺术顶峰的聋哑姑娘——“千手观音”;身残志坚的现代保尔——张海迪;先人后已的神州之花——文花枝;轮椅上的科学巨子——霍金;不惧暴力保卫圣火——金晶……从一曲曲生命赞歌中,我们再次回到了课始的那个问题“生命是什么呢?”文章题目重复出现“生命”“生命”含义又何在呢?然后让学生深深地叩问自己的心灵,我又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谱写生命呢?让学生用:“可以……也可以……”的句式写话,畅谈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变得光彩有力。学生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已超越了文本,超越了课堂,在今后的人生中,将辉映出夺目的光彩。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一节课的教学,在贯彻新课程理念中,有三个鲜明特征:

(1)阅读文本,对话交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阅读中感悟。文本中的飞蛾绝境求生、香瓜子的顽强不屈、倾听心跳的锵铿有力与学生心灵彼此交融,达到和谐统一。

(2)紧扣课题,逐层深入。生命含义丰富,意味深长,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存而不解,而是在反复回荡,在逐步深入中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最终达到情感上的共鸣,理性上的认识。

(3)联系生活,注重体验。引导学生跳出文本,走向生活。使学生对深刻的生命话题有更真切的感悟,在潜移默化的阅读之中吸取到人生的营养。

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洗手绢》。这是一篇歌曲教学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具、说教学过程7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洗手绢》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六课《爱劳动》的第一课时,歌曲为C大调,2/4拍,曲调、旋律具有童谣风格,2拍子的节奏强弱分明,歌词简单却极具教育意义,为学生展现了一幅儿童们快乐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美好画面,弘扬了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

二、学情分析

由于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一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段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导,他们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因此,在课堂上应培养他们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在律动、音乐游戏和歌曲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在创造方面能够自编简单的歌词,在评价方面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简单的评价。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及音乐心理特征,新课标强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这一学龄段学生的 - 1 -

认知规律,我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的教学原则,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为以下几点:

1.通过教师教唱,让学生有感情、生动地学唱本曲。

2.通过对作品中独特的音乐要素,如反复记号、休止符的学习,并结合诸如“哎啰哎啰”的歌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通过学唱本曲,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从小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音乐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通过活动的创编,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节拍的强弱规律和哎啰哎啰等语气词给歌曲带来的.独特民谣风格。

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反复记号和休止符等独特的音乐要素。

五、说教具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需要,我运用的教具有:多媒体、电子琴、手绢 。

六、说教法学法

为克服重难点,本课我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有:通过多媒体PPT音频视频的直观教学法、教唱法、讲授法等对本课进行教学。另外,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本曲的休止符和歌词哎啰哎啰等音乐要素,根据学生在儿童阶段自然嗓音很纯很亮、体形灵巧的特点,在活动创编中,我采用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使本课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而在学生的学法方面,我将引导学生采取活动探究、小组合作、听唱法、活动创编等方法进行学习,从而获取新知识。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七、说教学过程

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4个环节,依次是:1.创设情境,律动导入;2.节奏训练;3.学唱歌曲;4.活动创编 。

第1环节—创设情境,律动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教学的点睛之笔。

播放《劳动最光荣》,学生随音乐律动。谈话:我们刚才听了一首歌曲,名字叫做《劳动最光荣》。里面的小动物都很爱劳动。你们喜欢劳动吗?喜欢什么劳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歌曲的开始就欣赏有关劳动的歌曲,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鼓励学生都爱劳动)

出示PPT课件中小朋友帮妈妈洗衣服、手绢的图片,向他们提问这位小朋友又在做什么劳动呢?从而自然地导入本课《洗手绢》的教学。

第2环节—节奏训练 师说:这个小朋友干的可起劲了,我们来给他加加油好吗?出示本课重要节奏

X X |X X |X X | X 0: |X 0

哎 啰 哎 啰 哎 啰 哎 哎啰哎啰 哎

指导学生打节奏并掌握。

- 3 -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本曲中歌词及休止符带来的劳动感。) 第3环节——学唱歌曲

(1) 初次聆听 :为学生播放音乐,让其完整聆听歌曲《洗手绢》,有一个初次的音乐聆听体验。并结合导入时的内容,触动学生的连觉思维,向学生提问歌曲中唱到了哪些劳动?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本曲。

