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吧

位置:首页 > 范文 > 日记

过年日记8篇【集合】

日记1.76W

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过年日记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过年日记8篇【集合】

过年日记 篇1

伴随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迎来我最喜爱的节日——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大街小巷上挂着火红的灯笼。热热闹闹,忙忙碌碌……最喜庆的.日子就是大年三十了,每家都和亲人坐在一起吃饭。我当然高兴,一打早爸爸就出门了,晚上大家一起共进晚餐。在桌上有各式各样的菜,琳琅满目。吃饭时爸爸在述说着365天的故事,我一边听一边遐想,妈妈听得津津有味,阿姨笑得合不拢嘴……大约吃完晚饭,我听到阳台外有隆隆的响声,我急忙跑过去看。原来是有人在放烟花啊。只见一颗颗白色的“彗星”像连珠炮一样射上天空,然后化为一道道亮丽的弧线,如同一朵朵盛开的花朵,有玫瑰,菊花,百合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又长大了一岁,我又将展望新的一年。

我静静的在窗外凝望,思绪化为一道光,知道夜空充满宁静,我才意识到今天就要结束,新年已经来到,我带着疲倦和依旧的兴奋来到床边,进入了梦乡。

过年日记 篇2

过年了!过年了!那即让人高兴,又让人期待的新年终于到了!

除夕的夜晚,无论大人还是孩子脸上都荡漾着温馨的笑容,除夕的晚宴是丰盛的,鸡鸭鱼肉、暴炒溜炸、还有像元宝一样白白胖胖的饺子。满屋子里洋溢着欢歌笑语。

过年了!过年了!过年让我的期待的就是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比电视节目还要诱惑我的是漫天飞舞的烟花。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一手拽着哥哥,一手拉着姐姐,以讯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了烟花飞舞的世界。砰砰、砰天空中顷刻间奏响了新年的乐曲,我和姐姐挥舞着小礼花和着这动听的`旋律在雪地上奔跑着,仿佛走进了梦寐以求的世外桃源。这一刻用语言也难以言表内心的幸福。

过年了!过年了!漫天飞舞的烟花写满了欢乐在天空中荡漾,久久……久久……

过年日记 篇3

今年过年我摇身一变成为商人了,因为这次过年令我最难忘的事情不是放鞭炮,不是看冯小刚导演的春节晚会,不是吃团圆饭,而是帮忙卖炮。

孙丽红姐姐的表叔拿来一个旧报亭和一大堆烟火,所以叫我去帮忙卖。我和张丽红姐姐、张琪云一起卖。为了让更多人来买烟花,张丽红姐姐自己写了几幅对联送给买烟花的顾客。一开始,就有一个住在丽红姐姐家附近的邻居来买烟花,一下子买了800多,啊!真是开门红呀!可毕竟是雨天,人比较少,但为了吸引路人的注意,我们开始大声地叫卖:“买烟花喽”“烟花便宜卖喽”“买烟花送对联喽”,可还是没人来买。下午,来了一个年轻男子从路边经过,顺便来看了我们的.烟花炮竹,我们脸上立刻浮现笑容,可最后这叔叔并没有买烟花。

今天我们虽然只做出了一笔生意,但通过今天做生意,让我明白了做生意是多么的辛苦,也让我明白了爸爸这么多年的操劳!

过年日记 篇4

今年的农历二十八号我们到奶奶家过年。奶奶家住在巢湖市含山县仙踪镇大季乡,那可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那里过年的习俗和我们蚌埠大不相同,下面就听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那儿的一个习俗是家家户户都要自己写对联,很多人都会写一手好毛笔字。当天晚上,我爸爸就写对联,对联要有横批、竖批,每扇门上都要贴一幅对联。到了大年三十的早上,将对联贴在门上。奶奶家正门上的'对联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大年三十的晚上,当人们不再外出的时候,关好门,将两条封门条交叉贴到门闩上,封门条上分别写着:20xx年关门大吉。20xx年开门大发。初一早上,家中一个人要早早起床,刷好牙、洗好脸、梳好头发,然后将大门打开,放鞭炮,迎新年。

还有吃年饭在蚌埠要是中午全家到齐就中午吃,晚上全家到齐就晚上吃。可这边不是这样的,下午两三点钟吃年夜饭。吃饭前要到村头小庙去送香,还要在家里点两根蜡烛、烧三根香。饭菜可丰盛了,有鸡、鸭、鱼、肉。就是鱼不能吃,因为年年有余吗!

我奶奶家过年的习俗还有许多许多,我下次再介绍给你们听吧!

