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吧

位置:首页 > 散文集 > 写景散文集

寻访总统府

南京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江苏省省会所在地,我国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历史上曾有十个朝代在此建都,有十朝故都之誉。

到达南京的第二天,早上灿烂的阳光洒落在这座绿荫簇拥的古城。踏着历史的遗迹,徜徉在充满古韵古风的南京城,经过中山路,我们来到南京长江路292号的总统府。庄严静谧的总统府给人一种厚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也许是南京这个饱经沧桑的城市,曾一次次定都,又一次次地沧陷,饱受蹂躏的历史使然。

进入总统府,宛如进入了百年中国的时光隧道,使人感觉到与历史风云的距离拉近了一截。这座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建筑,如今正成为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作为历史的遗址,总统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初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推翻元朝以后,1368年建都南京,在此建造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汉王府。到了清代、清王朝把汉王府改造成两江总督署。康熙时,汉王府东侧部分改为江宁织造署,掌管江宁织造业。《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任江宁织造之职。康熙皇帝六次巡视江南,五次均住江宁织造署。乾隆时,江宁织造署扩建为行宫,以西花园为基础建成一个富丽雄伟的宫殿。1853年太平军攻破南京,洪秀全入城改南京为天京,并定都于此,两江总督署也被扩建为天王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天王府成了孙中山临时掌权的总统府。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背叛孙中山,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天王府又成了国民政府的所在地。抗战期间,蒋介石迁都重庆,天王府沦为日伪机关。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还都南京,复为国民政府和总统府。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占领总统府,蒋家王朝覆灭,“总统府”回到人民手中,从此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以民国时期的总统府为基础,建成国民政府和总统府旧址、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旧址、近代史通史馆、临时展览馆、煦园、旅游接待服务区、科研行政办公区七大功能区,占地面积12.27公顷,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共分三个参观区域:中区以原国民政府和总统府旧址为主线,东区以清代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天朝宫殿和原国民政府行政院、东花园为主线,西区以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煦园等为主线。遗址博物馆汇集了清末、太平天国、民国时期三个不同风格的建筑,设计独具匠心,建筑搭配和谐,水乳交融,艺术韵味浓郁,象一座秀丽迷人的大观园。

走近总统府,眼前出现的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西方古典门廊式门楼,这就是总统府的门楼,原为清两江总督署大门。太平天国时建天王宫殿“真神荣光门”,又称“皇天门”或“凤门”。1864年清兵攻陷天京后将此门拆毁,重建两江总督署大门。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于1929年新建总统府的门楼。门楼仿古罗马风格,有8根圆柱。门楼帽上有书法家、原监察院副院长周钟岳题写的“总统府”3字,稳健有力。门楼上方竖有一支高大的旗杆,直插云霄。观之门楼,气势雄浑、凝重典雅,仿佛思绪回到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人民解放军把五星红旗插上总统府门楼振臂欢呼跳跃的动人场面。

进入总统府大门,门楼对面的照壁前,竖有一块由郭沫苦题写的纪念太平天国起义100周年的汉白玉纪念碑。大门东西两侧原当年士兵居住的厢房,现辟为经营旅游品的店铺。正对着大门有一条宽阔的南北通道,总统府的主建筑是沿着这条通道(中轴线)建成的,依次是总统府大堂、中堂、会客厅、政务局办公楼、子超楼。

总统府大堂,原为太平天国金龙殿。相传洪秀全病逝即葬于此。清兵攻占天京后,天堂主体被毁,又重建两江总督署大堂。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就在大堂后暖阁举行。1927年国民党定都南京后,作为国民党政府大堂。大堂正中悬挂有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红底黑字匾额。

走过大堂,是总统府中堂(二堂)。总统府中堂是清代晚期建筑,原为太平天国的门宫建筑,两江总督署时期为二堂。民国年间,为外国使节向中国政府首脑递交国书、举行各种仪式以及会谈前礼节性晤面的活动场所。民国时期曾多次改建,内部保持了中式风格,拱形门,厅内有18根粗大的红漆圆立柱,东西各有小门通往礼堂和国民政府参军处。

