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吧

位置:首页 > 励志 > 职场励志

职场励志正能量的文章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人,就要时常看一些职场励志正能量的文章,那么职场励志正能量的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职场励志正能量的文章

职场励志正能量的文章:实习第一场午餐跟谁吃?

俗话说“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吃”,上班或实习的第一顿饭,应该找谁一起吃呢?

首先MSN询问安排你实习的人,问问他(她)中午大家都怎么吃饭?周围有什么餐厅?写字楼是否有食堂?此时对方十有八九会告诉你一个答案。当然,你也要有点眼力见儿,人家都忙死了,你却在追问午饭该怎么吃?实习时,不妨随身带点饼干等小零食先垫一下。

如果还有其他实习生,可以问问他们中午在哪里吃,也许他们会邀请你一道吃饭,或帮你一起订餐。这样的开头是很好的,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天天只跟实习生们在一起混。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你来一个公司,是为了扩大自己的视野,所以要尽可能创造机会去认识不同的人。熟悉环境之后,尝试约不同的前辈去吃饭吧!

如果那天你恰好非常倒霉地没人搭理你,你应该自己下楼去找一找,楼前楼后,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当然,也顺便了解一下公司周围的地理交通什么的,方便日后的工作。

但不管怎么说,你要在第一天上班的时候学会和大家打招呼,特别是利用午餐时间,千万不要不好意思,否则你会一直坐冷板凳。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实习时,和别的组的一个实习生初次见面,他主动跟我打招呼,介绍自己的名字、组以及座位在哪里,并加了一句“以后请多多关照”。当时我虽然觉得有点诧异,但我记住了那个同学,以后每次从他身边经过都会打个招呼。

此外,在午饭时间甚至平日的交流中,你会发现聊起天来大家好像来自不同世界。他们讲的花花世界你很陌生,你讲述的校园生活他们觉得好幼稚也不搭茬,怎么办呢?个人觉得这个时候应该多听大家都在讨论什么,他们都在玩什么,喜欢什么?是怎样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我也有过第一天上班时午饭无人搭理的小尴尬,但这也算是宝贵的经历。也许有一天,当你能和同事谈笑风生,回过头再看,第一天所经历的一切,像一朵小小的水莲花,静谧地埋在心底。吃饭是门学问,午餐时间更是一个机会哟!

职场励志正能量的文章:与艰难工作为伍,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作者:东方赢

最近几年,各种同学会的邀请多了起来。从各种同学会里,我们可以察觉到一些有趣的现象。一些以前上学时成绩马马虎虎的人,在30到40岁的这十年,都有非常戏剧性的发展,成了中小企业的老板或有实力的机构高层。他们在参加同学会的时候,都会大大方方的支付赞助费。

而另一些读书时的优秀学生,走进社会多少年后,却成就与地位一般般。可见人生的逆转,就潜藏在人生的各个节点上。小时候会读书的孩子,因为脑筋都不错,自然就练就一身察言观色的小花招,也学到了学习与生活上的小窍门。换言之,这些人都具有小聪明。

那些落第生的情形正好和优秀学生相反。他们成绩不佳,不会念书。所以他们不断重新开创。碰到挫折,他们不会伤心,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伤心。常在不如意中打滚,更让他们看清了社会的底层,意外懂得解读人心,善解人意。所以他们不自负、不自夸,从不认为自己是最好的。

别人看来可能很难,可是他自己却不觉得。对他们来说,那只不过是种磨炼。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就成了这一行业的第一第二。有了成绩,自然就有信心。由于他们做事都是出于自发,所以即使下一个工作的困难度更高,他们一样心平气和、迎难而上。如此一来工作的进展,自然会逐渐往好的方向延伸。

反观那些优秀学生呢?由于他们从小就懂得察颜观色,长大后处事格外世故。总是可以在瞬间经过筛选,并找到不需特别费心力的工作,轻松应付。也就是说他们非常懂得逃避艰难的工作。等到遭遇工作或人生的重大困境时,便不知所措了。