(2)歌词的节奏训练 :出示“红太阳”“白云彩”“妈妈洗衣我也来”的图片,辅助教学。教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3)教师范唱:为学生声情并茂地演唱《洗手绢》,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音乐体验,并对该曲旋律有初步印象。

(4) 教师逐句教唱 :以乐句的方式,对学生学生进行逐句的教唱。着重教唱带有休止符的反复

2/4 , X X |X X |X X | X 0 。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

(5)再次聆听,完整演唱 :再次播放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洗手绢》的情感,并结合以上所学各个知识点的积累,最后让学生富有情感地完整演唱歌曲。

(6)比一比:分小组,男女生演唱歌曲。让学生自己互评,比一比谁唱的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采取活动探究、小组合作、听唱法、等方法进行学习,从而获取新知识。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第4环节——活动创编 理论离不开实践,这个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歌曲的民谣风格,并且亲身践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感受劳动的快乐,我在PPT上出示“妈妈 我也来”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对歌词进行改编套入本曲中, 并根据改的歌词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接着,让学生对自己及他人的表现进行自评与他评,最后我来评价哪组表演的最好。让学生在做中学。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散思维,想象创编,在编排过程中可以找自己的好伙伴也可以分组的形式,学生在编排中也认识到我们小学生要热爱劳动)

教学总结 在本课教学,我运用了体态律动教学法、示范法、讲授法、多媒体展示法和活动创编等方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去体验音乐情感,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在做中学,明白要做个爱劳动的孩子。

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直观形象,简单明了,能体现本课教学的重点

说课稿 篇4

一、教材简析

《广玉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描写了广玉兰的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花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的的教学要求,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1、认知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其中的9个,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部分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广玉兰的幽香、纯洁以及旺盛的生命力。

2、技能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

(2)能模仿第三自然段描写其它植物开花时的形态。

3、情意目标:

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广玉兰的热爱,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根据以上目标,将全课分为三课时,第二课时的重难点确定为: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广玉兰花瓣的色泽、质感、花开时的各种行态以及叶片的特点,体会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是:能模仿第三自然段描写其它植物开花时的形态。

四、教学准备:

网页形式、自主性强的FLASH网络专题网站。(广玉兰封面,分设四个主题篇:玉兰苑徜徉;倾心赏玉兰;玉兰知识库;玉兰余香浓。并提供配乐按钮,学生自行点击选择。“玉兰苑徜徉”内容:全文、广玉兰配乐录像;“倾心赏玉兰”主题篇里分设“飘香玉兰”、“迷人花瓣”、“多姿花形”、“盎然绿叶”四栏,点相应区域呈现各主题栏;“玉兰知识库”提供广玉兰习性、栽培等课外资料,“玉兰余香浓”设课外作业)

五、教法与学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本课采用网络教学手段,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读中感悟,多渠道接受信息。

六、教学思路:

本课凭借网页课件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互动。本课采用三课时达成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并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广玉兰的幽香是吸引我观察的原因。

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广玉兰花瓣的色泽、质感、花开时的各种形态以及叶片的特点,体会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

第三课时:复习词语并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最后让学生根据第三自然段练习写一个片段。

这里,我着重说一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

(一)言简意赅,直接导入

课始,让学生说说:“作者写了广玉兰的哪几方面?”

今天,我们就借助我们的专题网站一起去走近广玉兰,用心欣赏广玉兰。

[这一设计既符合“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中的第一条原理:目标控制原理,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唤起最强的学习欲望。]

(二)自主探究,感受文字美

页面导语:请进入“倾心赏玉兰”主题栏,自主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点击进入!(请大家想想怎样把自己的学习感受交流出来:你可以试着读好课文,可以在对应网页上留言,也可以和同桌探讨一下……)

[此设计充分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利于学生发挥个人的特长]

A.迷人花瓣

(栏目内容:第二自然段文字;部分文字链接相应图片:“纯白”——广玉兰花朵近景;“玉琢冰雕”——冰雕图片与花朵图片对比;词语意思:像用玉和冰雕琢出来的艺术品)

导语1:认真读读课文,广玉兰的花朵给你什么感受?(学生可跟帖留言)