沿着中轴线继续向前走,就到总统府会客厅,也叫主席(总统)接见外宾摄影处。门口有五级台阶,台阶两侧是“八”字形水泥档,故也叫“八字厅”,是国民党政府主席林森和总统蒋介石与宾客合影的地方。通道两侧各有一间会客厅。东侧会客厅曾经是中共代表团代表周恩来、董必武等与蒋介石会谈的地方。西侧是外宾接待室,在这里曾签订过《中美通商友好条约》、《中英关务协定》和《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蒋介石还在这里会见过美国的马歇尔、司徒雷登等人。

穿过麒麟门,总统收发室、总统府文物史料陈列馆(政务大楼),便到了国民政府、总统府办公楼。国民政府办公楼兴建于1934年,进口建材兴建,1935年底完工,1936年初启用,耗资10万多银元。当时林森任国民政府主席,因而设计楼主体五层,中部六层,形状象个“森”字。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手在楼前栽种两棵雪松,形状象个“林”字。一幢楼、两棵树,就隐含了“林森”两字,实在是一种十分绝妙的设计!林森,字“子超”,故此座楼也称“子超楼”。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后,此楼被日军十六师团部占用。1938年3月成为维新政府行政院办公楼。汪伪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为伪立法院、监察院等机构的办事处。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由重庆迁回南京,此楼作为国民政府和总统府的办公楼,直至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楼内设蒋介石“主席”办公室(后蒋介石当选为“总统”,又改为“总统”办公室)、李宗仁“副总统”办公室、文书局办公室、国务会议厅等。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占领总统府,陈毅同志坐在蒋介石的办公皮椅上向在北京的毛主席报告胜利的消息,毛主席欣然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诗篇。

从国民政府、总统府办公楼出来,走过一条长方形天桥,进入当年太平天国洪秀全、辛亥革命孙中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煦园。煦园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己有150多年历史。全园面积20亩,园内花木扶疏,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湖山叠石点缀其间,小巧玲珑,秀丽雅致,是一座富有江南特色、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

园中有一个人工开凿的水池,叫太平湖,取平静、平安、平和、太平之意。湖面酷似长形花瓶,池水清澈,波光潋滟,中部水面开阔,周长1866米,四周用明代城砖驳岸,古朴典雅。“瓶口”有漪澜阁屹立水中。漪澜阁建于清朝同治九年。曾为太平天国天朝宫殿机密房,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在此办公会客,又称“中山堂”。20世纪30—40年代,先后为国民政府高参室、参谋本部和总统府军务局的办公处。漪澜阁四面环水,石栏环绕,八只憨态可掬的小石狮盘生栏上,有两座小巧玲珑的拱形小石桥与岸相通。阁顶飞檐挂角,屋脊正中有一胡芦瓶,传为盛水容器,为镇火之宝物。水池南端,有一座长14.5米的仿木船式石舫,为清朝乾隆十一年(1746)两江总督尹继善所建,石舫上的“不系舟”匾额,为乾隆皇帝所题。乾隆皇帝南巡时曾多次驾临,并于1757年二下江南赐题“不系舟”匾额,意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意。这个形似横卧花瓶的水池,暗喻天下老百姓。隆皇帝题写的“不系舟”3字,是希望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安康,大清江山犹如不系舟,任凭风吹浪打永不动摇。天王洪秀全召集军事会议、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陆军部长黄兴休息会客也常登临“不系舟”。石舫分前后两舱,卷棚屋顶,造型精巧,形象逼真,古朴雅致。有石制跳板可以登舟。石舫的尾部有舵,船身用青石做成,船头铺以青砖,船舱顶部是黄色玻璃瓦,四层叠落,敦实厚重,两侧嵌有青砖雕栏板,上面木质精雕,图案粗犷优美,富有传统民族特色。石舫门上端是形象逼真的两只木雕狮子,为大平天国时期的作品,狮子额上“天王”两字合写,从一个侧西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农民领袖洪秀全的敬仰。石舫,由于历朝战乱频仍,屡毁屡建,惟有湘军攻破南京,天王府被梵,石舫仅存。石舫为总统府中最古老的建筑,也是煦园中惟一具有北方清代官衙风格的建筑。