过年日记 篇5

大年三十,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到处洋溢着热闹的气氛。晚上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坐在一起吃年饭,桌上有我爱吃的'鱼丸子,姐姐爱吃的糖醋排骨,还有哥哥爱吃的红烧鱼。吃完年饭后,我和哥哥、姐姐开始放鞭炮和烟花了。这时,我拿来了一支烟花,小心翼翼的点燃,只见烟花一会儿喷红,一会儿喷绿,一会儿喷紫,真是好玩。

姐姐拿来了鞭炮,那“啪啪啪”“呼呼呼”的声音犹如雷鸣一般,吓得我们到处乱逃,哥哥的烟花和鞭炮,更是神奇,一会儿飞到天空上,一会儿飞到屋顶上,把黑夜打扮的如同白昼,看得我们眼花缭乱,正当我们玩得起劲的时候,“当当当,当当当”,零点的钟响了,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大家共同祝愿新年快乐,合家幸福!

过年日记 篇6

大年三十下午,我家和两位姨妈三家人都到奶奶家过年。我和上五年级的姐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每人出一个节目,举行一个家庭春节联欢晚会,让今年的春节过得更有意义,我和姐姐就成了晚会的主持人。为了将晚会办出高水平,我俩背台词、安排节目、准备现场,忙了一个下午,大人们也在我的指挥下练习各自的节目。吃了团年饭,我和姐姐主持的家庭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我和姐姐像电视里一样,走上“舞台”,向观众们问好,“快乐的20xx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在这吉祥而又快乐的日子里,祝爷爷奶奶健康长寿,祝……合家欢乐,万事如意”,我俩流利的台词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当主持人的辛苦与高兴。在一片欢笑之中,爷爷第一个表演《刘海砍樵》,他身着太极服,手拿折叠扇,略带方言的花鼓戏,让我们开怀大笑。接下来有:我和姐姐合的英语歌《雪戎花》、爷爷的《跑马路路的山上》、奶奶的京剧《沙家浜》……,特别是只有两岁的小弟弟演唱的儿歌《小燕子》,让全家竖起了大拇指,一致评为一等奖,我还给他颁发了“奖状”呢!我通过组织这次活动,即为全家人增添了欢乐,又学到了许多知识。

过年日记 篇7

过年前几天最忙的莫过于理发店了。老王没耐心凑这份热闹,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趁店里不怎么忙就想把理发的事给解决掉。他跑到小区外那个拐角的理发店,只见铁将军把门,门上的纸条写着,店主回家过年了。兴许是担心回程票难买,也没说几时回来。落款日期是一周前,那时老王正与家人在外地旅游,所以不知情。

“怎么这么早就回家过年呢?”老王悻悻地摸摸一头长发自言自语。

理发店的店主叫小徐。店不大,除了一把理发的椅子,墙边还有两张供人等候的长凳。没有像样的招牌,就玻璃门上“理发”两个红字。小徐来自四川农村,瘦高个,长脸小眼睛,头发乌亮。别看才二十来岁,来这里开店已三年多了。有人劝他花点钱将店面重新装修一番,再取个新潮点的店名,这样就能赚大钱。他摇摇头说:“这哪行?自己就这点手艺,不能糊弄人。”对他的手艺,有说一般的,也有说不比对面那家形象设计室差,但服务水平却是众口一词地说好。别的不说,凡上了点年纪的'客人理完发,他都会帮着捶背揉肩,让客人浑身轻松地离开。所以尽管地段冷僻,依然顾客盈门,特别受老人青睐。

老王之所以感到意外,是因为小徐来这里开店的三年多里,每到临近过年,总是因为车票难买留在店里。那些天,他总忙得连坐一下的时间都没有。最让老王难忘的是,他老伴前年年底不慎跌断了腿,绑着石膏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快要过年了,老伴的头发长了不说,那染过的黑发又长出了寸把长的白发,这不白不黑的实在不雅,过年难免人来客往,她这般模样怎么见人?

所以老伴每次对着镜子梳理,总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于是老王想请小徐过年前上门给老伴理个发。这天他推开店门,见店里挤满了等候的客人,便又悄然退出。当他失望地往回走时,小徐从门里探出脑袋喊住他,问清缘由后竟一口答应说:“没事,明天我早点起来上你家,赶在开门前帮你老伴理发。”老王听了,顿时喜出望外。第二天一早,小徐小心翼翼地将他老伴扶上椅子,洗头、剪发、吹干、染发,不多会儿,他老伴完全变了个人,乐得眉开眼笑。老王想多付点钱,可小徐死活不收。

过年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近了,正当老王为理发想另找“出路”时,这天早上听说小徐昨晚回来了,他连忙跑去解决“头等问题”。