导语2:作者具体是分哪个两方面写花瓣的?跟帖完后,请你再读读课文,细细品味一下。

导语3:课文中几次提到“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只凭几个优美词句是概括不了广玉兰花朵的内涵的”,这说明了什么?(跟帖)

[这样设计以各种优美的图片构成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磁场,有利于学生把握语言文字,同时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体会,更是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具体体现。]

B.多姿花形

(“多姿花形”栏目内容:第三自然段文字。提供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开过的玉兰花的图片,并制作图配文的待移框;相关文字处做相应链接。“有的刚刚绽放……钻了进去”——蜜蜂飞舞录像片断;“花蕊约有一寸长”——图片;“数世同堂”——图片,意思:几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生生不息”——意思:不停地生长繁殖;将几种不同形态的图片制成连续的播放)

导语1:第三自然段作者用优美的文笔描写了不同形态的广玉兰。请你读读这段文字,边读边想:究竟写了哪几种形态?你能选择合适的图片移到相应的描写形态的文字框里吗?然后再认真读读课文内容,给它们分别取个好听的名字。(学生可跟帖)

导语2:你愿意把你最喜欢的那种广玉兰花介绍给大家吗?再认真读读你喜欢的那段文字,联系你看到的图片与录像,感受广玉兰花的美。准备一下,选用你喜欢的方式,一会把你见到的景象描绘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你感受到的美。(方式建议: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准备一下,把你刚才给不同形态的花分别取名的理由和大家交流;朗读(可自行选择配乐)并说说想表达什么感情)

[此环节中,利用网页的超文本阅读功能,提供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提供配乐按钮,自主选择,并设计了取名这个环节,既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又势必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发散创造性思维,进行独特的体验。]

C.盎然绿叶

(“盎然绿叶”栏目内容:4、5自然段内容;文字内容相应链接:“密集油亮”——图片;“终年不败”——图片;“秋冬……与松柏为伍”——图片对比;寒风呼啸的音乐)

导语1:俗话说,花儿还需绿叶衬。广玉兰的花美,它的叶子也别有一番情趣。选择“盎然绿叶”的同学们,你们的眼光很独特哦!现在你可以读读课文内容,看看叶子有什么特点?

导语2:课文里“活泼”一词用得好吗?为什么?

[这样设计既使学生在阅读中加深感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文字的准确性,又以发散式的“体悟”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灵活性。]

(三)交流品读,展现个性美

A.迷人花瓣

1、作者是怎么赞美广玉兰花朵的?

2、他是具体从哪两方面来写的?

3、“无法用语言文字准确形容”、“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说明了什么?

B.多姿花形

1、研究这个内容的同学来说说作者写了哪几种广玉兰花的形态?

2、那有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那种广玉兰花介绍给大家吗?

汇报学习情况:

汇报1: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其他同学可作补充。

汇报2:展示给每一种形态的花取的名字,指名结合图配文项目说出取这个名的理由。(引导别的小组参与讨论,有无更好的名字。诸如:含羞;蓓蕾初放;笑脸;风采依旧等等)其他作补充。

汇报3:配乐读四种不同形态广玉兰的句子。(分别让每个同学说说自己想表达什么情感。)结合指导朗读;再指名其他学生读;评议。

C.盎然绿叶

1、花儿还需绿叶衬。广玉兰的花美,它的叶子也别有一番情趣。谁来说说它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吗?

2、交流品读。“密集油亮的绿叶……活泼。”指导朗读;指读。

3、课文里用到一个词“活泼”你们觉得用得好吗?为什么?

5、还有其它句子也能体现它旺盛的生命力吗?

指导朗读“秋冬季节……装点着自然。”

[此交流环节,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下广播的功能,进行交流,增强师生互动,同时学生各自充满个性的学习结果的显示下,学生间又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对文本的理解。]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美

1、广玉兰的确美,花儿香,花瓣美,形态美,叶片美,美得脱俗、充满了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学罢此文,你们喜欢广玉兰吗?夸一夸它。

2、难怪作者在文章最后也情不自禁地抒发了自已的情怀:

引读:“我爱——,更爱——”。

课外作业:

1、摘抄你喜欢的词语、佳句,注意积累。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也可看看“知识库”里的文章),先抓住特点说说花的样子,再写下来。

