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吧

位置:首页 > 范文 > 说课稿

关于二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8篇

说课稿3.03W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二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8篇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告诉我们不要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还自以为是。《坐井观天》位于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第一篇,对于后续课文的学习起着很大的引领作用。

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理解“井沿”,并学会书写“沿”。理解“坐井观天”、 “说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

2、分角色流利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3、口语练习:用“谁和谁在干什么”、“_____得很哪!”“一……就……” “因为……所以……”进行口语练习;续编青蛙跳出井口的第四次对话。本课的寓言故事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其中有很多口语训练的素材。可以利用本课生动有趣的情景,结合语言点对学生进行较为规范的口语训练,让学生理解并且运用文中的句式,丰富口语的内容,为接下来把口语更规范地转化为书面语(作文)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课文二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口语训练及续编对话是难点。

创新点:为突破教学难点,采用的方法有(1)与生活相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2)结合本课对话内容中的语言点对学生进行模仿训练,让学生在口语练习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3)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二、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

三、说学法

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等学习方法。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四、练习:

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精心设计口语练习,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1)学生听老师范读,听学生朗读,在听中感悟语言;(2)抓重点词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达到理解和运用的结合;(3)个别读、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形式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4)引导由说到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延伸课文的内涵,训练想象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五、说过程

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安排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解决生字(写7个,除“沿”),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理解了“井口”、“井底”并找到了青蛙和小鸟的3次对话。今天的第二课时,首先回顾课文内容,复习词语,学写“沿”字,然后抓住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着重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抓住对话中的语言点进行训练,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在运用过程中加深理解,从而达到理解和运用的相互促进。本课时的口语练习基本分为三个层次:1、是课文词语和句式的理解及运用,如“( )无边无际”、“__________大得很哪!”、“一......就......”;2、归纳句式的运用,如本课开头的“谁和谁在干什么”以及最后“因为......所以......”;3、对所学的词语和句式的灵活运用,体现在学生续编第四次对话。这三个层面的口语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基本上做到了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在第三个层面运用所学续写对话时,我采用了说和写结合的方式,这样的方式,首先是帮助学生学会把口语规范化地变成书面语,其次,由说到写,实际上是放慢了说的速度,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可以将所学的词语和句式写出来。最后说和写结合起来,训练学生写片段,模糊作文的概念,逐步培养学生“我手写我心”的能力,为三年级过渡到写作上打下基础。最后是理解寓意,布置练习。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科版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课文记述了世界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的一件事。通过阅读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接受一次深刻的传统美德教育,在思想道德上接受净化和洗礼。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居里夫人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以后,仍然热爱、尊敬自己的老师的优秀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写12个生字,认识11个生字。了解“抚摸、慈祥、尊敬”等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难、重点:

1、感受和理解世界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热爱、尊敬老师的精神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

1、教学多媒体;

2、生字卡片;

3、课前学生、教师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和尊敬老师的故事。

五、教学时间:

本课计划两课时,本课时是第一课时。

六、教法:

1、导入。教师直接导入新课,出示课题,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初读并检查生字。学生按老师要求自由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扫除阅读障碍,从音、形、词、义方面解决生字。指名读、同桌检查读纠正读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精讲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学生收集交流资料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理解居里夫人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通过引导理解居里夫人表情、动作和语言描写的句子及侧面人物的描写的语句,表现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的优良品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拓展升华总结。通过本课阅读使学生明白居里夫人在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以后,仍然热爱、尊敬自己的老师的优良品质。收集、交流有关尊敬老师的故事。并引导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尊敬老师、热爱老师,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在阅读实践中接受一次深刻的传统美德教育,在思想道德上接受净化和洗礼。

七、学法:

1、学生同桌、小组互相交流、检查,将“兵教兵、兵兵互学、互查”引入课堂教学当中,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效率。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和尊敬老师的故事,课堂交流学习,拓展学生知识面,并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八、创新:

1、将“兵教兵、兵兵互学、互查”引入课堂教学当中,使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对自己的教学是一个挑战与创新。

