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吧

位置:首页 > 范文 > 说课稿

关于说课稿范文汇总4篇

说课稿1.56W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说课稿范文汇总4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工作表的编辑》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三章表格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中的第三节内容。它是前面两节中某些铺垫的延伸,并贯穿了EXCEL以后整个的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EXCEL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一个必要环节。(这一节教学安排两课时,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第一个课时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工作表的编辑方法,掌握一种编辑方法,教学地点在多媒体教室;第二个课时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深入掌握工作表的各种编辑方法,教学地点放在机房。)今天围绕第一课时进行说课。根据这样的教学安排,我确定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初步了解EXCEL工作表的六类基本编辑方法,熟练掌握每类工作表编辑的一种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觉悟目标:通过国产汽车的变迁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点:复制和移动、单元格内容的修改;

难点:区分复制和移动、清除和删除单元格的操作差别。

二、说教法

通过学生已经学过的物理学知识(课程整合)创设一个各种类型汽车起动和刹车的情境(创设情境法),设置一个总任务,然后把它分解成一个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与工作表编辑的各种操作有机结合(任务驱动法),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三、说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一个个子任务通过课堂讨论、分层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逐步完成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四、说教学过程

(说明:为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把教学内容顺序作了微调。)

1、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用三种型号的桑塔纳汽车起动和刹车这样一个情境(可以由FLASH模拟一个场景),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物理学知识,提出总任务,导入新课。(总任务:如何科学描述这些物理状态?)

2、把总任务分解成子任务,子任务与工作表的编辑有机结合。

(1)子任务1:在原始汽车起动表格的基础上,创建汽车刹车的表格。————引入单元格的复制。

(2)子任务2:比较汽车起动和刹车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区别。

————―引入单元格内容的'移动。

(3)子任务3:单是这样的一组数据,能比较出汽车的性能吗?

————引入单元格、行、列的插入。

(4)子任务4:你能把“初速度、末速度、时间、加速度”改成英语吗?

————轻松引入单元格内容的修改。顺便改正错别字。

(5)子任务5:由于普通型桑塔纳轿车没有安装ABS紧急刹车装置,现已停止生产,所以要从表格上取消。

————引入单元格的清除和删除,并比较它们的区别。

(注:原始表格、复制后表格、移动后表格、插入后表格、修改后表格、清除后表格、删除后表格见原始的“说课、xls”文件)

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巧妙分散难点。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适时穿插课堂讨论、学生上台操作等交互活动。

3、总结巩固

整合各个子任务,提出共性的地方,比较个别差异。留5分钟时间指定某一种方法让学生完成刚才各个任务的操作,从而串联整个教学内容为一个整体。

4.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工作表的编辑

一、复制单元格1、剪贴板方式2、鼠标拖曳方式

二、移动单元格1、剪贴板方式2、鼠标拖曳方式

提示:复制单元格和移动单元格的操作区别

三、插入单元格、行、列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四、修改单元格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五、清除单元格

六、删除单元格

提示:清除单元格和删除单元格的操作区别。

附EXCEL工作表

原始工作表

汽车型号初速度(km/h)未速度(km/h)

时代超人050

桑塔那2000050

桑塔那普通型050

复制后

汽车型号初速度(km/h)未速度(km/h)

时代超人050

桑塔那2000050

桑塔那普通型050

汽车型号初速度(km/h)未速度(km/h)

时代超人050

桑塔那2000050

桑塔那普通型050

移动后

汽车型号初速度(km/h)未速度(km/h)

时代超人050

桑塔那2000050

桑塔那普通型050

汽车型号初速度(km/h)未速度(km/h)

时代超人500

桑塔那2000500

桑塔那普通型500

插入

汽车型号初速度(km/h)时间(s)未速度(km/h)加速度

帕萨特055036000

时代超人075025714、286

桑塔那200001550120xx

桑塔那普通型023507826、087

&nbs

p;

汽车型号初速度(km/h)时间(s)未速度(km/h)加速度

帕萨特5050—36000

时代超人5070—25714、29

桑塔那200050150—120xx

桑塔那普通型50230—7826、087

修改

BeginningSpeedTimeEndSpeedAcceleration

055036000

075025714、28571

01550120xx

023507826、086957

BeginningSpeedTimeEndSpeedAcceleration

5050—36000

5070—25714、2857

50150—120xx

50230—7826、08696

清除

汽车型号BeginningSpeedTimeEndSpeedAcceleration

帕萨特055036000

时代超人075025714、28571

桑塔纳200001550120xx

汽车型号BeginningSpeedTimeEndSpeedAcceleration

帕萨特5050—36000

时代超人5070—25714、2857

桑塔纳200050150—120xx

删除

BeginningSpeedTimeEndSpeedAcceleration

5050—36000

5070—25714、28571

50150—120xx

说课稿 篇2

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共四篇文章,两篇讲读课文《犟龟》、《小溪流的歌》属童话作品,两篇自读课文《基因畅想》、《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属科幻小品。这些作品都具有新时代的创新特征。下面我将分为:说课程标准、说教材、说教学策略与方法三部分进行说课。