[夸夸广玉兰的环节既总结了教学,又扣住了课文的中心,学生自然地体会到作者对广玉兰蕴含的思想感情。]

七、板书设计

花瓣

高雅洁净

10、广玉兰

形态

姿态各异

绿叶

终年不败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讲了燕子妈妈三次让燕子到菜园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小燕子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收获,它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使燕子妈妈高兴地笑了。这篇课文告诉孩子们:对一件事物,只有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课文有两幅插图,不仅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产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让他们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说学情

童话故事《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主人公小燕子与它的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已如同生活中的一年级的小学生和他们的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一般。这让他们读起来备感亲切,很自然拿自己的言行去和小燕子进行比较;最后把小燕子当成学习的榜样,并从小燕子的故事中去明白做事要认真的道理。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制定为:

三、说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15个生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能力目标:图文结合,角色朗读,深入理解课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依据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为: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理解燕子妈妈最后笑了的原因,从而明白做事要认真的道理。

教学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

教具准备:

小燕子和燕子妈妈、冬瓜和茄子贴图、实物(西红柿和黄瓜)、头饰、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法

在教学时,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指导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对阅读方法进行指导,真正收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为此设计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 2、自学、合作、探究法。

3、评价、鼓励法。 4、多媒体教学法。

五、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为此设计以下学习方法

1、竞赛、游戏法。 2、自学、合作、探究法。

3、读、思、议结合法。 4、实物观察法。

六、说教学过程: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结合本课的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环节一:音乐入题,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上课,我首先让孩子们边听边唱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儿歌《小燕子》后质疑:小朋友你们喜欢小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关于小燕子和她妈妈的故事,出示课题《一次不一次有进步》引导学生读题并质疑: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设计意图:通过插入动画音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带着问题,怀着好奇的心情进入学习。

环节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出于导学提示:在读的时候,用圆圈把生字组成的词语宝宝圈出来,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它。2再出示“帮小燕子找家”游戏,采用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产生自主识字的兴趣。3最后出示词语,找出哪两个生字宝宝没有组词,由此引出“躺”和“挂”的教学。然后让学生通过图片直接贴在黑板上理解这两个字,加深印象,帮助识记。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小燕子找家”的小游戏对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进行检测,使他们能更好的学习课文。

环节三:品读课文,读中明理。

1让学生听课文录音,一边听一边想,出示自字要求屋檐下,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去干什么?请同学们用横线划出燕子妈妈说的.话。2然后指导学生学习燕子妈妈说的三句话,引导学生读出妈妈温柔、亲切的语气。(可采用个别读、比赛读、表演读方法)再抓住重点词看看,再去看看,再去仔细看看体会燕子妈妈一次又一次耐心教导和鼓励小燕子去观察。3由于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兴趣容易转移,我设计课间律动这一环节让学生跟着钢琴曲做燕子飞翔的动作跟着小燕子到菜园去看看,再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然后找出小燕子去了菜园几次?它看到了什么?用波浪线划出小燕子说的话。4指导学生学习小燕子说的三句话,读出小燕子经过自己一次有一次的仔细观察后,发现冬瓜和茄子不同的那种一次比一次高兴、快乐、惊奇的语气。5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小燕子三次发现冬瓜和茄子的不一样?第一次发现冬瓜大,茄子小。第二次发现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第三次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这里用放大镜放冬瓜和茄子图片,引导学生体会小燕子观察得认真,连这么细微的不同都发现了。6分角色朗读,可以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7最后、请学生小组讨论想一想,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多多鼓励学生,让他们明白是因为小燕子观察一次比一次认真。

设计意图:通过电子白板的互动,多种形式的读和评价,老师适度点拨,寓教于乐,乐中求学。

环节四:动画回顾、角色表演。

出示动画版的《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播放动画视频后让学生戴上头饰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链接课文视频动画和学生角色表演,让学生在快乐中加深对故事的印象,从而明白做什么事都要认真。

环节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出示实物水果(黄瓜和西红柿)让学生发现这两种水果有什么不一样?让学生用 “妈妈,妈妈,我发现了……”句式回答,由此让学生明白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手摸、嘴尝、鼻子闻、耳朵听等方法发现它们的不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口语交际,延伸课文内容,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