遭遇困难与挫折,虽然客观上不是什么好事,但在主观上不要看成什么坏事。大德大勇大智的养成,大多因为经历困难、挫折的启迪与磨砺。

人易流于舒适安逸。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有人习于回避艰难的工作。面临21世纪大变革期,很多机会往往以困难的面目出现。所以主动的选择艰难工作更有意义,也是上上之策。如此才能抓住别人不易看出的机会,如此你的潜力才能发挥出极限。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人类也是如此,一类人选择艰难的拼搏,一类人选择轻松的苛且,但结局与人生会分出天壤之别。

面对艰难的工作,需要的不是盲干与心灵鸡汤式的成功学。我们要用科学的“逆思维”。

平庸者,或者说失败者,在行为上有一个共同表现,面对困难,接受一件未做过的任务,做一件不熟悉的新事情,或面临需要提升目标时,他们都会面露难色在心里打退堂鼓,嘴里吐出“不可能”。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他们采用的是一种叫“顺思维”的方式,即用现有的方法、习惯、经验及现有的资源条件,去看待与评估具有挑战性的新事情、新任务或超越于现有条件的高目标,认为不可能做到。

而成功者都是“逆思维”。挑战艰难的工作,最忌讳的就是负向思考的顺思维,整日担心烦恼、忧心忡忡而错失良机。

运用逆思维首先要做到下述五点:

(1)不说不行。

(2)穷尽假设。聆听各种新的想法及有创意的提案后,再慎重给与评价。

(3)发现好机会,即勇敢挑战。

(4)从机遇倒推战略,从目标倒推努力。欢迎难题,突破解决。

(5)平静面对感伤、沮丧、悲情。

由此形成不畏险阻,接受艰难工作并遇难而乐的念头。进而让这种征服欲成为心灵自发的驱动力量。

记得我少年时看过的京剧《沙家浜》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被困于芦苇荡的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连续多日面临日伪军的扫荡、伤痛的折磨、弹尽粮绝的威胁,人的体力和毅力几接近于极限……这时,指导员郭建光这样说服大家: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最终,他们以“再坚持一下”的顽强精神,迎来了大部队反扫荡行动,得以走出芦苇荡,重回杀敌战场。

“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这句话,是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过的。

很多时候,“再坚持一下”,不仅是信心的体现,也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心弱则志衰,志衰则不达。在不少情况下,外在的打击实际上并不足以置人于死地,其脆弱的心理才是真正的元凶。战胜危机、摆脱困境,关键是要有迎难而上、勇克时艰的坚定信念和抗打击的坚强意志。“再坚持一下”,就是这种信念和意志的体现。

松下电器创办者松下幸之助,在验收工作时常讲的一句话是“最后一击”。

一流的人和二流的人之差,就在这“再坚持一下”“最后一击”。与艰难的工作为伍,靠着这“再坚持一下““最后一击”,才能完成艰难的工作。

三年前,带孩子去海南三亚旅游。

蜈支洲岛有个潜水项目。当时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很兴奋,拉我们去玩。我觉得要换上全套潜水服很麻烦,水下又不能抽烟,我就留在了岸上。太太陪儿子下水,到中途,耳朵感到不舒服,也半途而退了。只有儿子在专业人员陪同下,坚持到了海底。

他回来后,向我们描述了海底的景色:透蓝的海水,迎浪摇曳的海草,身边游动着各种五颜六色的海鱼。原来只能在图片上看到的异国美色,没想到这儿也有。我有点小后悔了。

旅游时,最美的风景,大多藏在需要付出艰难努力的僻远处、山顶上、海底下。

在我们职业生涯中,又何尝不是这样。艰难工作的后面往往有最美的风景。

职场励志正能量的文章:职场面试怎么谈工资待遇

对告别象牙塔刚入职场的新人来说,面试怎么谈薪,决定了职场生涯起点的高与低。对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鸟来说,跳槽怎么谈薪,决定了未来数年发展的快与慢。