2、将课桌摆放成“圆桌会议式”,首先源自于家长会时与家长交流,有些孩子在课堂中回答问题的机会少。其次,会后学生喜欢这种形式的课桌摆放,改变教学形式,对学生也很有新鲜感,用学生话说就是“非常的亲切、自然”,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近了。当天上课时,也让我深感愧疚,确实有部分孩子回答问题的机会少,也许被我们老师忽视了。这种摆放形式也有其不利的地方,如学生看黑板有所不便、组织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但本次教学用此种课桌摆放形式,并不是标新立异,只是一种自己教学形式的尝试和对我们教师平时教学的一种反思。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3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一、教材分析

《葡萄沟》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围绕着“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来展开。在教学中应注意本课文的单元主题“夸家乡,热爱祖国!“让孩子们产生对祖国各地风情的向往,增强对少数民族人民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情感目标: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三、教法、学法

创设情境策略:主要通过课件,调动孩子们多种感官,引领学生进入文中所描写的情境。

以读促悟策略:在教学中,实行多向互动,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促使孩子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达到明意、入境的境界。

小组合作策略:鼓励孩子们自主探究,学会合作性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出示葡萄的画面,让孩子们欣赏。再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说出刚才看到的画面。然后用“这么多的葡萄都产自哪儿呢?”这个问题引出课题。由于新疆吐鲁番离我们比较遥远,所以出示中国地图简要地介绍一下地理位置。(葡萄沟,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北角,是火焰山西侧的一个峡谷。两山夹峙,中间是草木芳菲的沟壑,宛如一道绿色的画廊。吐鲁番人在谷底筑了鹅卵石和水泥板砌成的河渠,长流不息的河水浇灌着整个葡萄沟。)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我让孩子们自读课文,并找出生字。虽然学习生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难点,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识字方法,我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利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识记生字,再抽读生字,然后让孩子们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学习。

(三)合作细读,整体感悟

以读代讲,轻松学习。我先播放课文朗读,然后给孩子们较多时间读书。在读课文时,让孩子们自选读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里学习。让孩子们在读中悟出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然后找出五月、七八月、九十月有哪些水果。当孩子们说出水果的名称时,出示水果图。孩子们看见诱人的水果,忍不住发出“真美!”、“真香!”、“真想吃!”的赞叹。我抓住孩子们的激情,引导他们说出葡萄是最惹人喜爱的,体会出葡萄沟好,好在水果多而鲜。

2、学习第二自然段

硕果累累、五光十色的`葡萄画面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孩子们欢呼了,有的甚至拍手跳起来。我抓住这个时机说:“作者描绘得更美,想听吗?”孩子们高呼“想!”我播放朗读示范,孩子们仔细听着,有的还小声跟着读。我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在小组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再到班上读。然后用自己的话夸夸葡萄沟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这段我采用议读形式,先质疑后读课文。孩子们会问“阴房是什么样的?”“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我播放课件,让孩子们知道阴房的样子,葡萄干的制作过程,也让孩子们进一步体会到葡萄沟真好。

4、学习第四自然段

我让孩子们齐声朗读第四自然段,再指名说说你从那里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四)、回归整体,体会情感。

我和孩子们一起读课文。再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最喜欢葡萄沟的什么地方?我鼓励孩子们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他们对葡萄沟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五)、拓展延伸,自我评价

(1)、鼓励学生搜集、阅读关于新疆的知识。

(2)夸一夸自己的家乡。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堂课自己能够积极创设情景,让孩子们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地学习课文、从全方位来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从而让学生情不自禁地热爱上祖国的大好河山。

五、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简明扼要,有利于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水果品种多

葡萄沟葡萄五光十色

老乡热情好是个好地方

葡萄干色鲜味美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4

[分析教材]

《丑小鸭》是人教版第四册的最后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的,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故事写得十分感人,贴进儿童生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分析学生]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生动活泼、形象新颖、色彩鲜艳的刺激物最容易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现欲强是我班学生另一显著特点。但他们虽然聪明活泼,却缺乏认真细致,读起书来往往留于形式,没有深入到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指导学生感情地朗读,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理念]

本课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理解课文内容主要靠自己读书,自己意会。教学中我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设计特色]

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借教材的"阶梯"引导学生一步步往上攀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

4、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体会到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只要坚持追求美好的理想,逆境是会改变的。

[教学流程]

一、 自读课文 ,贴图讲故事。

1、各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

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把课前画好的四幅插图按照自己的理解顺序贴在一张白纸上。

这个教学环节就是过去教学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但是这样的设计的意图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和理解的结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困难或产生许多难题。

3、按照贴图的顺序在小组内讲一讲这个故事。

二、品词析句,感情朗读。

1、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故事比自己刚才讲得好的地方。

2、汇报交流,教师随机指导朗读和对字词的理解。

1)图文结合,指导朗读第一段。

(1)观察第一幅插图,说说丑小鸭是什么样子的?

