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吧

位置:首页 > 范文 > 说课稿

关于数学说课稿模板汇编十篇

说课稿2.09W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数学说课稿模板汇编十篇

数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以及和在1000以内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笔算和估算,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的减法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减法运算意义的理解,积累探索计算方法的经验,体验数学探索的乐趣。

例题首先呈现的是两个学生在图书室借书的场景,并由此引出问题:原有335本,借出123本,还剩多少本?考虑到学生已有两位数减法的竖式计算基础,以及前面所学的三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知识,而且基本程序和方法是相似的,学生很容易进行知识迁移,所以教材先引导学生审题,在弄清楚数量关系后让学生列出减法算式,再尝试计算出得数,然后引导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和过程,并通过交流,掌握算法。接着教材呈现了2种计算方法,在进一步强调竖式计算的笔算减法过程后,再用实物计数器,使学生直观地明确算理,进一步理解笔算过程,形成笔算减法的抽象思维。在学生初步掌握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后,引导学生提出验算,并说说验算的方法和算理。然后再启发学生思考剩下的本书、借出的本书与原来的本书这三者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可以用差加减数的方法进行验算,并使学生初步认识加法与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随后想想做做进一步帮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巩固已有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笔算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的笔算过程,能用竖式计算被减数是100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会用差加减数的方法验算减法。

(2)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方面:使学生在应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思想情感方面:使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是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计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差加减数的验算方法,会用竖式笔算被减数在1000以内的减法,

教学难点:

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减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为了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的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提高,兴趣得到培养,我准备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引导学生开展本课的探究)

二、说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活动设计:第一个环节:情境导入,复习旧知。教师借助媒体出示学校图书室借书情境图,结合情境图出示两位数减两位数、整百数减整百数的10道口算题,让学生直接口答得数,并说说是怎么想的。(这里让学生在情境中复习,既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温习了减法的算理。)

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领悟算法。主要分三个活动来展开教学:

第一个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多媒体出示例题情境,让学生说说图意,引导学生审题,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启发学生列出算式。(这里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个活动:合作探索,领悟算法:通过学生交流后板书算式:335-123,接着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运用计数器和竖式计算,得出结果。然后让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和算理。接着教师借助实物、媒体相结合,通过学生讲解来演示计数器计算和竖式计算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使学生借助直观进一步明确算理,从而将直观的操作过程抽象成相应的竖式计算步骤,并借此强调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也让学生明确竖式计算的方便和快捷。(这里,通过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再通过媒体演示、自主观察和思考分析,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减法的算理,让学生充分在多种方法探讨中理解算理,领悟算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判断的能力和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三个活动:深化认识,学会验算:通过提问:这个答案对不对呢?可以怎样验算?让学生讨论交流验算方法,启发学生从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和数量关系上进行验算,由此再进一步启发:剩下的本书和借出的本书合起来,应该等于什么?那么算是中的差加减数应该等于什么?从而引出用加法验算减法,然后让学生自主验算,再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算理和算法,进一步巩固验算方法。(这一过程通过让学生自主寻求验算方法,明确验算的算理和方法,初步认识减法与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经历用加法验算减法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探索的体验、实践的机会、合作的愉悦和发现的能力,体会加法验算减法的算理和方法,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第三个环节:巩固运用,形成技能。在练习的设计中,想想做做第一题让学生计算给出的竖式,进一步熟悉用竖式计算减法的基本步骤,帮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巩固已有认识;第二题通过根据横式列出竖式,再进行计算和验算,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笔算减法的过程,进一步熟悉减法的竖式计算和验算方法;第三题通过引导学生正确审题,弄清题意和数量关系后,使学生用减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初步体会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第四题让学生尝试审题,帮助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让学生列式计算、交流算法,然后启发学生再提出一些新的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一步提高选择和组合信息的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主要结合具体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借助学具操作,自主探索,领悟算法;注重应用、拓展,形成计算技能。

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分析

《图书馆》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运用“凑十法”进行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进位加法,并且在本学期第三单元学会了运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法。在本节课中,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列竖式的方法计算进位加法,了解 “满十进一”的计算规律,这对于他们以后学习笔算加法非常重要。因此对竖式的写法,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基于这些理念,本课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在竖式计算中,知道“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律。。

2、探索适合于自己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培养学生综合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会与他人积极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