七、说板书

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征,我采用“图文式”板书来突出重点,为学生理清思路。

板书设计: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整理房间》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57页的内容和相应的练一练。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整理房间”是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材创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境活动——整理房间。通过“画一画”“分一分”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知分类,学会分类,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并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观念,进而为今后学习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分类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分类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2)通过教学活动,学生能按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整理分类,初步体会对物品的分类的过程就是寻找实物共同属性的过程。

(3)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安排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教会学生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5、教具准备:玩具、文具,服装鞋帽等卡片和多媒体课件等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始终把学生当作是学习的主体,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经历分类活动,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和思维有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分类、学会分类,享受成功的喜悦。

2、游戏教学法。以生动活泼的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分类的乐趣。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设计当中,我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经历分类的过程,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和讨论等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以淘气的生活为主线,设计了“参观笑笑的房间、整理淘气房间、请客分礼物、看动画分动物”一系列的活动。下面我具体说一说本节课的5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精彩的课堂开端能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我创设了过生日的情境,人物是小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淘气、笑笑,一下子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出“整理房间”问题。

第二个环节是:

二、结合生活,感知分类。

1、活动一:观察笑笑的房间

我让学生来先观察笑笑房间的物品是如何摆放的,在小组内畅所欲言,进行汇报,初步感知分类摆放物品的方法。

2、活动二:帮助淘气整理房间

接着让大家帮助淘气整理房间,边请学生回答边在课件上演示,使学生一目了然,经过课件演示,使学生明白:把物品按文具、玩具、服装鞋帽进行分类。(出示整理后的画面),能使房间显得更加整齐。

3、我适时地教育大家以后要养成自己动物整理房间的好习惯,做一个勤快的好孩子。

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有相同特点的物品可以归为一类,初步感受分类、学会分类。经过前后两个画面的对比,使学生切身感受分类的重要性。

第三个环节是:

三、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学生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动手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三个活动:(课件)每一个环节所举的事例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时常运用的,

活动一:认一认

“淘气要请同学吃水果,你能帮他分一分吗”?(出示水果和蔬菜的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哪些是水果类,哪些是蔬菜类,认一认,说一说。(这些水果和蔬菜,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容易产生亲近感,提高学生分类的兴趣。本环节的目的:通过认一认、分一分,加深对分类的理解。)

活动二:涂一涂

这个环节我安排了淘气和他的同学边吃水果边看《动物世界》的情境,出示各种动物的课件,先让学生讲讲动物的特点,并模仿动物行走,然后再来进行分类。通过模仿动作,学生自己就把动物分成了“会飞的和不会飞的“两类,让学生给会飞的小动物涂上喜欢的颜色。学生边说我边在白板上把分类和涂色完成了。直观、形象地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分类。

活动三:辨一辨

本环节我设计成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和淘气的妈妈一起做游戏,先发给每一位学生3个牌子,玩具,文具,服装鞋帽。接着让学生看课件出示的物品,你认为它是哪一类的,就把哪个牌子举起来。

本环节的设计,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在学生感到有些疲累的时候进行游戏,让让学生放松放松,体验分类。又可在轻松愉快中巩固了分类的知识,让学生真正做到在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个环节是:

四、课外延伸,应用分类。

你能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把教室里的人分分类吗?

第五个环节是:

五、课堂小结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篇略读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

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单的介绍:图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目前保存的情况。短短的几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大。

后面的几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先是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的;然后讲画上的街市热闹非凡,;之后,选择了一个小的场景加以具体生动的描绘;最后,简单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我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由于《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画,学生对画的鉴赏能力不强,因此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1、电教法:我运用多媒体直观法,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2、情境朗读法: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文本信息,凭借联想,激活已有的知识库存、生活积累、阅读积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再现课文中描述的情境,使学生主动的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多想象,在阅读中见文生义,见义生情,借助生活经历中类似的感情经验去感受,读出感情。

学法:

1、合作探究学习:《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读写结合:只有写,才会努力去使其变得精练,因此,读写结合,在中高段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三、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释题导入:

1、教师用温和亲切地口吻说: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已经轻轻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走进它,我们已经领略了很多,今天的这一堂课我们还要欣赏一幅古画,谁来读一读课题。

2、师:你知道什么叫名扬中外吗?