池东的“喜上眉梢榭”三面临水,四周开窗,是清晨观赏晨曦和早晨读书的好地方。榭顶翘起的戗脊上有一根木雕,像一枝卷曲绽放的梅花,梅枝上有两只喜鹊,民间叫做“喜鹊登枝,喜上眉梢”,由此得名喜上眉(梅)梢榭。停在梅花上的两只神态欢悦的喜鹊,看到自己水中美丽的倒影竟然忘了飞翔,故之喜上眉梢榭也叫“忘飞亭” 。

如果说喜上眉梢榭是清晨观曦读书的好地方,那么夕隹楼即是日落观景的好去处。夕佳楼建于清朝同治九年,因落日余辉洒满小楼,景致绝佳,而得此名。夕佳楼二层歇山式建筑,楼顶屋脊高高耸起,楼外三面临水,有走廊环绕,灵秀雅致。楼中没有楼梯,上楼须通过楼外一座天桥。夕阳西下,登楼而望,亭、台、阁、榭光彩四溢,妙趣横生。

与夕佳楼亭楼相依的是乾隆御牌亭,位于“忘飞亭”对面。两江总智萨载因政绩突出,乾隆皇帝特赐诗嘉奖(左碑),但因其下属江西巡抚郝硕犯受贿罪,萨载没有及时制止,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初被朝廷革职。乾隆五十二年(1787)书鳞继任两江总督,上任伊始,乾隆即赐御诗勉诫。书鳞吸取萨载失察受罪的教训,严查亏空,抗争权贵和坤。为此,乾隆“特诏嘉之”(右碑)。

桐音馆是煦园的中心建筑,其建筑用料为桐木,建于清朝同治九年,因雨水落在梧桐叶上啪啪作响而得名。桐音馆取上下同心、异口同声之意,是当年洪秀全与部下商议国事的地方,曾国藩生前最爱在此下围棋,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常在这里会客。20世纪30—40年代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二厅、总统府军务局局长办公室。桐音馆西是方胜亭,建于清同治年间,为煦园中的古亭,方胜结构,上部为双顶,远看双亭并列,近看却是混然一体,侧看却是单亭屹立,亭下有山石相衬,造形别致,形影相依,俗称鸳鸯亭。鸳鸯亭的旁边有一巨大的太湖石,象一个垒体的“寿”字,此称寿字石。据传,每走过这里一次,可添一次寿数,久之就能长命百岁。在桐音馆北面的一组假山群中,有一块石碑,刻有道光皇帝御笔“印心石屋”4个大字。相传当年的两江总督秦树少时家贫,却整天坐在溪流中的大石块上专心研读,后来终于成功成名。道光皇帝有感他潜心钻研精神,赐“印心石屋”4字,以勉励后人奋发读书。煦园东廊上还有一块清代著名学者俞樾所书的《枫桥夜泊》诗碑,据说是从苏州寒山寺中移过来的。细读诗碑,俞樾严谨的治学态度令人赞叹。

太湖西边的院子是孙中山临时大总统的办公室。孙中山临时大总统的办公室原是两江总督张人骏建造的花厅,又称“西花厅”,为坐北朝南西式平房,共有7个房间,中堂是穿堂,西边3间是大总统会议室,重要会议都在这里举行。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这里宣誓就任大总统,故也称誓厅。东边一间为小会议室和客厅,第二间为大总统办公室,第三间为休息室。休息室隔成前后两间,内壁上挂着孙中山手书“奋斗”横匾,室内摆有大办公桌、书架、电话、呼役铃和文房四宝等用品。小会议室墙上挂有孙中山先生就职誓词和辛亥革命纪念照片,表现了孙中山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精神。孙中山先生从1912年1月1日就职到4月3日离任一直在这里办公,在这里度过了举步维艰的91天。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北面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生平事迹展览馆”,通过大量的资料和文物反映孙中山革命的一生,游人为之感动。


出了展览馆,越过漪澜阁,沿太湖东岸继续向北走,有一个幽静的小院,是孙中山当年起居生活的地方。院内有一幢三开门中式木结构两层小楼,楼下3间是卫士室(后改为眷房)、会议室,楼上是孙中山的卧室兼书房。