4、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运用“满十进一”的规律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表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学生的认知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活跃、表现欲强,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已有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知识作基础,对竖式有简单的了解,在前面的学习中已有过练习。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对计算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三、说教法与学法分析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特点,我采用了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方法手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也是我们在“激趣导学”课题研究中大力倡导的。因此本课我采用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运用大量的活动、讨论、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注重运用引导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究算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根据小学一年级儿童的特点以及本课的特点,把本节课学生的学法定格为:自主探究法、讨论学习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开课之初,我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让学生过二关才能到图书馆去看看的情境,使得学生都想当勇敢的闯关者,激发了学生挑战知识的欲望,并为学习新知作好了铺垫,使课堂有了良好的开端。

(2)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在这一部分内容中,首先我利用“图书馆”这一情境图进行新旧知识链接,可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这一原则。然后,在探讨算法中,我设置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自己独立思考算法,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感受探索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快乐。第二步是在组内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给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第三步让学生在全班交流,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我特别注重了列竖式的计算方法,学生已经学会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有的学生甚至已经有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的知识储备,所以当学生提出可以列竖式计算时,我就先让学生试着列竖式计算,自己讲解计算方法,然后教师再强调“满十进一”的计算法则。

(3)畅谈收获、总结学法。

在小结中,不仅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而且还评价自己这节课的表现,这样做不仅归纳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了自信心,找准了自身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本节课紧紧围绕本次研究主题“激趣、导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法,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也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说课稿 篇3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统计知识的起始课,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体会这种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能在遇到有关问题时想到去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获取有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渗透统计方法。

2、通过统计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使学生理解统计的意义,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3、通过对统计图、统计表的分析,使学生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统计意义,培养统计意识。

教学准备:统计图、统计表、统计画册、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春节联欢晚会中人们高兴的唱啊、跳啊,但是都不能足以说明北京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用数据才更具有说服力。如:北京市人民存款是20年前的169倍、88年的鸡蛋产量是590万吨,到20xx年时是2337万吨……你知道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吗?是专业人员经过统计得到的,你知道什么是统计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统计的初步知识。

二、体验过程。

第一层:提出问题。

(课件演示:非洲动物动态画面)看到这些动物你最想知道什么?(板书:动物名称只数)

第二层:解决问题。

请你观察都有哪些动物?你准备先数谁?怎么数?数完之后怎么办?(边说边写,画出统计表)

第三层:概括方法。

统计表和动态画面各有什么优点?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统计表的?(板书:观察——分类——数——制表)

三、大胆想象,诱发创造。

第一层:激发想象。

1、除了用统计表能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外,有没有别的办法,能够更直观、更形象的表示出哪种动物多?哪种动物少?(讨论、交流)

2、利用手中的材料(白纸、格纸),把你认为最好的方法画下来。

第二层:比较择优。

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点评:在比较中选出最佳的方法。

第三层:深入理解。

确定一个小格代表几。

四、分析统计图、表,深化意义。

第一层:分析统计图、表。

1、爸爸、妈妈和老师关心你们的身体健康,你们的生长发育情况,你们的身高、体重发育得是不是正常,怎么让在座的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的生长发育情况呢?(调查)怎么样才能让老师们看得更清楚呢?(制统计图、表)

2、(把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制成统计表)看着统计表,你看出什么了?(出示该年龄的标准身高),你觉得咱们班身高发育情况怎么样?

3、(把全班同学的体重情况制成条形统计图)看着统计图,再看标准体重,你有什么感想?你想对你的同伴说点什么?如果不注意,无限的发展下去,预测一下,咱们的身体将会怎样?

第二层:深化意义。

我们发现了我们同学在身高、体重发育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有是从哪看出来的?是从统计图、表中看出来的,这就叫对统计图、表进行分析。(板书: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五、展示统计画册,深化意义。

六、小结设疑,激发兴趣。

教学评析:

1、打破旧的教学模式。

以往小学数学中把“统计”教学仅仅理解为统计图、表的教学,而《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因此,整个教学设计都从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统计过程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用适当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用合适的图、表展示数据,对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对自己的分析、思考进行交流和改进。在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构建“自主开放”的创新教学模式。

在观察草原动物、对怎样数动物的只数及直观形象的表示动物只数的过程中;在认识、及绘制统计图、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想象、猜测、操作、讨论等学习方法,自主探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

3、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小到自己的身高、体重;大到祖国的各行各业,处处需要统计,统计无处不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进步学习统计知识的求知欲望。

数学说课稿 篇4

本节课讲述的是北师大版数学必修5第一章数列§2.1等差数列(第一课时)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模块,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知识进一步深入,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对比的依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4)掌握等差数列的简单性质并能运用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2)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将研究函数的思想方法正向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3)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2)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4、教学难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方法 (1)不完全归纳法(2)累加法。由于学生首次接触不完全归纳法,对此并不熟悉,因此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累加法"的思想方法也很陌生,因此理解累加法的思想方法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归纳与概括的能力不强,必要时教师要进行点拨、诱导;学生刚学习了数列的定义,数列的性质,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还处在对知识的感性阶段的认识,因此对"等差"的特点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法分析