针对学生的回答再做总结:全世界都非常有名。课文将向我们展示怎样了不起的古画呢?请你认真地反复地读读课文,如果遇到特别重要的信息,用笔画一画,等一会我们交流一下从课文中了解了什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

(二)、初读,交流学习心得:

1、师:我发现每位同学都读得很投入的,我们来交流一下,刚才你读课文,从中了解了什么?

《新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出:“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共同交流学习所得,这是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交流时,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去朗读课文中的相当段落与文本再接触。

(三)欣赏图画,再次读文:

1、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的学习知识。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这幅画,距离学生生活实际很远,因此,在学生对《清时上河图》的价值有着初步认识的时候,定会产生想去亲眼目睹画的欲望的情况下。教师说:“我觉得咱们班同学读书能力特别强,刚刚大家初次朗读课文就有这么多收获,那你想不想看看这幅画,欣赏一下这幅名扬中外的画?”

当然,看画的目的是为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因此,指导学生:请你细细地欣赏这幅画,看看能不能从画中找到你读到的内容。

(多媒体滚动演示清明上河图,配上优美的轻音乐,老师根据场景适当提示:进入汴粱市区了,你能看到什么;到桥北头了……)引领学生放松地欣赏,在视觉、听觉都在其中得到了享受。这里运用电教法,通过边看边读、边听边观察,使信息更加便捷地进入到学生的大脑;另外,还通过教师的语言与优美的乐曲等中介手段,使信息的传入渠道更加多元。

2、这时,老师又引导:欣赏完了,你看到了什么,想说点什么?

这时可以又一次引领学生走近文本。比如:当学生谈到:我在画上看到很多人。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是的,有很多人,你能根据课文来说一说,有哪些人吗?“这就进一步带领学生来学习文本了。

3、在初读交流学习心得与再读欣赏图画之后,我们老师就可以带领孩子走进课文中最能突显主题的段落的学习,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没必要字字斟酌,比如第一自然段,写《清明上河图》的基本情况,我们在让学生交流心得时就可以完成,不用再细细研读。因此,教师有目的'地引导:老师再请你们细细地看这幅画,再读读课文的二三两小节,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它确实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4、这个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对画能“名扬中外”有个较确切地认识。如:当学生读到:“画上有好多人,有的不到一寸,有……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时,教师可以这样归纳:多么精致啊。如果你旁边是一个外国朋友,你愿意怎么自豪地告诉他。这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字词有所理解,对具体的情境有所把握,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让他们自行把握情感基调,有感情地读文。

5、这是略读课文,只要学生对“名扬中外”的原因有所了解,对文本能较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就应及时引领学生进行下一段落的学习。

如:还有形态各异的三百六十行,都画在里面了,了不起。刚才大家说画面上的人真小,但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还能够看到桥北头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老师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四小节,然后把你的感受和你的同桌轻轻地交流一下。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全员参与,个个兴趣盎然,纷纷谈、读、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有效交往。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与同桌交流学习心得,创设了一个较好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

学习这一段话,有一个问题的讨论,能让学生对“名扬中外”会有更深刻地理解,那就是:桥头的生活情景也许是瞬间发生的情景,但也搬到了画上。这说明了什么?

从中可以看出画者张择端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也是他画技高超地体现。这样的理解还不够,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写作手法的指导,如:其实写作文和画画一样,你抓住一个瞬间的精彩把它写具体,那么文章就如画一样活起来了。

(四)欣赏图画,填写资料卡:

1、有了上述的铺垫之后,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教学,我是采用引读法进行的。

《清明上河图》是一副伟大的著作,因此,让学生再次欣赏图画,加深印象。

2、都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习有关文物、古迹、图画等一类的文章,指导学生写“资料卡”,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这儿,教师指导学生制作一张“资料卡”。如下:

师:刚才大家看看图,读课文欣赏了一幅了不起的画。如果你想要把从课文搜集到的信息长久地保存下来,我们可以做一张资料卡。

资料卡

画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填写资料卡,这是另外一种阅读学习方法的指导。当要填写相关内容时,并不需要把整篇文章一一细读,而是快速浏览,寻找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指导学生学会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别忘了要学以致用,不断巩固。因此作业可以这样安排:本单元,我们还学习了赵州桥,课后自己也来做一张“资料卡”。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文章的脉络,它清晰地展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课文的精华。巧妙的板书培养学生的概括性、条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针对本课特点,设计如下: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基本情况 内容 历史价值

