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吧

位置:首页 > 范文 > 说课稿

精选物理说课稿范文集合九篇

说课稿3.07W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理说课稿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物理说课稿范文集合九篇

物理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力的分解"是人教版物理必修Ⅰ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前一章"力的基础知识"及"力的合成"之后而编排的。由于分解法是处理力的运算的手段和方法。它为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分解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并且它对矢量运算普遍遵从的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作了更加深入的应用。所以说本节内容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我设计如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力的分解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有无数组解。

(2)知道力按作用效果分解,并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几何关系求解分力。

2.过程与方法:

(1)在过程中观察合力与分力关系,会分析物体受力及作用效果。

(2)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力的分解。

(3)知道某些情况下,分力可以比合力大,而且可大很多。

3.情感目标:

培养分析观察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的研究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力的分解方法对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特别是为以后学习动力学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我确定本节的重点内容为:力的分解方法。

教学难点:

目前学生的主要困惑是:如何正确分解一个已知力?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难点内容确定为:如何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二、说教法与学法

在教法上采用实验演示、师生讨论的教学方法。学法上让学生观察实验、实验探究、分组交流等,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动手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和发现成功的喜悦。

三、说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已掌握了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的.方法,并通过力的图示法认识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四、教学设计流程图

五、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为使本堂课围绕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力得到提高,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创设情景(视频播放)

为什么人从绳子的中间用力拉时能够容易把车拉动呢?

设计意图:我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新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同时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

⑴复习力的合成,便于学生学习新课。

⑵提出问题:力的分解应如何进行?

结论: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⑶如何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呢?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来分解又如何呢?

这样设计是使学生明确已知一个力,如果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作出无数多个分力。

如果给定两个分力的方向,分解的答案能唯一确定吗?

⑷探究Ⅰ(演示实验)

观察在斜面上的小车,其重力产生的效果。

步骤一:倾角不变情况下,在小车上一大钩码,待稳定后引导学生观察。

步骤二:在小车重力不变情况下,改变倾斜角,引导学生观察。

设计意图:用软的薄板做斜面是使小车重力压斜面的效果更加的明显;用弹簧是让学生更容易观察小车重力产生沿着斜面向下滑的作用效果。

课堂训练:已知一个力,根据这个力的作用效果来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接着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分力的大小。

目的:让学生及时的应用知识。

⑸探究Ⅱ(分组实验)

设问:如图,大人斜向上拉车的力产生哪些效果?

(每两个学生一套)台秤、木块(一侧面带羊眼)、夹有滑轮的支架各一个,钩码细线若干。

①把木块放在台秤上,如图,在实验记录表中第一行记录台秤的读数。

②用细绳一端与木块上的羊眼相连,另一端与钩码相连,并把绳子挂在支架上的滑轮上。保持滑轮的高度不变,增加绳上的钩码,在表中记录台秤相应的读数。

③保持钩码不变,改变滑轮的高度h,在表格中记录台秤相应的读数。

滑轮的高度悬挂钩码的重力台秤的读数竖直向上拉的效果力结论

1──── ──

2h1

3h2

4h3

5h4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并在探究的过程中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明确斜向上的拉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一个是竖直向上拉物体的作用效果,另一个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向前滑动。

课堂训练:已知一个力,根据这个力的作用效果来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接着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分力的大小。

结论: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后,根据几何知识就能计算分力的大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利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⑹利用力的分解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①呼应新课引入(视频播放)

设问:为什么人从绳子中间拉车时更容易把车拉动呢?

为什么将绳子逐渐拉开时,绳子会断呢?

②动画演示。

设计意图: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进生活。同时使用动画演示,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⑺小结与作业

小结:

①根据力的实际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②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分力的大小。

物理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某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章第节(板书题目)。下面我将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说明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内容是我们怎样听见声音,主要让学生了解声音是如何被我们感知的并了解骨传声和双耳效应,增加学生对人类的了解。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传播的基础上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本节课是学习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耳感知声音传播的基本过程。了解骨传导。知道什么是“双耳效应”

方法与过程:通过实验和社会生活,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通过动手动脑中的两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搜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通过贝多芬耳聋后继续进行创作等例子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意志。

3、重点难点

重点:人耳听到声音的道理;骨传声。

难点:骨传声。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但是他们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运用直观法、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八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阶段,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等学习方法,着力开发学生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