根据高一学生这一时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自主学习式、启发诱导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学法分析

自主学习时,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去分析、探究、归纳、概括,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等差数列的概念,把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思路与方法弄清。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由(一)复习引入(二)新课探究(三)应用举例(四)反馈练习(五)归纳小结(六)布置作业,六个教学环节构成。

(一)复习引入:

1.从函数角度看,数列是定义域为__________的函数,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______ .( ,解析式)

设计意图:依据"温故而知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让学生观察下列六个数列,看看它们有何特点?(多媒体显示)

设计意图:通过对六个数列的观察研究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初步认识等差数列的特征,为后续的概念学习奠定基础。为学习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问题的归纳小结又培养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

(二) 新课探究

1.由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归纳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一个数列, 如果从第二项起,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

概念剖析:①注意"从第二项起"五个字眼;②注意公差d是由后项减去其相邻前项所得;③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

设计意图:为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以及等差数列的公差的概念,对等差数列的定义进行三个方面的深入剖析,刺激并强化学生的大脑记忆。

2.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将等差数列的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归纳出数学表达式:

设计意图: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了解数学的简洁美。

3.设问"这六个数列的公差d=?(口答)"(多媒体显示)

注:其中第一个数列公差d=0, 第二个数列公差d=1>0,第三个数列公差d=<0等等。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等差数列的公差的概念以及公差的求法,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公差d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4.追问:这六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又如何求呢?(悬念)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于悬念,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5.引导学生用"不完全归纳法"和"累加法"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本节课难点,也是难点)。

在推导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讨论,归纳,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诱导,启发与点拨。给出等差数列的首项 ,公差d,由学生分组研究、讨论,得出 、 、 …的表达式,通过观察各个表达式的结构特征,猜想 表达式,进而猜想并归纳出 的通项公式。

具体过程为:若等差数列{ }的首项是 ,公差是d,根据其定义可得: 即: 即: , 即: ……猜想: .进而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设计意图: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整个过程由学生完成,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又突破了教学难点。

温馨提示:这种求通项公式的方法叫"不完全归纳法",这种导出公式的方法不够严密,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这里向学生介绍另外一种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累加法".

具体过程为: , , ,……, ,将这(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 即 … (1)当n=1时,(1)式也成立,所以对一切n∈ ,上面的公式都成立。因此它就是等差数列{ }的通项公式。

设计意图:因为用"不完全归纳法"导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不够严密,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在这里我通过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引入"累加法"这一数学思想,逐步达到"注重方法,凸现思想" 的教学要求。再一次突破了教学难点。

温馨提示:在累加法的证明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利用等差数列的概念启发学生写出了n-1个等式。启发学生如果将n-1个等式相加会得出什么结论?

6.紧接着叫学生回答前面设计的悬念(多媒体显示)。

设计意图: 让学生反复熟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强化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记忆。

7.设问:将有穷等差数列的所有项倒序排列,所成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公差是什么?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为了考查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而设计本问。细心的学生很快就注意到屏幕上面的第(3)个数列与第(6)个数列就是颠倒了顺序的两个数列,它们都是等差数列,并且公差是互为相反数。

8.讨论数列 ,是否是等差数列?(多媒体显示)

设计意图:本题是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而设计的一道逆向思维题,并且含有字母参数,须分类讨论,是一道中档题,学生很难答全。但是,通过此题的练习,可以让学生理解"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 的一次函数,则该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这样一来,学生就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 的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完全理清了。(该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公差是 ,首项是 .)

9.研究 的推广形式 .

设计意图:深化学生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理解,强化学生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简单应用,突出推广公式在解题中的巧用妙用。

(三)应用举例

这一环节通过教师讲解例题和学生做练习,增强对通项公式概念的理解以及对通项公式的运用,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例题分三个层次,呈递进式结构。

设计意图:本题是为巩固等差数列的定义而设计的一道容易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找到自学的成就感和学习的自信心。

设计意图:本题是为应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通项而设计的一道容易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再次熟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深入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结构特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

变式训练::多媒体显示(比一比)

设计意图:当场巩固学生对等差数列通项的运用,强化学生对等差数列通项的记忆。

设计意图:第(1)题是为进一步巩固等差数列的公差与通项公式的概念以及通项公式的简单应用而设计。 第(2)题主要是为了突出体现通项公式的推广形式 在解题中的优越性而设计,并且用两种解法解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强化学生对通项公式的推广形式的应用意识。