长:528厘米 人物众多观 800年以前

高:24.8厘米 街市热闹 古都风貌

北宋、汴梁 桥北头有趣 生活情景

 五、结课:

总之,这堂课,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把800多年前的画面拉至学生的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自主控究的学习方式,读写结合,把一篇课文浓缩成一张资料卡,把书读薄。教师引领学生去多种形式地读、欣赏,调动各种器官来学习课文,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说课稿 篇8

北师大版九年级《李逵见宋江》说课稿

一、 关于教材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所选篇目既有小说又有小说评论鉴赏文章,作品均为名家所作单元主题为“话里有话”所以学习本单元,既要抓住精彩的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还要响应《课标》扩大学生阅读面,加强名著阅读,学习小说创作艺术等要求根据本课课文材料特点,对学习目标作以下安排

1、知识目标:了解《水浒传》有关文学常识,把握课文情节,掌握李逵的形象特点(第一课时)感受《水浒传》的文学成就(第二课时)

2、能力目标:能够透析人物语言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会紧扣中心事件,理清叙述顺序概括文段内容掌握课文中塑造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人物培养学生对待生活健康理智的态度,了解作品主题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4、教学重点:①概括课文中的故事内容②结合具体描写尤其是语言描写分析李逵形象(第一课时)③感受《水浒传》中的文学成就(第二课时)

5、教学难点: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感受《水浒传》的文学成就

二、 关于教法实施

1、教学方法:

教学中始终将小说视为一个整体,抓住主要问题以勾联有关内容

①情景渲染法:插播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曲,促使学生进入熟悉的故事情节当中

②品读法:品读重点描写片段仔细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深刻理解人物形象,整体把握内容

③分组讨论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④比较谈心法:在比较中品味领会人物鲜明的形象

2、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内容有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有关的.文学常识,相关视频片段,课堂问题设计,要点概括,板书设计、作业等

3、课时安排:两课时

三、关于学法:

1、概括文段内容的方法在复杂的叙述中找出主要人物,抓住中心事件,理清情节发展的步骤,紧扣故事重点环节概括

2、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法,侧面烘托法,对比映衬法

3、品读文章、深入文本的学习方法

四、关于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故事情节,分析李逵形象

教学步骤:

一)、多媒体播放《好汉歌》创设情景

二)、导入由歌曲考入作品《水浒传》,多媒体展示《水浒传》有关文学常识让学生了解,再从节选故事的背景下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李逵见宋江

三)、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

先让学生浏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叙述了哪些事件,再请学生概述,其他同学补充点评,然后回顾概述课文内容的思路

教师归纳总结:从复杂的叙述中找出主要人物,抓住中心事件,理清情节发展的步骤,紧扣故事重点环节概述做学法指导

四)、品析人物

1、出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问题一:李逵是一个怎样的的形象呢?结合文章的语言描写进行简要分析结合文章的其他描写进行简要分析

从本文来看宋江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

2、学生分组讨论

3、小组推选代表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知道用什么方法塑造人物

4、教师点拨明确

李逵:粗鲁直爽、天真纯朴、勇武过人的莽汉形象

宋江:仗义疏财、慷慨大方的江湖领袖形象

最后明确本课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对比映衬

五)、比较探究

1、出示题目

宋江与戴宗说话,所用的词语和李逵有什么不同?戴宗曾将李逵的话“翻译”成体面的语言,请选择李逵的见段话仿戴宗的做法将其翻译成体面的交际语

2、分组讨论

3、代表交流

六)、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教给学生读小说的方法,从品读人物到感知作品主题上来,进而布置作业

七)、作业

1、选择《水浒传》中你感兴趣的人物并搜集并与这一人物的素材

2、阅读课本第221页附录2《怎样读<水浒传>》这篇文章

为下一课的教学做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生探究《水浒传》中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多角度比较分析;紧扣人物命运,了解作品主题,感受《水浒传》的文学成就

教学步骤:略

五、关于板书

本节课根据课程内容重点,把对人物李逵的分析当作板书的内容,既板书李逵形象特点还要板书塑造人物的方法,内容和学法结合,让学生紧扣课时重点学习

六、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