(2)自由读第一段,画出具体描写丑小鸭怪模怪样的词句。

(3)用“这是一只( )的丑小鸭”进行练习说话。

(4)说说怎样读才能突出丑小鸭“又大又丑”的样子。

(5)小组比赛读后互相评议。

2)“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读这一句,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因为大家都欺负丑小鸭,他感定激起求知的欲望。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得到了培养。

这一教学环节是使学生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去发现好词好句和好的表达方式。这个过程就是自渎自悟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告诉他们的好词好句及好的表达方式,而是经过自主探究才发现的。

教师在学生研读过程中,恰当地引导,巧妙地点拨,及时地评价,不断地鼓励,通过"读--议--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把语感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觉不到温暖,才觉得“孤单”,要读出丑小鸭的不幸与悲伤的心情。

3)指导理解“惊奇”和“羡慕”。

(1)播放多媒体课件:丑小鸭仰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从天上飞过。

(2) 说说丑小鸭惊奇时是什么表情?(呆呆的、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瞪得圆圆的)

(3)这时丑小鸭会想什么呢?(天鹅真

美啊!要是我也能变成白天鹅那该多好啊!要是我也有那么多好朋友该多好啊!)

(4)正因为天鹅有的丑小鸭没有,但他又希望自己也要有,这就叫“羡慕”。

(5)想一想,你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羡慕别人呢?

(6)请同学们怀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段。(自由读,男女生赛读)

(7)学生互评,评出各自的优缺点。

4)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1)各小组讨论:要读好这个自然段,要通过观察丑小鸭的表情来理解“惊奇”的意思,不生硬又到位。

先从概念上解释“羡慕”,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不失为妙法。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而且每一次通过比赛读、互相评价,力求让学生感受到读有所得的喜悦。

特别注意哪几句话?

A. 学生汇报。

1“美丽极了!”要读出赞美的语气。

2 “啊,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吗?”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3 “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白天鹅呀!”要读出惊喜的语气全班齐读这一自然段。

B. 师生赛读。

C. 师生互评。全班再齐读一遍。

三、自主创新,改编、续编故事。

1. 如果现在你再来讲这个故事,有没有信心比课文讲得更好?

1) 在学习小组内讲。

2) 每组派代表上讲台来讲。

3) 学生互评。评出“创意奖”

2、你还可以接着这个故事讲下去吗?

1) 学生自己续编故事。

2) 学生互评,评出“异想天开”奖。

四、自编自演,深化理解。

让学生自己在读中体会感情,不是老师让他们怎么读就怎么读,这就是自渎自悟的过程。

师生赛读,更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师生互评,特别是学生评老师,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这一教学环节是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寻求进一步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学懂课文本身。由于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的探究和体验,所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力。

1、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喜欢?

2、小组合作编排课本剧。

3、每小组选一名同学扮演一个角色,合作表演课本剧。

4、学生互评,评出“最佳演员”奖。

经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学生理解丑小鸭在逆境中坚持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已经水到渠成。

课本剧是“语文实践”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合作编排课本剧的过程中,自然就想到如何配上美妙的音乐、得体的动作,使语言更具魅力。这些都体现了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5

说教材

《揠苗助长》位于本册教材的第七单元,本单元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丰富,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懂得做事要善于动脑思考,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揠苗助长》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爬,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作者安排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体会寓言包含的道理。寓言本身通俗易懂,故事情节鲜明有趣,但寓意深刻,体会这个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踏踏实实,不能急于求成学习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本课我准备用一课时来完成。