排队的人很多,终于轮到老王理发了。他坐上椅子就问小徐:“怎么不在老家过年?”“过啦。”“离过年还有几天哩,怎么说过了呢?”“在老家过阳历年,这里也是我的家,赶回来过农历年。”小徐接着又说:“两地都是家,阳历年农历年都是年,两头不误!”话刚落音,老王忘了正在理发,竟摇头晃脑地大笑起来。小徐惊得赶紧停手说:“别动,别动!”跟着也笑了。

过年日记 篇8

一进腊月,小村里的人们再也坐不住了,猫了一个冬天,攒了满身的力气和好心情。[]他们对过年有了一种最为细密的筹划,过年,是小村最为隆重的节日,每一件事情都不能马虎。小年一过,买年货的人们十家八家约好,共同开着一辆四轮车,集体进城办置。男人们早早起来生火烤车,女们梳洗一新,拿出去年进城办置年货时买的衣服,那衣服好像没怎么穿,现在拿出来,像新的一样。女人精心打扮还没有完,外面的车也启动了。男人们骂女人们磨蹭,骂女人等得黄瓜菜都凉了,骂女人们厕所照镜子——臭美......女人们也不生气,忙手忙脚,匆匆出门上车。太阳还没有起床,买年货的人们已经上路了。现在有了“赶集”之说,几十年前,赶集的脚步还没有走进小村,小村人还不知道啥叫赶集,买年货需要到几十里外的县城。

从穿着,气质,说话??城里人远远就知道,农村人来买年货了。看着那些粗声大气讨价还价的农村人,他们多会敬而远之,对于那些城里人来说,这是他们不愿驻足的一道风景。忙活了大半天,四轮车上装得满满的,那上面大多不会有鱼肉,小村人不缺少这些。冻梨,炕席、散白酒、鞭炮、锅碗瓢盆??小村的除夕夜,冻梨是万不能缺少的,就像除夕夜不能缺少鞭炮一样。女人们也会大红大绿买上几件廉价的衣服,换孩子们一脸的笑容。女人们叽叽喳喳,像是春天刚飞回的燕子,不过她们的嬉笑有些压抑,远没有田野上笑闹得那么放松,她们害怕城里人的那不屑的眼神。最后,她们要用抠鸡屁股攒的“私房钱”,给自己买几盒手油,一瓶雪花膏,一盒胭脂。她们总是找不大不小的理由,说是给家里那个爱臭美的闺女买的。三个女人一台戏,大半天了,花光了兜里的钱,她们意犹未尽,留有许多遗憾,说着该买这个,该买那个。男人们倒不在乎这些,他们很简单,那就是不能这样空着肚子回去,不到饭馆子喝几盅,那不白进一回城。女们要仔细一些,说什么也不肯同男人们一同进饭馆子,正好她们在外面守车看年货,男人们无所顾忌,大大咧咧走进一家小酒馆,点几个小菜,自然要点平时在家不常吃的菜,于是乌黑的菜单在他们手上传了几圈,最后他们点了吉菜粉,地三鲜??菜自然不能多点,酒是不能省的`,这一天,他们盼了一年了,不痛痛快快醉一回,这一年的辛苦就白付出了。

外面的女人们不停地朝小酒馆张望,她们坐在四轮车上翻看自己精心购置的年货,心里有了浓浓的春意,花香灌满了心田。有时天太冷了,她们就会下车,在地上跺跺脚,哈哈气。白气飘起来,冷风让女人们的脸更红了,好像是她们也刚刚灌过酒,鲜艳的头巾上有了白白的霜。等急了,女人们也会骂。

“这些酒鬼,见到酒比见到他亲妈都亲,不灌几杯猫尿,回家觉都睡不着。”

“可不是,喝点猫尿就不省事,晚上折腾得让你睡不着觉。”

女人们相互挤眉弄眼,放开嗓子大笑几声,可是那笑声刚跑了一半,就停住了,几个过路的城里人看看她们,她们吐了吐舌头,把目光投向了男人们进去的那家小酒馆。

在女人们骂了无数遍之后,男人们才晃晃荡荡走出酒馆,满嘴的酒气让寒冷躲得远远的,羊皮大衣翻卷着,狗皮帽子戴歪了,一副棉手套吊在脖子上随风摆动。他们说着酒的千般好,骂着菜的万般差,有的还从酒馆里顺手牵羊拿一盒牙签,算是对上当受骗的一种补偿。然后他把牙签分发给其他的男人们,他们边剔牙,边打着饱嗝,心满意足地往四轮车这边走。

标签:过年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