一、 说课程标准:

依据本学科总体目标,年段目标,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七年级学生指出:阅读方面:

1、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2、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3、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4、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本单元的童话故事和科幻小品与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品位和感悟是阅读的重点。

针对课标要求,对应本单元教学内容和我们七年级学生的实际,

我设立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读懂童话,体会文章的主旨,进而了解童话的特点。

(2)指导学生品味、感悟课文。

(3)发展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

(1)回顾课文、生生互动到师生互动,设疑、解疑、感悟课文、发散思维、想象创新。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做任何事情,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心,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困难的精神。

(2)启发学生热爱生活,不断进取,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

(3)感受文章丰富多彩、新颖奇特的想象,树立主动培养想象能力的意识,并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明确了单元目标,再落实到每一课的教学中去实现。

每一课各有特色,各有侧重,因此我确定每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犟鬼》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童话的特点,学会理解感悟这篇童话的主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有表情的朗读,童话表演感悟犟龟的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为实现理想,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心,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困难的精神。

《小溪流的歌》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并掌握童话的`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配乐、分角色朗读,设疑、激趣、合作探究品味成长的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热爱生活,不断进取,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

《基因畅想》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发展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交流,竞赛的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对基因技术的畅想,感受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地创造性思维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辩论会讨论“如果人类也有尾巴的利弊问题”,培养学生表达观点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章丰富多彩、新颖奇特的想象,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 说教材:

1、 教材编写意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七年级上册中处于较重要的地位。犟龟为实现理想执著前行不畏各种困难;小溪流一路欢歌成长壮大;人类对基因技术大胆的预测和想象;还有假如人类也有尾巴的奇思妙想,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本单元教学,达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同时,本单元的设置将语文知识和思想教育,将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起来,渗透在整个单元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分析教材知识体系:

根本特征:想象、幻想

艺术手法:拟人、夸张

童话 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儿童

中 心: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文学

写作目的:对儿童进行思想或知识教育。

说课稿 篇3

我教学的内容是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52页“发新书。”

一、教学简析: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是本册第五单元第二节内容,前面所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作为本节课学习的必要基础,又适当为学生学习这节课进行有效的学法渗透和迁移。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切实学好本节课内容会为后面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发展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有利于人们事先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技能是发展数感的重要方面,教材为此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估算的必要性。本节课通过一个班的同学发新书的场景,创设了加法情境,所以在教学初,我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懂图意,根据“40本书够不够?”这一问题列出“19+18”这一加法算式,但不要求学生们算出结果,而是让他们先估计一下书的数量够不够,学生们可能会说出“19+18等于30多,所以够了。”还可能会说“不够。”这正为下面学生去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正确埋下伏笔,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的`兴趣,同时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遇事先估一估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能力,在小组合作中研究、总结并解决实际问题。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方面实效显著,很快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之一。在我的课堂中也毫不例外地应用了合作学习。估算结束后,我会把19+18等于几这一问题交给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把计算过程记录在纸上,4号同学组织,并记录,老师适当参与、指导。学生会出现多种算法如:摆小棒、凑十法、利用上节学过的知识先把它转化成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再算、竖式计算等。汇报时,我不准备采取老师写,学生说的方法,而是由学生自己到黑板说说小组讨论的结果,因为学生自己研究出的东西本应自己讲给同学们听,本组的同学可以直接站起来补充,其他组的同学针对他的发言可以发表自己见解。既吸引同学注意,又锻炼了他自己,发展了数学语言,同时也让孩子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一举三得。当黑板上写满学生研究出的方法后,我会给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研究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能够熟练计算,也就是说,在让学生体会到原来这道题有多种算法的同时,还应把最普遍、最常用的计算方法扎实,所以我会先告诉学生们,黑板上列出你们这么多想法,你们真棒!在今后的计算中你们喜欢哪一种,用哪一种算得快,就选择哪一种,因为在今后的计算中,我们会经常用到竖式,所以我们再来重点看一下竖式好吗?这样即夯实了双基,又没有使学生产生只要会竖式就行了的错觉。最后我要求学生把“发新书”这一题目换一换,用数学语言说说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上节课换题目作为基础,学生会很容易说出:把“发新书”换成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在练习题中培养学生从不同方面解决问题。