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文特点和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焦、喘、截”3个生字,会写“焦、望、费、算”4个字,理解并掌握“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语。掌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实实,不能急于求成。

3、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

 教法学法

1、自主识字法

新课程的识字教学重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教师不以零为起点,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打破以往传统的老师教读学生跟读的做法,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情境教学法

我除了充分运用课文中的精美插图外,还应该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一种氛围,一个场景,从而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内心体验,

3、朗读感悟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

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上课伊始,我先播放《揠苗助长》的动画视频)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出课题:同学们,我们刚才看的动画片有个名字叫《揠苗助长》,是一个寓言故事。接着在学生讨论什么是寓言的基础上我简单介绍:寓言是一种文章的体裁。“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那么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中包含这什么道理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吧。以此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顺利地带学生进入文本的学习中。

(二)自学字词,整体感知

1、自主识字,交流方法。《课标》指出“要让儿童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就必须先帮助学生扫除文字的障碍,这样,他们的情感才能融入到语文学习之中,才能引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不过本课生字并不多,而且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识字能力,所以先我引导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互教互评,教师点拨等方式,鼓励学生采用多样方法来识记生字,如:区别比较法、部件分析法,动作演示法、自编儿歌法等。

2.学生再读课文,并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听,师生共同评议。这一设计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同时体现尊重学生选择,以生为本,体现个性化阅读。

3、出示古时候有个人,因为想让禾苗___________,就把禾苗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引导学生用这个句式,说说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理解。这样学生对课文会有一个整体上的感知,有了这个浅层次的理解。为下面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品读课文,悟出寓意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准备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和种田人心情变化两个方面展开学习与讨论。抓住几个主要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交流讨论,同时以读贯穿始终。如:“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画出有关的词语”,再如“此时,农夫的心情如何?请带着这种着急的心情读一下”如:课文的最后提出“儿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了,就急匆匆的赶回家,他会怎样对他的父亲说”“而农夫听了儿子的话,看见枯死的禾苗,想着自己拔禾苗那么辛苦,他会说些什么呢?”。就这样通过品词析句、通过朗读指导、通过想象补白等方法,逐步引导学生从中体会种田人的急切、兴奋、得意、后悔;从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从中明白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

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激发情感、培养语感。这样设计与安排,能够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本内容;在想象创造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感悟;将较深刻的寓意层层推进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四)演演比比,加深理解

在学生对故事情节比较熟悉的情况下,分小组让学生自己演一演这个寓言故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纪的小学生,对表演的欲望很强烈,他们非常想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这一环节的设计既使学生好表演的天性得到了释放,同时也再现了课文内容,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为学生复述课文降低了难度,三全其美。

(五)文本延伸,训练语言

在课末,通过“复述故事”、“运用词语”的设计,既训练了学生的复述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力求体现寓言梗概和深刻寓意,既重点突出,又便于学生复述。

说效果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认为我的这课时设计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语文学习能力,突出了四个亮点:1、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提高了认字能力。2.注重书写指导,培养了良好书写习惯 3.以读为本,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4.注重语文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表达能力。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人教版二年级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宗旨是让学生明白:有爱,才会甘于奉献;有爱,才会乐于助人。本文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的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读完这首诗,要让学生明白,人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写本课9个生字。

2。 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目标1、2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可通过多读成诵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体验,逐渐能够背诵课文。结合本课,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雷锋的资料,并在上课时交流,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目标3是难点,通过课件展示资料图片,和课外延伸的小诗入手,使学生明白了要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爱心。

三、说教法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确定“情景激趣法”、“指导朗读法”、“故事法”、“展示法”等教学方法,以及“朗读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歌唱法”等形式的学习方法来教、学本课。力求紧密结合课文,贴近学生心理,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四、说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先利用课件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出示图片导入,板书,并随即讲解“锋”“叔”二字。然后,请同学们说说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雷锋的资料,讲讲雷锋的故事。

2。整体感知课文,首先利用视频播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听范读,熟悉课文。然后自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读准字音,勾出生字,标出小节,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小组内自学字词。教师只重点强调几个易错字的读音:如“锋、曾、泞、荆、莹”都是后鼻音;“曾”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céng;“泞”读第四声,不要读成第二声;“棘”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字音读准了,接下来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同桌的小伙伴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好。同桌互相读,互相正音。然后指名读,让学生读出感情。