四、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复习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靠哪种形式?通过复习前面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并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活动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人耳的构造图,向学生讲解人听到声音的原理,并引导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如果仅只是传导障碍,但能通过其他途径传给听觉神经,人仍能听到声音。

活动二:引导学生完成课本中“想想做做”:

(1)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旁,听音叉的声音。

(2)用手指堵住耳朵,听音叉的声音。

(3)请同学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听音叉的声音。

讨论:在这几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学生分小组谈论,教师巡视查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只能感觉人体可以传声,但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因此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并让小组派出代表公布讨论结论,最终师生共同总结出,骨头能传声

这样设计通过自己试验探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活动三: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失去听觉的人能靠骨传导来听到声音。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介绍贝多芬的故事。

第三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哪些问题?你获得了什么知识?

通过问题式的小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延续,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有效地进行第二次学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必做题:第18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1题

选做题:第18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2题

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能力的需求,既使学生进行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五、板书设计

为了使板书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以上板书。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物理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教学器材】

显微镜,凸透镜(两只),凹透镜(一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近视眼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矫正?

远视眼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矫正?

眼镜的度数如何计算

二、引入新课

放大镜可以使我们看到较小的物体,但是太小的物体像细胞,用放大镜却不能看到。为了能看到细小的物体,人们制成了显微镜。为了看清远处的物体,人们又制成了望远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

三、新授课

(一)显微镜

1、作用:用来观察细微物体或物体细微部分。

2、原理:先用一个接近物体的凸透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然后再用另一个接近眼睛的凸透镜把这个实像再一次放大,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

离物体近的这个透镜叫物镜,其焦距较短;离眼睛近的这个透镜叫目镜,其焦距比物镜稍大。两镜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3、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①拿显微镜时,要一手紧握镜臂,一手托镜座,不要单手提拿,以防目镜或其他零件滑落。

②显微镜不可放置在实验台的边缘,以免碰翻落地。

③不要随意取下目镜或拆卸显微镜的各种部件,以防灰尘落入内部或发生丢失损坏等。

④使用显微镜时,操作要正规,养成两眼同睁、两手并用的习惯,边观察边计数和绘图等。

⑤要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发现有灰尘或操作中不慎使镜头和载物台沾上染料、水滴等,应及时擦去。光学和照明部分的镜面只能用擦镜纸轻轻擦拭,切勿用手指、手帕和绸布等擦摸,以免磨损镜面。机械部分可以用布擦拭。

⑥显微镜使用完毕,转动粗调螺旋上升镜筒或下降载物台,取下标本片,转动转换器使物镜离开通光孔,然后再下降镜筒或上升载物台使接近物镜,垂直反光镜,下降集光器,关闭虹彩光阑,复原倾斜关节和报片器位置,把显微镜放回镜箱。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放大倍数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和宽的倍数

③物镜、目镜的焦距越短,放大率越高。

(二)望远镜

1、作用:利用望远镜能看清远处的(大)物体。

2、组成:有一种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物体的叫物镜,焦距较长;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焦距较短。物镜的第二焦点与目镜的第一焦点重合。

3、原理: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4、视觉效果:望远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但是由于“视角”增大,人感觉物体被放大了。

望远镜的直径比我们的'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明亮。

还有一种望远镜用凸透镜作物镜,用凹透镜作目镜(伽利略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作物镜。

望远镜成的是倒立的像,而日常及军用望远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像,是因为安装了正像系统。

5、思考题

用望远镜看远处运动的汽车,其运动速度比实际上的速度快了还是慢了?

四、课堂练习

动手动脑学物理

五、板书设计

5、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显微镜

1、作用:用来观察细微物体或物体细微部分。

2、结构: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3、原理:

3、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二、望远镜

1、作用:利用望远镜能看清远处的(大)物体。

2、组成:

3、原理:

4、视觉效果:望远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由于“视角”增大,人感觉物体被放大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不易讲得太深,只要求让学生知道两个凸透镜组合能产生神奇的效果,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热情。

物理说课稿 篇4

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强》。我说课的内容有教材目标的分析与定位,教法和学法,教学设计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五个部分。