练习是验证一堂课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如何的必要补充,学生会在练习中再次体验算法并加深记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抓住练习这一重要环节,对孩子进行最好的训练,本节课52页的练习中为我们准备了4道题,在课堂上我会要求学生前两道题用竖式解答,后两道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让学生再次体会到竖式是应该掌握的方法,但其他方法也可以同时应用。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奠定了基础,同时教学目标的落实也水到渠成。

教师对数学教学育人价值的觉悟,就在于改变以往大量的、机械的强化灌输,强化训练的教学模式,时时注重培养学生句、具有敏锐的审视问题的数学眼光,从而提高整体把握问题的能力,希望我的学生能在本节课,乃至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所收获。

说课稿 篇4

一、教学背景: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土壤与生命》单元中的第一课。在教材的处理方面,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合理化的调整与处理。另外,我还将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延续到课外,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土壤”的有关资料和调查我们周围的土壤种类及土壤中生长什么植物。

过去,我们认为:教学就是把书上有关的知识点讲完,教材中的相关实验做完,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现行的教学更需要将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外,为他们更深入的了解相关知识拓展空间。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理念,更新我们的原有思维,并在科学课上有所突破。在教学的准备方面,我遵循便于操作和合作探究的原则,尽可能多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氛围中进行合作研究。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富有特色的记录——探究土壤是动物们共同的家园——拓展延伸、续写科学诗,感受土壤给整个物质世界带来生命的多样性,和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认识土壤。

●能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能够有目的地与同伴交流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土壤里有什么,认识常见的动物与植物。

●知道土壤里生活着许多的小动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亲近土壤。

●意识到土壤与动植物有密切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找好适合学生活动的场地,准备一些学生调查研究用的工具等。(铲子、记录纸、笔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组织学生去观察土壤(土壤的颜色,土壤中有什么)。教师提出适当的要求,如:小组分工明确,爱护校园内的环境,注意安全,观察要认真细致,记录要详细等。学生将寻找到土壤中物体及各自所在的地点记录下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用笔画出它们的样子。此外,外出活动中,教师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第二部分

一)、各小组交流汇报第一部分的活动情况。

1、师:刚才,我们一起到校园里观察了土壤,你们发现了什么?(老师有意识的请那些用特殊形式记录的小组上来展示)

2、生①汇报。(师板书)

3、师:他们在土壤中找到很多的物体,真不错!真像一个小小科学家

4、生②汇报。

5、师:他们找到的物体还真不少!掌声鼓励。由于时间关系,后面小组主要补充与前面不同的新发现。

6、生③汇报。

7、师:太棒了!还有吗?

8、生继续汇报。

二)、讨论:土壤中有什么?

1、师:土壤中有蚯蚓、蜗牛、蚂蚁、蟋蟀等小动物说明了什么?

2、师:它们在土壤中干什么?(各小组充分讨论,师巡视指导,便于汇报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整理。(师:在学生汇报时归类、合并、整理后板书)

生1:游戏、寻找食物

生2:……

生3:……

……

4、师生小结:土壤是许多有生命的物体的家园,它们在愉快的生活,像我们小朋友一样快乐的成长。

(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放飞学生心中的梦想!教师在此处适时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以巩固上学期《我眼里的生命世界》教学)

师:我们在土壤中还发现蚕豆、菜叶、草根等说明了什么?

生汇报

师:我们还在土壤中发现了什么?我们在土壤中发现电池、塑料、瓶盖、砖块等物体说明了什么?

生汇报

(土壤妈妈的怀里多了许多原本不在的东西,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周围的土壤环境或多或少的已经被破坏了,让学生意识到应该从我做起,保护土壤环境)

5、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想法吗?

6、生汇报。

7、师:土壤世界孕育着许多的小生命同时有给我们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土壤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孩子有的很小、很小,有的却很大、很大;从小花小草到千年古树,从黑色蚂蚁到白象、红马,从……到……,世界上亿万个生命在,在她温暖的怀抱里长大!”,这是一首没有写完的诗,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模仿上面的两段诗句继续往下写。

8、生续写小诗,教师巡视。

9、展示写得较好的小诗,并朗读小诗。

10、师:写得多美啊!……这就是我们周围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