变式训练:多媒体显示(动一动)

设计意图:本题是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广形式"的强化提高训练,利用"推广公式"快速巧妙地求出公差 ,再利用另一个"推广公式"求任意一项。同时还强化了等差数列的概念。

(四)反馈练习

1.必修5课本 页练习1的第1题和第2题(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

设计意图:使学生熟悉通项公式,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2.必修5课本 页练习1的第3题。3.回答本小节课本开头提出的问题:在(1)中,最后一排有多少个座位?在(3)中,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多少块?第 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多少块?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的训练。

(五)课堂小结:(由学生自己总结这堂课的收获,最后多媒体显示)1.等差数列的概念及数学表达式。强调关键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以及通项公式的推广形式 , 并会知三求一 3.用"数学建模"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

1.课本必修5 页练习2第2题。

2.课本必修5 页习题1-2 A组第1,2,3题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从易到难,分层次递进,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同学

们的求知欲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五、板书设计

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黑板被遮了一半,可用黑板一分为二,一半用来写定义,通项公式以及它的推广公式等,在板书中突出本节重点,将定义中"从第二项起"及"同一常数""等差"等几个字用红色粉笔标注,另一半留给学生演板,整个板书做布局合理,体现精简。

六、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较薄弱,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让他们思考,交流,归纳,概括,对成绩好的学生所收到的成效肯定较大,但对成绩太差的学生恐怕收效甚微,为了兼顾全局,教师对本堂课还是要用约10-15分钟时间进行精讲,故作为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调控课堂。

……

数学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人是一个能动的个体,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社会的发展也强烈需要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要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在“二次分类”这个数学活动中,我希望提供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材料,再加以引导,一步一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图形的二次分类”的特征。因为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听老师讲、看老师演示所能解决得了的,必须通过幼儿自己主动活动的过程。

二、幼儿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常常会提出“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因此,他们对操作比较感兴趣。目前,大班幼儿已经基本能单独进行图形、事物的一级分类,但是不能对事物图形进行二次分类。而且由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他们对某一事物也许明白,却无法从具体转化为自己内在抽象的概念,所以通过活动我希望他们能把自己对事物的外部特征的认识转为内在的、有规律的思考。

三、说目标

新《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价值趋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大班的孩子喜欢探索,喜欢尝试,对于动动,做做,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启发他们在操作后进行交流和讨论,积累经验,引导他们发现“图形二次分类”的规律特征。因此,根据《纲要》中数学领域的目标以及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并体验到发现的乐趣

2、通过幼儿的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逻辑思维能力;

3、导幼儿说出图形两个层次的特征,体验包含关系,学习二次分类。

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数学能力的培养、主动探索的经验获得和对事物归纳总结的能力的提高,体验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的能力”,于是,在一开始,我就将问题抛出来,“如何将这么多混在一起的图形分出来,你们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从第一、第二环节的逐步加深,到最后按物体的两个外部特征分类,将重点慢慢消化吸收;接着,就是如何将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验;那么,难点是“如何让幼儿理解包含关系”。我决定从以下几点来突破:

1、幼儿自己先想办法分类;具体操作;

2、教师示范引导,帮助幼儿了解二次分类的基本特征:按某一特征分类后,接着按另一特征对已经分好的两类图形,再做一次分类。这里,我准备用积木演示,首先,我将红、黄两种不同的三角形、圆柱形、长方形的积木混在一起,接着请小朋友帮我分成两类(那么,颜色只有两种,而图形却有三种,小朋友就会按颜色先分为两组)然后,我再请小朋友对其中的一组再分一次(很自然,小朋友就会按图形来分类了)

3、幼儿再次操作

4、经验迁移:举例请幼儿做二次分类

“请大家将小朋友进行二次分类”(小朋友一般会先分男女,接着就会按高矮、衣服、头发等来进行第二层的分类)

四、活动准备

1、红色、黄色、蓝色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2、各种积木

五、教学方法

为实现本次活动目标,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尝试操作法、语言讨论法和游戏法

1、尝试操作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在这个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投放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各种红色、黄色、蓝色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摆弄后,尝试找到分类的`方法,并进行经验归纳。

2、语言讨论法:在数学教育中,讨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讨论的时机选择在操作的不同时间,就会对幼儿的具体操作及思维活动起不同的作用。因此,在活动开始时,我就引导幼儿先讨论用什么方法分类,操作后再一次请幼儿讨论“你是用什么方法”,这样,通过不断的交流讨论,加上教师的帮助归纳,使幼儿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二次分类的概念。