谈薪是个人能力和情商的体现,如果不把握好谈薪的机会,只是被动接受,往往会损失个人利益。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作为公司的HR,在新人招聘上,总归是以帮公司降低成本为目的去谈薪的,这个过程中,掌握谈薪技巧的新员工往往能得到相对高的入职薪酬,而一些小菜鸟不会谈薪、涩于谈薪,最终却以很低的起步薪酬入职公司。

谈薪是个人能力和情商的体现,除了去任职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职员,这种单位一般都有不可撼动的薪酬体系,没有谈薪的机会。绝大部分企业在既有的薪酬体系下,具有一定的弹性,尤其针对一些有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士,在入职时,定薪是可以通过面谈去商定的,如果不把握好谈薪的机会,只是被动接受,往往会损失一些个人利益。

下面说几个在谈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点:

1、谈薪第一个步骤一般是出现在面试前的个人信息登记表中的,通常正规些的企业都会在面试前让你填写一张信息表,除了应聘者本人一些基本的学历、专业、工作背景等信息外,还会有一栏叫“期望薪酬”。不要轻视这个事项,你这一笔写了好不好,可能就直接影响着你是否能入职,入职薪酬多少的问题。

建议提前做好功课,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以及行业和专业目前的薪酬有一个了解,对应聘公司的规模也做大致了解,定一个相对偏高一点的目标薪酬,但是不能过高,完全脱离个人实际能力,否则的话会在初面中就直接被PK掉的。

这里也一定不要填你的最低承受薪酬,比如心里暗想我最低最低4000就去了,填了4000元,那完了,即使公司最初愿意给你6000元的,看到你填的4000元,那也就给个5000打发了,过分些的,甚至直接就给你定4000元了,是不是很亏?也不要写什么“3000-5000元”,我看到很多应聘者都会这么写,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在HR眼里,这个等于就是填了3000元,你的底线是3000元,如果我决定录用你,我会根据你的3000元期望薪酬来跟你谈薪,后面的5000元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最高限制写这个有什么用?难道我给你6000元你会不同意?

这里先假设一下你的最低承受薪酬是6000元(税后),理想薪酬是8000元(税后),那么你可以在期望薪酬中填9000元左右(税后)。注意一定要注明税前税后,这个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2、谈薪的第二步基本是发生在初面中,在面试了解了你的大致背景后,如果HR问你,在薪酬这一块你的个人期望是怎么样的?如果这样问了,说明你基本有戏了,至少在HR的初面中他是认可你了,只有在认为你通过初面的情况下HR才会做出这样的提问,这是推荐你复试并打算和你进一步沟通的表现。这个问题要回答好,但是不要回答死,切记:谈工资最忌讳把工资谈死,过早的透露自己的底线。建议可以这样回答:“我在表格里填了是税后9000元,因为我上一份工作就是这个薪酬,现在换工作吧,希望能够和以往的薪酬水平差不多。但我更在意的是,是否有一个好的平台可以让我展现自己同时学到更多新的知识,起薪多少我不会太过在意。”这样回答比较稳妥,即告知了你的期望薪酬,又没有自己把路堵死,价格还是可以谈的。而9000元的薪酬你抛出来,对方如果想录用你就不会开出远低于这个标准的薪酬。

3、进入复试以后基本都是谈岗位专业类的问题了,很少会涉及到谈薪,如果被问到,也一并照前回答。通过复试后,最后会由HR来通知你是否被录用,没有被录取,那就不说了,另外再找工作呗。如果被看上录用了,那你肯定要问一下薪酬待遇的问题,通常这种情况下,给你的offer上已经确定薪酬待遇了,这个薪酬应该不会和9000元相差太远,即使不到9000元,基本也会在8500或者8000元的水平,这也是你能接受的理想薪酬,到时候只要优雅地说:“虽然比上一份工资低,但是你觉得工作平台不错,能给自己新的突破,以后会有高薪的机会的,考虑一下后愿意接受吧。”当然也有的公司可能觉得你的期望薪资高出他们的标准了,提出他们最多只能给到你7000元,注意哦,基于你给出了9000元要求,他们提出的7000元是公司对这个岗位的薪酬上限了,无论你是否接受这份工作,至少在薪酬上,你已经通过合理的谈薪技巧争取到最大利益了。