最后,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开动脑筋想一想:雷锋叔叔到过那里?他在那里做了什么好事?边想边做上记号。划出有关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课文的哪几个小节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迷路的孩子?哪几个小节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年迈的大娘?让学生提出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

3。深入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首先学习第一、二小节

学习第一、二小节朗读时,重点指导两个“你在哪里”。讲解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要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音调。

边读边想这两小节中,雷锋都帮助了谁?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雷锋叔叔帮助了小孩儿的?体会“蒙蒙”、“冒着”的意思。

然后学习第三、四小节。法与第二小节差不多。要体会“荆棘”的意思。

下一个环节,听老师的朗读,闭上眼睛做想象,如果你是那个迷路的孩子,或是年迈的大娘,你想对雷锋叔叔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最后学习第五小节。提示雷锋叔叔在长长的小溪边帮助了迷路的孩子;在弯弯的小路上帮助了年迈的大娘。他还会到哪儿呢?我们大家愿意去寻找他好吗?引起学生兴趣后让学生把第五小节读一读。并指导第五小节的第一句的朗读,要注意:读出急迫寻觅的感觉。然后突破重点。引读: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讨论: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雷锋叔叔真的会出现吗?这里的“雷锋叔叔”指的是谁?

播放一段公益广告,展示现实生活中“雷锋”图片,让学生体会雷锋精神一直鼓舞着人们,雷锋就在我们身边。懂得谁为人们做了好事,谁就是“活雷锋”。

最后,请学生看看书上的学习伙伴,他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活雷锋。

四、巩固练习积累“弯弯的小路”、“晶莹的露珠”这样的词语吗。试着用这些词说话,或再找一些这样的词语,再读一读。体会这篇课文中语言的优美。

五、板书设计

抓住诗歌的层次结构,帮助学生理清条理。

小溪 抱过迷路的孩子

处处 爱的奉献——雷锋精神

小路 背过年迈的大娘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第9课《青蛙看海》。《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在苍鹰的指引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事。虽然这篇文章文字表面浅显易懂,但文字中所蕴含的道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却是深厚的。这也正是二年级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二年级学生理解水平还很有限,读了课文学生能够体会山高,但是与小青蛙爬山难却联系不起来。因此我在课前先让学生尝试跳台阶,感受小青蛙爬山的不易。从真实的体验中让学生领悟文中所蕴涵的深刻道理。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青蛙为什么能看到海的原因,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中我以青蛙心情的变化为主线:苍鹰的指引让青蛙看到了目标,可是山是那么高,青蛙失去了信心,感到非常失望;松鼠的出现和鼓励却给青蛙带来了希望;在松鼠的指引和陪伴下,青蛙通过一步一步的努力,最终实现了看海的愿望。

本课着重要达成的目标是:通过朗读、表演来体验青蛙登山看海那么艰辛,懂得只有不怕困难、努力想办法去解决并能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二、 说教学流程

一、板画体验,感受山高。

(板画:高山)这高山,对于小青蛙来说,确实是高不可攀。体会山高其实也是让学生看到青蛙登山的艰难。教学中我就抓住“天哪,这么高的山!”这一句话让学生反复朗读,由此感悟青蛙惊讶、害怕、担心的心理。让学生用动作来演示一下“吸了口凉气”来帮助学生体会青蛙的忧愁与无奈,让学生真切的了解青蛙当时的心情——失望。

二、实践体验,突破难点。

就在青蛙深感失望的时候,松鼠出现了,在松鼠的鼓励与陪伴下,青蛙经历了看到海的辛苦,为了让学生也能深切的体会到这一点,我从四个方面着手的:

第一、 生活体验。 课前先让学生尝试跳台阶,感受小青蛙登山的不易。

第二、 情景体验。 把课前的体验带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跟着青蛙一起来跳一跳,我们跳78下,如果累了可以休息一会儿。之所以让他们跳78下,一是让他们感受跳一下两下是容易的,但是要跳那么多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二是因为我们学校教学楼一共有78个楼梯,刚才只不过跳了教学楼的四层楼那么高,跟直插云霄的山相比,青蛙还要跳好长时间呢。这样以表演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切地体会青蛙为了看海付出的努力。