一、教材目标的分析与定位

1、教材分析:《压强》是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的知识核心,是学习全章知识的基础。压强也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是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本节内容分三个阶段,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是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作为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诠释“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2、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一章书中学习了力学的初步知识,有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通过以前的物理学习过程,已经历了简单探究实验的过程,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自然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对探究的七个要素都不陌生,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3、教学目标: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特点等因素,我制定本节课目标:

(1)认知目标:

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技能目标

通过试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材从展示自然界有关压强的现象开始,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求知欲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了解生活实例,归纳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据此确定下面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压强的概念,简单的计算及应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难点:有效组织好探究活动归纳出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真正理解压强的概念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答有关问题。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依据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探究式学习的教育理念。本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自然规律。

2、学法:据以上教法和学生的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的学法为:观察法,实验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归纳法,数学推理法。

 三、教学流程设计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本节教学程序采用以下几个板块进行:情景导入,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及计算,增大与减少压强的方法,总结与反馈。

1、情景导入

学生观看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入课题,体现了从生活中走向物理教学理念。

2、压力的概念

(1)通过展示钉锤钉钉子,人踩钢丝等代表不同方向的压力的生活现象的图片,提出问题,通过受力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出所受压力的共同特征,导出压力的概念并板书,压力是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这样让学生体验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喜悦。

(2)由于重力知识的干扰,认为压力都是由重力产生的,学生对压力的概念产生困扰,用了一个演示实验通过一把钢尺中间放个磁铁,改变方向,从形变的大小组织学生分析明白压力不是重力,也不都是由重力产生的`,也为接下来压力的作用效果作铺垫。这样安排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知识的递进关系。

3、压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活动,列举实例。请学生们观察对比教材“想想议议”中蝉和骆驼的图片并提出问题。通过大量的实例,了解对比是一种处理科学问题的常用方法,同时认识到压强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对比两幅图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探索自然的兴趣,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我们重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两个学生体验活动,意在通过体验让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探究愿望,并有所依据的提出合理的猜想。

设计试验进行试验先让学生明确在多个因素影响物理量变化时,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提示学生如何控制物理量设计实验。

给每小组准备如下的器材:海棉、压力小桌、肥皂、钉子、图针、钩码。

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学生实验填写的表格。

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于一些基础较一般,不知从何下手的学生,,他们会打开课本,学会用海棉、压力小桌、钩码作探究实验。而对于那些程度好的同学,他们的思维很活跃,探究方法也很多。这样分层次的教学,加深了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操作、设计、自觉主动地去挖掘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相同压力时,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相同受力面积时,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

4、压强概念

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教师设疑:那么如何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呢?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密度、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对比速度概念分析概括得出压强的定义、公式、单位并板书。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结合压强计算公式,仍采用数学推理,得出压强的单位牛/米2(帕),1帕=1牛/米2,说明其物理意义。接着列举实例对帕这一单位的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运用类比的方法,结合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自己得出结论,自主得出压强的定义和公式。让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例题:一本重2.5N的教科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通过例题使学生能应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更进一步加深对压强概念的理解。教师分析例题,主要强调公式的应用和解题规范。深刻挖掘例题的隐含意义:一是单位要一致,二是正确理解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含义。三是进一步加深对压强的理解。通过计算大家知道了物理课本对桌面产生的压强,那如何让课本对桌面的压强增大一倍?

自然引入下一个问题-----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5、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师生共同列举压强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多媒体展示),分析各用什么方法增大,减小压强的。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社会”的新课标理念。

6、总结和反馈

通过师生共同小结,形成知识体系,既总结知识也总结方法。

解释现象:在杂技表演时,气功师躺在钉子上,人却毫发无损。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引入新课时的问题,意图:学以致用,前后呼应。使整个课堂浑然一体。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搞好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本节课的板书以内容式展现,一目了然,直观显示出教材的思路,并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物理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奥斯特的发现说明了电能产生磁,而法拉第的发现说明了磁能产生电,从另一角度揭示了磁和电之间的联系,使电能的大规模利用成为可能,为发电机的制造和应用奠定了基础,因此这一章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之一。学生学好这一节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为升入高中学习电磁感应定律奠定了基础。

重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那些因素有关。

动卷式话筒的原理

难点:法电机的结构原理。

关键:本节的教学关键是指导学生边学边试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知道动卷式话筒的和发电机的结构原理。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介绍科学家法拉第的事迹,培养学生刻苦学习,探索真理的精神。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训练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