3、游戏法:通过“看谁举得快”的游戏,进一步使幼儿通过竞争性的游戏,达到在玩中学的目的,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既使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又使幼儿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在幼儿学习过程中,教师做到面向全体,注意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在各自不同水平上有所提高。我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先观察,再尝试找出最好的分类方法,引导能力弱的幼儿在逐个尝试后,得出二次分类的特征。

六、教学流程: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活动的目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积极性;

2、启发诱导,在自由操作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先引导幼儿观察图形的不同点(颜色、形状、大小),然后鼓励幼儿自由的操作,逐步深入,在自由探索中发现分类的方法;

3、经验阐述,交流各自不同的方法:注重幼儿之间经验的交流与分享,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结果分享自己的发现,体验发现的快乐。然后在每一个操作环节都有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小结,注重经验的巩固和归纳。

4、幼儿再次操作;

5、游戏活动,扩展思路加深印象

活动过程:

1、学习按物体的两个外部特征分类。(这个环节主要是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1)游戏:“看谁举得快”教师说出指令,如:请把X色的XX形举起来;或是请将大的X形举起来。幼儿听到信号后应迅速地根据这两个特征将图形举起来,看谁举得快。

2、学习对图形作二次分类。

(1)出示红、蓝两色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若干,请幼儿上来将几何图形按颜色分为两类,然后再请两名幼儿上来将红、蓝图形按形状不同各分为三类(即红色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及蓝色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初步学习对图形做二次分类。

(2)发放操作材料,幼儿操作。每人一套大、小两种规格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首先将大、小图形分开,然后将大的图形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分为三类;再将小的图形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分为三类,要求有顺序地操作。

(3)教师小结,幼儿再次操作,进行二次分类。

3、经验迁移:

举例请幼儿做二次分类“请大家将小朋友进行二次分类”

4、活动小结,教师对幼儿分类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解决,帮助幼儿获得分类经验。

数学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行四边形是在学习了平行线和三角形之后编排的,是平行线和三角形知识的应用和深化。同时又是为了后面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圆,甚至高中立体几何打基础的,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平行四边形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应用也很广泛,学习他可以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更好地为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

在前一章《三角形》的学习中,学生对几何“证明”开始入门,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推理论证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为此,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2、教学目标:

(1)双基目标: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平行线间距离,并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猜想、归纳知识的自学能力和培养学生联想、类比、转化、推导、论证、演绎、抽象知识的数学思维品质。

(3)非智力目标(思想目标):渗透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未知到已知的数学思想以及事物之间互相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4、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灵活应用。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按教学论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教师的任务是制定目标,组织教学活动,控制教学活动的进程,并随机应变、排除障碍,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本节课采用“五点”教学法。具体如下:

1、以“问题”为学生学习的“起点”;

2、以“范式”为学生学习的“焦点”;

3、以“变式”为学生学习的“重点”;

4、以“创新”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5、以“评价”为学生学习的“疑点”;

三、说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方法,真正做到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针对本课内容和以上教法,采用的学法如下:

四、说过程

1、设问激趣,导入新课(起点):

首先复习四边形的概念、明确四边形的性质,然后用特殊化方法设计一问题:若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则该四边形是什么样的四边形?这样导入新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探索数学发展的规律,达到用问题创设数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敢于探索和猜想。

2、诱导思维,以诱达思(焦点):

其次通过设问、质疑,进一步引导学生区分平行四边形与一般四边形,进而猜想出平行四边形的特殊性质。同时教师整理出一种推导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范式,再让学生联想范式,演绎其他推导模式,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去观察、猜想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教师的范式的有诱导下,达到演绎数学论证过程的能力。

3、变式问题,突出“重点”:

通过具体问题的观察、猜想、演绎出一些不同于一般四边形的性质,进一步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通过投影不同层次的典型习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让学生自己去掌握“重点”。

4、引导创新,化解“难点”:

设计“无图形”和“无结论”问题,引导学生读题、审题、画图、观分析、猜想、归纳,然后把问题中所有可能的结论推导出来,通过这种开放式问题的解决,既达到突出“重点”,又化解“难点”的目的。

5、反馈补缺,消除“疑点”:

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时,教师做适当的评价和提示,以弥补学习不足之处,从而达到消除“难点”的目的。

6、总观全课,找到收获:

教师对此课学生的表现作一小结、评价,特别是对“两头”的学生予以表扬,告诉学生本节是本章及以后学习的基础,要求他们在以后学习中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实际问题。

7、布置做业:

有针对地布置少量重、难、疑点知识的家庭作业,可以把“单一性结论”问题改为“无结论”问题,以巩固知识。

数学说课稿 篇7

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四节——旋转变换。下面,我根据我校学生的情况分七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向大家说明。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本章第四节内容,从知识结构上讲,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三角形的全等的基础上学习的,是继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的又一基本图形变换,也为今后研究其他具有对称性质的图形及几何变换奠定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它既是数学上的一个重要基础知识又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树立变化观点的良好素材。它和轴对称、平移这三种变换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研究旋转现象,抽象概括出旋转的概念,探索发现旋转的性质。

(2)教学难点:由于旋转较前面的轴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对学生在观察图形和空间能力想象有进一步的高要求,学生对旋转变换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范例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3、突破难点的关键

(1)设置恰当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通过演示操作及运用类比的方法,归纳出旋转变换的性质,加深旋转变换的三要素的理解。

二、 学生情况分析

在学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种变换,对图形的运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因此对本节内容比较容易接收,但初一学生的想象比较单纯,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观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弱,而且旋转变换较前两种变换复杂、要求也高。所以在下面的几个环节设计中都要考虑到这一情况。

三、 课程目标分析

在分析初一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教材的知识基础后,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实例认识旋转变换,经历探索,发现旋转变换的性质。

2、经历学习活动,学会交流合作及独立探究。

3、会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旋转变换后的图形。

4、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应用旋转变换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5、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试验等方面的能力。

四、 教法分析

鉴于初一学生思维的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所以在概念教学中以生活实例为背景,从具体事实上抽象出旋转变换的概念。为了突破难点,选用情景探索、类比、发现的教学模式,通过直观教学加强对学生直觉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的实例吸引和启发学生,在整个教学中采取情景教学法。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电脑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五、 学法指导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学法上,我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索与互相交流结合的方法,尽量让每一位学生参与研究,最终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六、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为了使导入生动形象,使学生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借助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1)升红旗的过程;(2)飞舞的蝴蝶;(3)大风车的转动等等。通过以下几个问题:你能从这些在做各种运动的图片中找出哪些是我们学过的吗?它们各具有哪些特点?有没有跟这两种运动不一样的运动?来引入课题。实现了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物体除了轴对称、平移这两种运动外还有另外一种运动――旋转运动,也让学生感受到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旋转变换)来源于物体的旋转运动。又为了下面对三种变换做一个比较做好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索问题

旋转变换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教学时显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旋转现象的图片,设计如下几个提问:(1)风车是怎样在转动?转动有规律吗?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风车的转动的过程描述出来吗?这些物体在转动的过程中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在合作学习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得出旋转变换的有关概念(旋转变换、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和旋转变换的条件:绕一个固定点,按同一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指做圆周运动)同一个角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物体旋转运动的特点:物体的各部分旋转的方向和角度都相同,到旋转中心的距离保持不变。

本环节的意图是突出重点。通过形象、直观的动态演示,突出了运动的观点和概念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认清概念的本质。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1、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旋转变换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充分利用教材中P53的“做一做”第1小题,并提出设问: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准备从哪方面入手?要讲清楚这个运动过程,你觉的要抓住哪些要点?学生讨论。并通过几个练习加以说明。(这几个练习题的设计的思路是:要旋转的图形只告诉你的是三要素中的其中两个要素,问这样的像能画成功吗?)用意是强调三要素是缺一不可的。

“做一做” 1、如图,经过怎样的旋转变换,可由射线OP得到射线OQ?

2、引导学生归纳出要叙述一个旋转变换必须写全旋转的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然后补充几个练习加以巩固。(学件三)

3、并再次设问:经旋转变换所得图形和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有没有发生变化?全等吗?从而得出旋转变换的性质之一(旋转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经旋转变换所得图形和原图形是全等的。

这一环节设计的意图是:理解巩固概念,在理解巩固概念的同时进一步揭示概念的实质,得出性质。

(四)讲练结合,巩固提高

1、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能进行初步的应用,讲解例题。由师生共同分析,引导学生采取多种策略完成本题,(这个例题是本节课的难点,运用类比的方法,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三角形的平移变换做法,由此联想到本例是否也可从几个关键点着手呢?利用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模型进行旋转,给学生一个大概的位置印象。然后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观察点旋转变换和线段的旋转变换(学件二),从中直观形象地找出作旋转变换后的像的方法。)并通过示范性板书,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和几何语言的表达能力。

例、如图,O是外一点。以点O为旋转中心,将按

逆时针方向旋转80°,作出旋转变换后的像。

解:如图。

(1)、以点O为旋转中心,分别把点A,B,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80°,

得点、、.