入职谈薪,其实就跟买卖一样,也存在讨价还价的心理战,只是鉴于以后的上下级关系,这个过程得优雅得体一些。其实哪个入职者不希望工资越高越好,而哪家公司领导者不希望将员工薪酬成本压到越低越好呢?但是谁也不能说得那么赤裸不是。通过合理的谈薪技巧,即可以让公司了解自己的价值,抛出对薪酬的期望,又表现出自己不是一味追求薪酬而是更注重长远规划的好员工,最终获得利益最大化的薪酬,这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吗?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人,就要时常看一些职场励志正能量的文章,那么职场励志正能量的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职场励志正能量的文章:实习第一场午餐跟谁吃?

俗话说“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吃”,上班或实习的第一顿饭,应该找谁一起吃呢?

首先MSN询问安排你实习的人,问问他(她)中午大家都怎么吃饭?周围有什么餐厅?写字楼是否有食堂?此时对方十有八九会告诉你一个答案。当然,你也要有点眼力见儿,人家都忙死了,你却在追问午饭该怎么吃?实习时,不妨随身带点饼干等小零食先垫一下。

如果还有其他实习生,可以问问他们中午在哪里吃,也许他们会邀请你一道吃饭,或帮你一起订餐。这样的开头是很好的,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天天只跟实习生们在一起混。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你来一个公司,是为了扩大自己的视野,所以要尽可能创造机会去认识不同的人。熟悉环境之后,尝试约不同的前辈去吃饭吧!

如果那天你恰好非常倒霉地没人搭理你,你应该自己下楼去找一找,楼前楼后,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当然,也顺便了解一下公司周围的地理交通什么的,方便日后的工作。

但不管怎么说,你要在第一天上班的时候学会和大家打招呼,特别是利用午餐时间,千万不要不好意思,否则你会一直坐冷板凳。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实习时,和别的组的一个实习生初次见面,他主动跟我打招呼,介绍自己的名字、组以及座位在哪里,并加了一句“以后请多多关照”。当时我虽然觉得有点诧异,但我记住了那个同学,以后每次从他身边经过都会打个招呼。

此外,在午饭时间甚至平日的交流中,你会发现聊起天来大家好像来自不同世界。他们讲的花花世界你很陌生,你讲述的校园生活他们觉得好幼稚也不搭茬,怎么办呢?个人觉得这个时候应该多听大家都在讨论什么,他们都在玩什么,喜欢什么?是怎样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我也有过第一天上班时午饭无人搭理的小尴尬,但这也算是宝贵的经历。也许有一天,当你能和同事谈笑风生,回过头再看,第一天所经历的一切,像一朵小小的水莲花,静谧地埋在心底。吃饭是门学问,午餐时间更是一个机会哟!

职场励志正能量的文章:与艰难工作为伍,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作者:东方赢

最近几年,各种同学会的邀请多了起来。从各种同学会里,我们可以察觉到一些有趣的现象。一些以前上学时成绩马马虎虎的人,在30到40岁的这十年,都有非常戏剧性的发展,成了中小企业的老板或有实力的机构高层。他们在参加同学会的时候,都会大大方方的支付赞助费。

而另一些读书时的优秀学生,走进社会多少年后,却成就与地位一般般。可见人生的逆转,就潜藏在人生的各个节点上。小时候会读书的孩子,因为脑筋都不错,自然就练就一身察言观色的小花招,也学到了学习与生活上的小窍门。换言之,这些人都具有小聪明。

那些落第生的情形正好和优秀学生相反。他们成绩不佳,不会念书。所以他们不断重新开创。碰到挫折,他们不会伤心,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伤心。常在不如意中打滚,更让他们看清了社会的底层,意外懂得解读人心,善解人意。所以他们不自负、不自夸,从不认为自己是最好的。

别人看来可能很难,可是他自己却不觉得。对他们来说,那只不过是种磨炼。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就成了这一行业的第一第二。有了成绩,自然就有信心。由于他们做事都是出于自发,所以即使下一个工作的困难度更高,他们一样心平气和、迎难而上。如此一来工作的进展,自然会逐渐往好的方向延伸。