采用改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性实验,边设疑,边讨论,启发诱导,指导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介绍科学家的事迹,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三、说学法

1、通过猜想、讨论、答疑、设计试验方案,培养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信心,培养顽强意志,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说手段

利用多媒体或投影仪学习提纲,归纳实验结论,讨论练习。学生实验操作歩骤、探究的问题,印刷在纸上课前发放在课桌上,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五、说教学程序设计

1、设疑引学

前面我们学习了“奥斯特的发现”它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说明电能生磁,电流和磁场是不可分割的,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反过来进行逆向思索:磁能否生电呢?让学生猜想。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问:怎样才能使磁生电呢?

板书:一、实验目的:探索磁能否生电,怎样使磁生电

2、讨论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

师问:根据实验目的,本试验应选择哪些实验器材,为什么?

师生讨论认同:根据研究的对象,需要有磁体和导线,检验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需要有电流表,控制电路通断必须有开关等。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根据实验方案,将矩形线圈,电流表,开关,导线连入闭合电路,矩形线圈先不要放在磁场内。

第一阶段:研究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

提出问题:如何做实验?其步骤又怎样?

引导学生做如下设想:电能生礠,反过来,我们把导体放在磁场里观察是否产生电流,那么导体应怎样放在磁场中呢?导体在磁场中是静止?还是运动?怎样运动?

(1)投影学习提纲

按课本图14—41装置,利用矩形线圈的一条边作为直导体做如下实验:

a、闭合开关,让导体在蹄形永久磁铁中不动;让导体在磁场中上下移动;让导体在磁场中前后左右移动;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并做记录。

b、断开开关,重复上述实验,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并做记录

(2)学生实验研究

学生根据学习提纲的要求边学边实验,边看书边讨论,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3)思考讨论

在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用投影仪出示下列问题,组织学生思考讨论

a、在实验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在什么情况下导体中有电流产生?

b、通过观察实验和自学课文,你能否归纳出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有哪几条?

(4)在学生讨论和答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规律

教师板书

教师讲述:电磁感应现象最早是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的,所以我们把电磁感应现象叫做法拉第现象。进一步介绍法拉第的事迹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意义,给学生以教育和激励。

第二阶段:动圈式话筒的原理和发电机的原理

(1)动圈式话筒的原理就是依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它的结构如图14—42所示,在接收声波的膜片后面粘贴着一个由细漆包线绕成的线圈,它能随着膜片一起运动。膜片的后面有一个环形的永磁体,并使线圈置于它的磁场中。线圈的两端用导线引出。你能说出它的工作原理吗?学生讨论后回答。

(2)发电机的原理也是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它的结构如图14—44、14—45所示,学生看书后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a、什么是交流电的频率?频率的单位是什么?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多少?

4、巩固强化

(1)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材料”

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法拉第的故事”,使学生加深对感应电流的认识,而且可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对于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意义,从而有机的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素质。

(2)找学生对本节知识小结。明确本节课采用了什么方法,探索研究了哪几个问题?

(3)完成本节的练习题(投影显示)

练习题的设计目的在于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持久的记忆,由认识的表象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能力,在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说课稿 篇6

一、教学内容:

1、本部分内容包括的知识点,它们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包括的知识点有:

(1)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

(2)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本节介绍了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基本测量仪器——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它不仅是高考、会考的热点问题,也是学生走上社会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测量工具。本实验是在学生具有的初中知识和实验技能,在高中学习的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的加深理解,也是对它们的巩固和应用。通过实验能使学生熟悉常用电学仪器的使用和读数,对学生进一步学习电路的基本知识和掌握电学实验的基本技能都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使学生初步了解电学实验的电路设计和器材的选择。

2、知识内容反映的技能、能力及思想方法

本课为学生分组实验课,通过实验能反映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及实验的基本技能。比如对常用电学仪器的使用和读数、实物电路的连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螺旋测微器的正确使用和读数;在实验中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利用实验室的环境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严紧求实的科学态度。

3、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确定重难点的依据

本课时的重点有:

(1)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原理;

(2)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

(3)对学生实验过程的指导。

本课时的难点有:

(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2)实验中的重要注意事项。

确定重点的依据:

(1)测定金属的电阻率是本节课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是对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理解的检测、应用和巩固;