(2)连结,,。

就是所求作得 旋转变换后得像。

2、为了确保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掌握,设计几组巩固、反馈练习。

练习题组一:

(1)在例题的基础上,旋转角度改为180°。

(2) 教材中的课内练习P54 1、2。

这是一组基本型的练习题,及时根据学生练习的信息反馈作出诊断。

练习题组二:

(1) 再在例题的基础上,把旋转中心的位置改在图形内部。

(2) 把例题中的三角形改为四边形,旋转中心为某一顶点。

这组题是在上一组题的基础上的一个提高。通过本例和练习题组二总结出旋转变换的作图方法以及旋转变换的性质之二。(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度等于旋转角度。作图方法:可以先将图形上得某些点作旋转变换,然后根据旋转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以及点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性质,作出原图形的像))

练习题组三:

利用性质来解决一些问题。(补充练习)

补充这个练习,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探索与发现

利用教材P53“做一做”的第2小题和P55的“探究活动”,来对旋转变换、轴对称变换及平移变换在形状、大小和方向等方面做个比较和总结。教学时可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利用学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完成问题。这一环节的内容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完成。

(六)归纳小结

1、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提出设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与探索,同学们学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得到了哪些收获?”以谈话交流形式重点小结以下内容:

(1)旋转变换的概念及其内涵。

(2)旋转变换的性质

(3)旋转变换的三要素。

(4)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实践。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重新梳理一遍,加深印象,得以理解和巩固。

2、作业布置。

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为巩固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

七 教学评价分析

本节课的评价是以鼓励式评价为主,辅之以过程评价,采用师生交流中评价、学生活动中评价、解决问题中评价等方式灵活处理。

数学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部分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认识四边形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本课的内容是对四边形进行分类,通过分类让学生了解梯形的特征,并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四边形按两组对边是否平行可分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其它四边形。教材给出的三组图形是根据两组对边是否平行来进行分类的,教材主要是对A组和B组进行研究。教学分类方法后,教材还适时安排了一些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渗透集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2、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63名,有三分之一都是农民工子弟,这个班整体素质比较好,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对于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特征、性质,对于四年级小学生来讲,都比较抽象,也较难掌握。因此,在课堂上我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层次的感知,多角度的思考,把四边形进行分类,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四边形边的特征,会给四边形分类;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种类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我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本节课中,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并能按照四边形边的特点给四边形分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我认为重点是让学生在做中,学会按边的特征给四边形分类。难点是区别掌握各类四边形的特征。

本节课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发现每个四边形边的特征,进而根据边的特征为四边形分类。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几个学生大概能说出他们的分类依据,只是还不够完整。虽然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难点,但是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教学用具

教师课前准备:各种各样的四边形图片、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剪刀、课件等。

学生课前准备:自制各种各样的四边形图片、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剪刀、胶棒、直尺。

三、教法

本节课设计理念为:

1、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

3、新课程改革中,要让学生成为学生的真正主人,教师要起到引导、指导的作用。

基于以上理念,教学中,我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教改思路,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采取观察、分类、比较、操作等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2)组织学生开展有意识的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四、说学法

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实际操作,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的方法,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进而在交流中体验图形的特征,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总体思路,我设计了复习导课探索新知巩固应用课堂总结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展。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复习导课。

通过三角形的分类,引入各种四边形,大屏幕显示主题情境图。

师: 你能把这些四边形分一分类吗?这节课咱们根据四边形各自的特点给它们分分类。(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四边形分类)通过复习三角形的分类和学习四边形的定义,为本节课铺垫了基础。让学生在三角形分类的基础上,进而来研究四边形的分类。

(二)探究新知

(1)分一分。观察课前准备好的四边形。观察-比较是现代科学探索中常用方法。让学生观察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再进行比较。

(2)说一说。学生到前面黑板上演示分法,并说出每一组四边形的特点,再给每一组四边形起一个名字。

(3)议一议。为什么要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到平行四边形里面呢?

(4)用集合图来表示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并分类摆放,再说一说你他们小组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这样,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正确或错误的分类方法。师生共同概括分类的方法,同时利用集合图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但是学生在概括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时,语言还不够准确、简练。所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巩固应用。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我设计了火眼金晴(分类、小小魔术师(剪一剪)、谁是拼图高手(拼一拼)三个练习题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进行小小魔术师(剪一剪)中,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一块让学生说的太少,一味的让学生去剪,有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为何要这样剪?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组织教学的能力,能够很好的驾驭课堂。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把四边形分类的?