参观总统府,耐人寻味,引人遐思。

总统府是中国近代史的博物馆,蒋政在《从洪秀全到蒋介石:细数南京总统府的兴衰荣辱》一文中写道:“没有任何一座城市、也没有任何一个建筑群像南京长江路292号总统府这样,毫无遗漏地见证了风云激荡的中国近代历史,完整地保存着如此众多的中国近代史的文物古迹,成为中国近代百年史上最有力的物证。总统府,这座充满东方园林优雅之美的院落,目睹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的屈辱,感受过太平天国‘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的悲壮,也见证了解放战争时期的钟山风雨和国民政府的兴衰荣辱。”

总统府是中国近代史的教科书,阅读总统府,胜读十年书。

(2006年10月31日)

  

寻访总统府
南京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江苏省省会所在地,我国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历史上曾有十个朝代在此建都,有十朝故都之誉。

到达南京的第二天,早上灿烂的阳光洒落在这座绿荫簇拥的古城。踏着历史的遗迹,徜徉在充满古韵古风的南京城,经过中山路,我们来到南京长江路292号的总统府。庄严静谧的总统府给人一种厚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也许是南京这个饱经沧桑的城市,曾一次次定都,又一次次地沧陷,饱受蹂躏的历史使然。

进入总统府,宛如进入了百年中国的时光隧道,使人感觉到与历史风云的距离拉近了一截。这座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建筑,如今正成为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作为历史的遗址,总统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初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推翻元朝以后,1368年建都南京,在此建造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汉王府。到了清代、清王朝把汉王府改造成两江总督署。康熙时,汉王府东侧部分改为江宁织造署,掌管江宁织造业。《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任江宁织造之职。康熙皇帝六次巡视江南,五次均住江宁织造署。乾隆时,江宁织造署扩建为行宫,以西花园为基础建成一个富丽雄伟的宫殿。1853年太平军攻破南京,洪秀全入城改南京为天京,并定都于此,两江总督署也被扩建为天王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天王府成了孙中山临时掌权的总统府。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背叛孙中山,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天王府又成了国民政府的所在地。抗战期间,蒋介石迁都重庆,天王府沦为日伪机关。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还都南京,复为国民政府和总统府。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占领总统府,蒋家王朝覆灭,“总统府”回到人民手中,从此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以民国时期的总统府为基础,建成国民政府和总统府旧址、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旧址、近代史通史馆、临时展览馆、煦园、旅游接待服务区、科研行政办公区七大功能区,占地面积12.27公顷,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共分三个参观区域:中区以原国民政府和总统府旧址为主线,东区以清代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天朝宫殿和原国民政府行政院、东花园为主线,西区以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煦园等为主线。遗址博物馆汇集了清末、太平天国、民国时期三个不同风格的建筑,设计独具匠心,建筑搭配和谐,水乳交融,艺术韵味浓郁,象一座秀丽迷人的大观园。

走近总统府,眼前出现的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西方古典门廊式门楼,这就是总统府的门楼,原为清两江总督署大门。太平天国时建天王宫殿“真神荣光门”,又称“皇天门”或“凤门”。1864年清兵攻陷天京后将此门拆毁,重建两江总督署大门。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于1929年新建总统府的门楼。门楼仿古罗马风格,有8根圆柱。门楼帽上有书法家、原监察院副院长周钟岳题写的“总统府”3字,稳健有力。门楼上方竖有一支高大的旗杆,直插云霄。观之门楼,气势雄浑、凝重典雅,仿佛思绪回到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人民解放军把五星红旗插上总统府门楼振臂欢呼跳跃的动人场面。

进入总统府大门,门楼对面的照壁前,竖有一块由郭沫苦题写的纪念太平天国起义100周年的汉白玉纪念碑。大门东西两侧原当年士兵居住的厢房,现辟为经营旅游品的店铺。正对着大门有一条宽阔的南北通道,总统府的主建筑是沿着这条通道(中轴线)建成的,依次是总统府大堂、中堂、会客厅、政务局办公楼、子超楼。

总统府大堂,原为太平天国金龙殿。相传洪秀全病逝即葬于此。清兵攻占天京后,天堂主体被毁,又重建两江总督署大堂。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就在大堂后暖阁举行。1927年国民党定都南京后,作为国民党政府大堂。大堂正中悬挂有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红底黑字匾额。

标签:寻访 总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