(2)螺旋测微器是一种重要的测量工具,其使用和读数是高、会考的热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3)本节课为学生分组实验课,所以把对学生实验过程的指导也列入重点,因为在指导过程中有利于发现学生在实验时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同时也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分层进行教学,适时个别指导,有利于整体学生实验素质的提高。

确定难点的依据:螺旋测微器是学生首次接触,学生的感性认识不具体、丰富,对螺旋测微器的间接放大作用不熟悉,而且学生在读数时经常容易在半毫米刻度处和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处出错。

二、教学目标:

1、教学大纲对本节内容的要求: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2、教学目标及其层次关系:

(1)知识目标:

①初步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初步接触电路和器材的选择。

②熟练掌握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③掌握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原理和方法。

(2)能力目标:

①学会使用常用电学仪器及正确读数,学会根据原理电路连接实物电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学会正确使用螺旋测微器。

③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和提高整体学生的实验素质。

(3)情感目标:

①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间相互协作的精神。

②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爱护实验器材和设备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严紧求实的科学态度。

3、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条件和不利因素:

达到目标的有效教学条件:学生已具备本实验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初中培养的电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生在实验前已对本实验进行了预习;实验室提供了32组实验器材和一些实验模型、投影设备及自制的投影胶片等。

达到目标的不利因素:由于实验室的配备还不能进行多媒体教学,给讲授螺旋测微器的原理和读数时带来一定的不便。本实验的理论知识和操作在一课时内完成时间很紧张,因而可在实验前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使用和读数。

三、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学校的实际教学状况及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等。

本课时为学生分组实验课,同时又有实验原理和螺旋测微器的原理、使用及读数等到理论知识。授课班级学生的基础中等偏上,学校实验室的配备情况较好。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选择了讲授与实验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辅之以提问、讨论、练习等,在电教手段的运用上主要以投影仪为主,多媒体手段只能在课前或课后作补充。突出以讲授、分组实验和教师的巡回指导为主,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素质为目标。

2、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控制课堂教学的进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和解决各种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教师的作用在还在对学生实验的指导,有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分层实施教学和因材施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教材让学生看,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析,错误让学生议,实验让学生做,问题让学生自己主动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培养和锻练了各种实验技能,又学会了许多方法。

3、教具、实验与教学手段:

教具:投影仪、自制胶片,螺母与螺栓模型,自制螺旋测微器放大模型等。

实验:教师的引导示范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

教学手段:投影仪的使用,课前用多媒体课件介绍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使用和读数。

4、双基、能力及反馈评价的落实:

实验课是落实双基的最佳途径:通过实验既能巩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而且在实验过程中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实验课是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验过程中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验中遇到问题的处理能力,同时学会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和实验器材。实验地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途径之一,还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实验习惯和求实的科学态度等。

实验课中反馈评价的落实:主要通过提问、讨论、学生上黑板、练习、报告实验测量数据、教师巡回查看和实验报告中来实现。

四、教学程序:

1、复习提问,检查实验的准备情况:

教师通过提出三个与本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及预习情况的问题,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及对螺旋测微器有关的内容掌握的程度,为本实验的展开作铺垫。

2、新课教学:

(1)介绍并板书实验目的: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是什么。

(2)介绍实验原理:分两个方面:

①测金属电阻率的实验原理:利用复习提问中讲到的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公式,引导学生推导得出求电阻率的公式ρ=Rs/L,再由此公式引导学生归纳须测量的物理量及测量的方法和手段。并请学生上黑板画本实验的原理电路,再让全体学生评点与纠正,使学生在纠错过程中掌握电路的正确画法,最后用投影仪展示规范的电路,并介绍作图的方法和技巧。通过以上的处理,很好地突出了本实验的重点之一,最后学生在操作时均能按原理电路顺利连接实物电路,这是突破重点的很好证实。

②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使用和读数:为突破这一重点,且又是难点的问题,课前已用多媒体课件作了介绍,课堂上又用螺母与螺栓这一学生熟悉的模型加深学生对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和原理的理解。接着用自制的放大模型介绍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并用实物进行示范操作,讲解注意事项。用投影仪出示读数图形,引导学生分析、读数,再举例巩固,让学生实测读数,教师巡回指导。