通过学生自主总结梳理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特别对学习方法的总结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是发展性教学目标在课时的体现。

六、说板书设计

四边形分类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用集合图展示几个图形的关系。

数学说课稿 篇9

果说正确把握教材的意图,领会新课标精神是肥沃的土壤,那么随时更新的教育理念,扎实的理论功底则是源源不断的清泉。只有源源不断的“清泉“灌溉着肥沃的“土壤”,才能使土地上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一、说教材与学生

《连加、连减》一课出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72页。

连加连减这一知识点经常用来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将它放在学习了1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的后面,一方面是对加减法含义的一个拓展,另一方面也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这一理念。这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才能完成计算任务。而且这个知识点的思维方法对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比较重要的。

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但是一年级儿童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短,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像连加连减这样需要较强注意力的知识点,对他们来说是学习上的难点,表现在由于看不见或忘记第一步计算结果而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

二、说教学理念

1、数学文化观。数学是一种文化,它不仅表现为一个结果,更加重要的是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一个见证。所以教学上应让学生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注重学生的经历与体验。

2、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必须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新的数学学习材料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技能目标: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口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游戏中学,使学生喜学乐学;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并初步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加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4、数学素养培养目标:1)应用意识;2)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及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2)掌握运算顺序。

2、难点: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学习连加。

课的一开始,我就利用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并通过自己的感知说出图意,培养了学生理解和说的能力。而且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旧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感受今天的加法算式和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连加。课题的引出后,并不是死板的讲述运算的顺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编写算式,并自己去计算,这时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教师借此让学生在同桌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采用自主探索,大胆尝试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建构连加的计算顺序,很自然的引出了预算顺序。

学生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后,利用动态的练习让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向抽象过度,当学生汇报时配合课件将计算过程突显出来,进一步巩固了新知,也为学习连减埋下伏笔。

2、延续情节,学习连减

爱于表现是每个儿童的天性,让孩子们有表现的机会使孩子们增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因此教学设计上让学生先发挥想象编写连减的算式,再通过自己编写的算式来编题目,充分理解连减的含义。出示板书连减,因为连减的算式动态的画面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我要求学生看着静态画面描述所发生的事,从整体上初步理解连减的含义。

3、观察对比,小结算法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运算顺序。但在学生的知识库中这还是两个独立的知识点,有部分同学可能对连加连减的关系有模糊的认识,这时我引导学生在连加和连减知识点间搭建桥梁,形成联系,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王国。

4、寓练于乐。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要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课堂40分钟是需要很大技巧的。不管是在新知设计环节,还是练习环节都要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与认知特征。因此在练习部分设计了一个悬念“只要猜出大脚印下的数学秘密,就能通向一个美丽的数学城堡。”学生的胃口一下子调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采用游戏形式来巩固学生刚学到的新知,重点突出运算顺序。

六、反思

1、在比较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时,我还可以在放手一些,让学生去观察,去表达,尽管学生有时表达得不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是孩子们思维的萌芽,老师的肯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家,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2、在练习看算式画圈中,虽然我演示了一个学生得本子,如果在这里再拿几本学生的本子上来演示,让学生自己来作一个评价,这样的话会更好。

3、在上完新课后,可以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连加连减得例子。

数学说课稿 篇10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②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推导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表面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展开的教具、投影仪,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一个。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1、说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看图回答。

(1)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哪些面的面积相等?

(3)填空:

上、下两个面的长是__,宽是__。

这个长方体左、右两个面的长是__,宽是__。

前、后两个面的长是__,宽是__。

3、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几个面?

4.老师现在做了一个“长6㎝,宽5㎝,高4㎝”的长方体架,要在它的六个面上贴上薄塑料片,你说应该准备多少平方厘米的塑料片呢?

二、实践探索

1.个别学习-------表面积的概念

(1)老师和同学们都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在上面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在6个面上。

(2)沿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剪开并展平。

(3)你知道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什么吗?

学生试着说一说。

2.小组合作学习-------计算塑料片的面积

(1)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求什么?

使学生明确: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2)学生分组研究计算的方法。

(3)找几名代表说一说所在小组的意见。

解法(一):(是分别算出上、下,前、后,左、右面的面积之和,然后算总和。)

6×5×2+6×4×2+5×4×2

=60+48+40

=148(平方厘米)

解法(二):(是先算出上、前、左这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再乘以2)

(6×5+6×4+5×4)×2

=74×2

=148(平方厘米)

(4)比较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课堂实践

做第26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列式算出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你发现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了吗?

结论:

=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五、课堂练习

做练习六的第1、2题,学生口答,学生讲评。

七、课后实践

做练习六的第3、4题在作业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