第三、 文字体验。在学生有所感受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出示课文第11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好这一自然段。理解“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渴了……”等词句的含义。从文字中加深学生的体验。

第四、 动画体验。 课件欣赏小青蛙和松鼠登山的动画。将课文内容以动画的形式显现于学生面前,生动形象的画面使他们深深记住课文内容。再次深切的感受小青蛙坚持不懈的登山看海精神。

三、创设情境,升华体验。

以“小乌龟也想去看海,可它一想到路途中会遇到那么多困难,有点退缩了。”为题,让学生用一句话来鼓励鼓励小乌龟。通过这样一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通过迁移训练,促使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让文中所蕴涵的道理在学生心中得到升华。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8

教材说明: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描写“景物”为专题,通过几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及情感上的教育。《初冬》是一篇主体课文,课文篇幅短小,图文并茂,描写了我国农村初冬早晨的美丽的景色。课文以“雾中,雾后”为序,文脉清晰,语言优美。课文的写作在整体上是按时间的顺序,每一部分内容又都有空间顺序,文章层次非常清楚,是引导学生了解冬天景物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的极好的载体。

学生分析

这篇课文描写的是初冬早晨大雾弥漫的景色,我们的北方孩子也经常会看到这种情景,因此,我们的教学就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他们对初冬个性化的感受,有效地促进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引导他们认识初冬美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初冬季节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指导学生学会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12个生字。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教材处理:

1、以读为本,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入情的诵读中,不仅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情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2、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们团队一致认为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抓住好词句学文。注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在赏析好词句时,注重对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3、背诵课文是本节教学难点,这部分内容一开始我们采用判断题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引导学生背诵,我们预设学生试背有困难,这对我们随机对教材进行这样处理,教师一边板画,学生一边按老师板画内容背诵,图文结合,给学生提供了感性认识,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背诵起来也容易多了。

教学方式:

1、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决定采取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借助直观图像,引发学生思维,展开想象。

2、引导学生赏析文中好词好句,在比较中激疑引趣,在看一看,想一想,听一听中,释疑求解,在读一读,讲一讲,评一评中练词,练句。

3、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悟情,在生生,师生的互相评价中培养感受语言的能力,并指导学生运用时空法(时间和空间顺序)帮助记忆,进行背诵。

教学流程:

1、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我们在新课开始,把学生带到了对初冬的记忆之中,从而唤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2、整体读文,初步感知。

我们把初读课文的目标定位在让学生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画出不懂的词语。我们这样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简单的问题学生间可以相互解答,如果出现我们没有考虑到的小问题,就要发挥讲课教师随机解决教学问题的灵活性,适时地进行处理。

3、品读课文,赏析好词好句。

品读课文时,主要引导学生抓好词好句学文。采用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体验理解词语意思,并加以积累运用。我们这样预设:学生可能对“白茫茫”一词理解较难,这时辅以课件帮助学生认知,“白茫茫”的大雾是怎样一番美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幅雾茫茫的画面,我们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借助直观图像,引发学生思维,产生想象。同时,我们对“白茫茫”一词进行积累运用,教学中适时提出“白茫茫”除了形容大雾之外,还可以形容什么?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白茫茫的雪地,白茫茫的鹅毛大雪等。但也存在另一种情况,词语搭配不当现象,如“白茫茫的云”适时关键性的知识,教师一定要把握准确,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明白用词准确的重要性,为学生在学习组词造句方面打下坚定的基础。

4、读中悟情。

在教学中,设计了指读、齐读、小组读、自由读、评价读等,多种读书形式,注重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以读显形突出感染性,以读动情注重熏陶性,达到入情入境,熟成诵,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益智,怡情,发展语言能力。

5、拓展延伸。

作业的设计很有弹性,既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能力,同时又注重了读写结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结

本节课,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一定能很好地完成学习目标,领悟文章内容,但学生是动态的,在课堂上可能发生许多预料不到的情况,相信王春伟老师凭着扎实的语文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定能驾驭课堂,与学生合作成功,共同上出一节精彩的好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