(3)介绍实验器材:要求学生对照原理电路和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来叙述归纳器材,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在教学中渗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4)投影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投影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后,带领学生复述一次,着重指出其中的注意事项。

物理说课稿 篇7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地位及作用: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应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比牛顿定律发现的早,应用比牛顿定律更为广泛,如可以适用于牛顿定律不能够解决的接近光速的运动问题和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即使在牛顿定律的应用范围内的某些问题,如碰撞、反冲及天体物理中的“三体问题”等,动量守恒定律也更能够体现它简单、方便的优点。

处理方法:虽然3-5要求低,但是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3-5的最重要内容,做为一名物理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物理思想、物理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力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切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课标和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定位为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动量的概念,知道动量是矢量,

2、 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培养守恒思想。

3、知道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并会用它解决问题。在讲解例题2时和学生探讨一下车辆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4、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等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动量、动量守恒定律

难点是动量守恒条件的确立

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和学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我进行了这样的教法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思考,通过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学生交流展示,学生提出疑问,在自主学习中体会物理概念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物理方法,使之获得内心感受。再进行达标训练起到巩固的效果。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展示碰撞动画)、实物展示台(供学生展示用)、学案(课前要求预习)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流程

1) 整体设计

安排“知识键接(创设情景)----展示目标——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当堂达标训练--课后巩固训练”进行,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的主导地位。

2) 环节设计(主要是知识键接引入和重难点突破)

情景键接导入,通过两小球的'一维碰撞,V2>V1,发生碰撞,问碰撞后有几种可能情况?并思考碰撞中遵循怎样的规律?(从不变量引入守恒并导出了动量的概念)

重点(1)讨论动量概念,我设计如下知识点填空,可以概括其要点。1、定义2、表达式3、单位4、方向,5,动量变化

这些内容在引入动量概念后可以轻松自主解决。

重点、难点(2)理解动量守恒定律及条件

自学问题:1、什么是系统?什么是内力和外力?

2、分析上节课两球碰撞得出的结论的条件。两球碰撞时除了它们相互间的作用力(系统的内力)外,还受到各自的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使它们彼此平衡。气垫导轨与两滑块间的摩擦可以不计,所以说1和2系统不受外力,或说它们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3、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4、表达式

5、适用条件

在例题2的分析中可设计如下问题:1、是否满足守恒条件2、选择正方向3、碰前动量4、碰后动量,5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式计算

1、学生活动:

讨论(-)学生交流,教师巡视,学生在讨论中遇到问题询问老师、老师汇总

展示交流(1) 教学把巡视中遇到的问题和重点问题提出来,先让或者引导其他小组会的同学给与解答,不会的教师才再给与解答。然后教师给与延伸 (例题分析)

2、 当堂达标训练(10分钟)学生展示答案与标准答案比较。解答有异议的问题。

3、 课后设计专门的巩固训练

总结语:应及时说明:这是课前的设计,还有待于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并且将在具体实施中结合课堂实际及时应变调整

物理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1、本课的地位

超重与失重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七节。它是学生在学习了牛顿三定律后引入的巩固应用一节,教材通过运动的升降机中的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讨论了什么样是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及完全失重现象,并指出了他们产生的条件。在现行教学大纲中属1级要求。模型来源于生活经验,要求运用所学物理规律来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所以教材还安排了阅读教材——失重和宇宙开发,小实验——观察失生现象。本节内容是对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视重实重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2、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人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超重与失重;知道超重与失重的条件

能力目标:通过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研究,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

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解决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和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辩清实重与视重的区别

二、说教法

1、多媒体辅助法:通过视频演示实验,让学生形成更直观的印象:展示网络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同时多媒体便于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2、问题情境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学习的原动力,是思维的火花,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从而调动学生思维。

3、超重于失重现象有多种情况,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总结,在合作中学习

4、推理分析法:物理教学的最大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推理分析能力尤为重要,它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都有极大的提高如引导学生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进行分析,从而归纳出超重与失重产和的条件,达到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4、实验法: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最好办法,因而开始引入实验,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说学法

教学过程中把问题情境法、多媒休辅助法、分级教学法、实验法结合起来,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四、说教学流程

(1)播放视频:播放升降机中用弹簧称测物体的重力随升降机的上升不断变化的视频,

问题:,为什么弹簧称的读数可以表示是重力的大小?弹簧称的读数测量的是什么力的大小

实验:在弹簧称下挂一个重为G的重物,让学生观察弹簧称的读数,再用一个力F的弹簧称,拉力的大小等于G,观察弹簧称的读数也是G

引导学生分析,弹簧称称量物体重量时,要求被测物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弹簧称量物体的重力时实际测量的时悬挂物对物体的拉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对弹簧称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2)为什么升降机中弹簧称测量重物的重力时,会观察到弹簧称示数不断变化呢?

