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吧

曹植的诗词《明月上高楼》阅读

《明月上高楼》

曹植的诗词《明月上高楼》阅读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自云宕子妻。

夫行逾十载,贱妾常独栖。

念君过于渴,思君剧于饥。

君作高山柏,妾为浊水泥。

北风行萧萧,烈烈入吾耳。

心中念故人,泪堕不能止。

浮沈各异路,会合当何谐。

愿作东北风,吹我入君怀。

君怀常不开,贱妾当何依。

恩情中道绝,流止任东西。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赏析

曹植的诗歌,一般皆以建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曹植正值年少气盛之际,以洋溢的才华令人侧目外,更因此受尽了父亲疼爱。曹操对这个「每见进难问,应声而对」的儿子,是「特见宠爱」的。于是这个时期的曹植,过的是富贵无忧的公子哥儿的生活,诗歌里也就充满着少年人的雄心壮志及趾高气扬的意味,<白马篇>可作代表。而本来凭着出色的天赋与才华,曹植极有可能继承其父的霸业,只可惜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终于渐渐使曹操对他丧失信心。相反的,曹植的同父异母的兄长曹丕却自重自持,虽然才华光芒皆稍逊其弟,但曹操考量「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三国志>)。

曹操的逝世,是一代风云的终结,同时也是曹植生命中的转折点。曹丕继位以后,对这个一度曾是王位准继承者的弟弟十分防备。他不只把曹植分封至京城以外,使他远离政治权力中心,甚至还设了「监国使者」,以防其弟图谋不轨,威胁本身的地位。人们耳熟能详的<七步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说的正是曹植在曹丕的胁迫下,所作的一首哀泣骨肉相残的诗歌。这首诗歌真正的渊源不可考究,流传的版本亦有不同,出于曹植之手的可能性也很低,可是从这首诗里,还是得以见出曹丕兄弟间相互争斗猜忌确属事实。

扩展阅读:曹植的文艺成就

曹植是建安文学的主要作家之一。他前期的一些作品从汉乐府民歌中汲取营养,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表达出作者的理想抱负。诗的基调开朗豪迈,辞情慷慨,俊逸刚健,如《送应氏》、《白马篇》等。后期的作品多反映自己受压抑的苦闷心情,有些诗掺杂着较浓厚的悲观、厌世乃至绝望的思想,笔调灰暗阴沉。曹植也善辞赋和散文,其《洛神赋》文情兼美,且富于神话色彩,是建安时期抒情赋的代表作。其散文《求自试表》,结构严谨,文笔流畅,亦为传世名篇。曹植的著作,宋代辑有《曹子建文集》,近人黄节撰有《曹子建诗注》。

曹植的创作以220年(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后期的诗歌则主要表达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应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曹植的诗又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曹植的作品收录在《曹子建集》中。《曹子建集》共10卷,收录了曹植的诗文辞赋。其中收录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一半以上为乐府诗体。其代表作有《七哀诗》、《白马篇》、《赠白马王彪》、《门有万里客》等。其中《洛神赋》写洛川女神的仙姿美态,是文苑奇葩。

扩展阅读:历史评价

陈寿:陈思文才富艳,足以自通后叶,然不能克让远防,终致携隙。

刘勰: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

钟嵘: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嗟乎!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俾尔怀铅吮墨者,抱篇章而景慕,映余晖以自烛。故孔氏之门如用诗,则公干升堂,思王入室,景阳潘陆,自可坐于廊庑之间矣。

颜延之:至于五言流靡,则刘祯、张华;四言侧密,则张衡、王粲。若夫陈思王,可谓兼之矣。

沈约:若夫平子艳发,文以情变,绝唱高踪,久无嗣响。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二祖陈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相如巧为形似之言,班固长于情理之说,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

魏收:曹植信魏世之英,陆机则晋朝之秀,虽同时并列,分途争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