反观那些优秀学生呢?由于他们从小就懂得察颜观色,长大后处事格外世故。总是可以在瞬间经过筛选,并找到不需特别费心力的工作,轻松应付。也就是说他们非常懂得逃避艰难的工作。等到遭遇工作或人生的重大困境时,便不知所措了。

遭遇困难与挫折,虽然客观上不是什么好事,但在主观上不要看成什么坏事。大德大勇大智的养成,大多因为经历困难、挫折的启迪与磨砺。

人易流于舒适安逸。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有人习于回避艰难的工作。面临21世纪大变革期,很多机会往往以困难的面目出现。所以主动的选择艰难工作更有意义,也是上上之策。如此才能抓住别人不易看出的机会,如此你的潜力才能发挥出极限。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人类也是如此,一类人选择艰难的拼搏,一类人选择轻松的苛且,但结局与人生会分出天壤之别。

面对艰难的工作,需要的不是盲干与心灵鸡汤式的成功学。我们要用科学的“逆思维”。

平庸者,或者说失败者,在行为上有一个共同表现,面对困难,接受一件未做过的任务,做一件不熟悉的新事情,或面临需要提升目标时,他们都会面露难色在心里打退堂鼓,嘴里吐出“不可能”。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他们采用的是一种叫“顺思维”的方式,即用现有的方法、习惯、经验及现有的资源条件,去看待与评估具有挑战性的新事情、新任务或超越于现有条件的高目标,认为不可能做到。

而成功者都是“逆思维”。挑战艰难的工作,最忌讳的就是负向思考的顺思维,整日担心烦恼、忧心忡忡而错失良机。

运用逆思维首先要做到下述五点:

(1)不说不行。

(2)穷尽假设。聆听各种新的想法及有创意的提案后,再慎重给与评价。

(3)发现好机会,即勇敢挑战。

(4)从机遇倒推战略,从目标倒推努力。欢迎难题,突破解决。

(5)平静面对感伤、沮丧、悲情。

由此形成不畏险阻,接受艰难工作并遇难而乐的念头。进而让这种征服欲成为心灵自发的驱动力量。

记得我少年时看过的京剧《沙家浜》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被困于芦苇荡的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连续多日面临日伪军的扫荡、伤痛的折磨、弹尽粮绝的威胁,人的体力和毅力几接近于极限……这时,指导员郭建光这样说服大家: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最终,他们以“再坚持一下”的顽强精神,迎来了大部队反扫荡行动,得以走出芦苇荡,重回杀敌战场。

“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这句话,是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过的。

很多时候,“再坚持一下”,不仅是信心的体现,也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心弱则志衰,志衰则不达。在不少情况下,外在的打击实际上并不足以置人于死地,其脆弱的心理才是真正的元凶。战胜危机、摆脱困境,关键是要有迎难而上、勇克时艰的坚定信念和抗打击的坚强意志。“再坚持一下”,就是这种信念和意志的体现。

松下电器创办者松下幸之助,在验收工作时常讲的一句话是“最后一击”。

一流的人和二流的人之差,就在这“再坚持一下”“最后一击”。与艰难的工作为伍,靠着这“再坚持一下““最后一击”,才能完成艰难的工作。

三年前,带孩子去海南三亚旅游。

蜈支洲岛有个潜水项目。当时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很兴奋,拉我们去玩。我觉得要换上全套潜水服很麻烦,水下又不能抽烟,我就留在了岸上。太太陪儿子下水,到中途,耳朵感到不舒服,也半途而退了。只有儿子在专业人员陪同下,坚持到了海底。

他回来后,向我们描述了海底的景色:透蓝的海水,迎浪摇曳的海草,身边游动着各种五颜六色的海鱼。原来只能在图片上看到的异国美色,没想到这儿也有。我有点小后悔了。

旅游时,最美的风景,大多藏在需要付出艰难努力的僻远处、山顶上、海底下。

在我们职业生涯中,又何尝不是这样。艰难工作的后面往往有最美的风景。

标签:励志 职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