分组讨论

小组甲: 在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测量物体的重力弹簧称的读数还等于物体的重力在大小吗?

小组乙:在减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测量物体的重力弹簧称的读数还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吗?

小组丙:在减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测量物体的重力弹簧称的读数还等于物体的重力在大小吗?

小组丁:在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测量物体的重力弹簧称的读数还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吗?

学生归纳出:

超重产生在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的物体,与升降机具有共同的加速度,所以它所受的合力不等于0,弹簧称对物体拉力T与物体自身的重力的差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力,即:

T—G=ma T=G+ma

此时弹簧称的读为拉力T的大小,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此时弹簧称的读为拉力N的大小,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在减速上升的升降机中的物体,升降机的加速度是向上的与升降机具有共同的加速度,所以它所受的合力不等于0,物体自身的重力G与弹簧称对物体拉力T的差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力,即:

G—T = ma T=G—ma

在减速下降的升降机中的物体,升降机的加速度是向上的与升降机具有共同的加速度,所以它所受的合力不等于0,用弹簧称量时,弹簧称对物体拉力T与物体自身的重力的差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力,

即:T—G=ma T=G+ma

此时弹簧称的读为拉力T的大小,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在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的物体,与升降机具有共同的加速度,所以它所受的合力不等于0,物体自身的重力与弹簧称对物体拉力T的差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力,即:

G—T =ma T=G—ma

此时弹簧称的读为拉力T的大小,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此时弹簧称的读为拉力N的大小,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超重产生的条件:a 向上,F=m(g +a)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失重产生的条件 : a 向下 F=m(g -a)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2、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加速下降,a=g时,测量读数将为0,这种现象叫做完全失重,

实验:比较观察:装满水的底部带有小孔的瓶子在重力的作用下,水从小孔中流出;装满水的底部带有小孔的瓶子自由下落时,水不会从小孔中流出。让学生想象处于完全失重时奇特物理情境。

播放视频:神舟7号内部宇航员在完全失重时的生活录象,让学生增强对完全失重现象的感受。

思维拓展

1、无论在超重或失重状态下物体自身所受的重力是否发生变化?

不会

2、物体除了在竖直方向上加速上升或下降时有超重或失重现象外,中学物理范围内还有哪些现象是属于超重或失重现象。

物体在圆弧形轨道运动时,也会出现超重或失重现象,宇宙飞船在绕地也飞行时也会出现超重失重现象。

五、巩固练习

1、下列现象中属于超重现象的有 ( )

A 、用弹簧称称量同一质量的物体在北极比赤道测量的重力大

B 、物体通过圆拱桥的顶端时

C 、物体加速上升 D 、物体加速前进

2、弹簧称的称钩上挂一个4Kg的物体,在下列情况下弹簧称的读数是多少

通过该练习训练,使学生能够区分地球上不同区域由于重力加速度的变化引起的重力的变化与超重和失重的区别,物体在圆拱桥顶端的失重现象的分析和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加速运动不产生失重和超重现象加深对超重与失重的理解,

物理说课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机械波"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册(必修)的第五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第七节内容.

机械波是机械运动中比较复杂的运动形式.它作为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广泛地涉及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上好这节课不仅可以巩固以前学过的有关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知识,还可为今后学习电磁振荡,电磁波和光的本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习波动知识时重要的是要会确定波的总的运动情况,即由波长,频率和波速等物理量来表征运动情况,而不是确定单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研究方法,发展学生智力有着特殊的意义.

(2)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心理特征及本节课教材大纲要求,拟定下列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明确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波动传播过程的特

征;了解机械波的种类及其传播特征;初步了解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逻辑思维及归纳总结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

的时空观念.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探究物理过程及其规律,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2) 重点,难点分析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描述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波动过程的细节不容易体现出来,教学过程通过课件模拟物理过程的方法进行重点难点的突破,使学生获得较直观的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以激发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浓厚兴趣.

二,教法与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科学教学必须让学生们参与以探究为目标的研究活动,使他们同老师和学生一起在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对从学生们所亲历的事物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是科学教学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

基于这种理念,本节课主要采用指导——自主学习法,通过课件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讨论,以期达到教学目标.有着丰富生活体会的学生往往对波动形成的物理过程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使学生能认识机械波这一特殊的运动形式,教学中可以渗透"指导——自主学习"的教改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法指导,思维启发,和师生的情感交流.通过学生小实验和教师实验演示及课件模拟物理过程,逐层深入,让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创设的问题中进行分析探究,总结波动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从功和能的角度去探究波动过程,进而搞清波动的成因.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互相问答或自问自答,进入思维的迁移,每观察到一个现象都去想想几个为什么.真正培养起抽象思维能力和独立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所有学生的各种不同见解,技能和经验都有所尊重.逐步把全班学生培养成科学探究推理严谨缜密,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念都有助于科学学习的科学学习者.

三,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

(课件)在生活中,我们是否见过此现象——向一滴水滴入平静的水

面,会看到水面上荡起圈圈涟漪,起伏不平的波纹向四周传播出去,形成水波

(课件)曾记否,当进球后球迷此起彼伏所形成的波浪 (让学生按顺序逐个相继站起,坐下,这时全班的同学都有机会亲身体会到作为波动中的一分子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分组思考,讨论波动的成因)

(课件)"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连绵起伏的山峦构筑了

华夏民族的脊梁……

(小实验:学生同桌两人用手抖动课前准备好的绳子,会看到凹凸相间的波向绳的另一端传播出去,形成绳波.)

上述现象,都是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波的情形,那么,波形成的条件

是什么呢 波是什么 前面我们学习过的机械振动是描述单个质点的运动形式.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由大量质点构成的弹性介质的整体的一种运动形式——机械波.

机械波的概念和产生条件

机械波的概念: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上述的

水波和绳波都是机械波.

2,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振源和介质(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所观察的现象,归纳总结)

振源——产生机械振动的物质,如在绳波中的手的不停抖动.(如果没有连续的振动,则质点很快停止下来.)

介质——传播振动的媒质,如绳子,水.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1,介质模型:把介质看成由无数个质点弹性连接而成,可以想象成

如右图所示.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由于相邻质点的力的作用,当介质中

某一质点发生振动时,就会带动周围的质

点振动起来,从而使振动向远处传播.(课件演示相邻质点的相互作用)

(实验和课件演示)绳波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质点间有弹力联系着.开始时刻(t = 0),各质点都处在平衡位置.其中第一个质点受到外力作用将开始在垂直方向上做简简谐运动,设振动周期为T,则经过T / 4,质点1已经达到最大位移,正要开始向下运动.质点2的振运动较质点1落后一些,仍向上运动;质点3更落后一些,此时振动刚传到了质点9.经过T / 2时,质点1回到了平衡位置,并继续向下运动,质点9刚到达最大位移处,此时振动传到了质点17.依此推论,演示经3T / 4,T和5T / 4后各质点排列成的波形.

机械波的特点

1,介质中各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作往复运动——振动.

2,各质点并不随波向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3,各质点在振动时有时间上的先后.

4,波是能量传播的一种方式.

(小实验:学生用手抖动绳子,形成绳波.如果不再抖动,则原位的质点很快平静下来.它说明波动是伴随着能量传播的,要维持波的传播,必须不断地给振源提供能量.)

横波与纵波

按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可以将波分为两类:横波和纵波.

1,横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凹凸相间的波形——波峰,波谷)

2,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疏密相间的波形——

疏部,密部)

例:声波是纵波.其中振源是声带,介质是空气,固体,液体等.

(课件演示两类波的形成及其波形)

说明: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拓展学生的认知层面)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关系

课件演示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图象,启发学生思考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作为课后思考题.为下一节课作铺垫.

课堂小结

1,只有振动才有可能引起波动.

2,只有通过介质,才能由局部的振动引起全局的波动.

3,每一局部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住复运动——振动.

4,每一局部并不随波向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5,每一局部的振运动在时间上有先后.

6,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它是一种振动形式,又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对问题研究的方法做出评价,思考描述波动与振动的物理量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