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吧

位置:首页 > 散文集 > 情感散文集

苏轼·赤壁·西山

苏轼·赤壁·西山

长江北岸的古城黄州有一处绿树红墙、重楼叠阁分布在赤色的赤鼻山上的建筑群,这便是著名的黄州赤壁(又叫东坡赤壁),它南缓北陡,靠江边的岩石突出下垂,西端断没于一汪碧水之中,颜色赭赤,屹立如壁而得名赤壁。又因文学巨匠苏东坡而闻名于世,成为有名的游览胜地。
赤壁背山面江,风景优美,在苏轼被贬谪黄州期间,虽处逆境,却志存高远;虽遭挫折,却依然大度豁达。常与友人泛舟壁下,借明月、清风、激流、碧波,以抒怀壮志。一次他和几个友人驾着小船,游览赤壁归来之后,便写了那篇有名的《前赤壁赋》。过了三个月,他和两个友人再游赤壁,有了《后赤壁赋》。这两篇赋文非常优美,有“两赋蹁跹,宏文伟丽古今传”、“赋到此翁无古人”的赞誉。
走进赤壁公园大门,远远便可以看见屹立江畔的苏轼全身立像雕朔,只见他头戴东坡巾,脚登人头靴,背手执卷,衣衫飘拂,双目注视着远方,生动地再现了诗人当年面对大江吟诗作赋的神态。再往上走,就是二赋堂、坡仙亭、留仙阁、碑阁等。存放着苏轼前后《赤壁赋》的木刻和石刻,坡仙亭内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草书手迹石刻。遥想当年,断崖千尺,水光接天,赤壁之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秋夜,“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冬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云涌”,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读《黄州快哉亭记》,想起《超然台记》,苏轼、苏辙的分工合作天衣无缝,不得不惊叹《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的黄州城赤鼻矶头。在其上游有“赤壁矶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断崖壁立,江水深碧”的一派浩瀚,呈现出深、静、缓、宽的特征,苏东坡就是在这里“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上”,心潮澎湃,文思如涌,写出传诵千古的前、后《赤壁赋》的;在赤壁矶头下游,冲出矶头的江水,尤如突破狭窄瓶颈,奔腾而下,咆哮湍急,且江岸由西北向东南急转,豁然开阔,更利于江水渲泻,苏辙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合,昼则舟楫出没于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的描绘,在“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气势中苏轼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
除此之外,苏轼还为黄州人留下了“东坡肉”,午餐的时候,我们品尝了正宗的黄州赤壁味极鲜美的“东坡肉”,由于它的烧法独特,有“慢著火,少著水”的烹饪要领,故而酥而不烂,油而不腻,味美异常,因其味美香醇,脍灸人口,自古倍受人们喜爱,自然成为鄂东地区筵席饮宴中的一道名菜。
今天的黄州,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加大黄州的宣传力度,集各媒体、摄影艺术家、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在苏东坡诞辰九百七十周年前夕的11月19日这天,举办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走近东坡赤壁”摄影艺术及文学创作研讨会》活动,百余景仰者相约而来,聆听王先生抑扬顿挫、激情澎湃的讲座,共同纪念这位超凡脱俗的旷世才子,领略一代文豪的独特魅力,传承黄州千百年来的人文精神。活动是成功的,黄冈市友元冲印有限公司、黄冈文联、黄冈市人民广播电台、黄冈日报、鄂东晚报、黄冈市旅游局等积极组织与参与,各种媒体对活动的宣传也热火朝天,形成了一种走进黄州的热潮,为黄州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一江之隔的鄂州西山呢?
与黄州赤壁隔江相望的西山,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以吴王故都为特色历史文化景观,以孙权、苏轼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古灵泉寺为标志的佛教文化景观和以西山园林为主体的自然景观在这里巧妙融和,交相辉映,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游览并留下了不少诗赋名篇。在西山,随处都可以寻到他们以及苏轼的遗迹,西山南麓的九曲岭上有“九曲亭”,取“羊肠九曲”之义,亦即“怀坡亭”。而这半山腰的孤亭,也曾有过多少寂寞与忧伤。“西山一上十五里,风架两腋飞催嵬。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中原北望在何许,但见落日低黄埃”,可见苏东坡当时也是寂寞忧伤的,也许正是这样的心情与境遇,才让苏轼在谪居黄州时,时常过江兴攀西山,觅得故址,扩地重修被荒废的九曲亭,如今亭内黄屏红柱,屏壁正反两面,分别书有苏轼的《西山诗》诗和苏辙的《九曲亭记》。
这西山,一边是诗人的失意惆怅,一边是一代国君的满怀豪情;一边在不断宣泄着怀才不遇的落寞,一边在抒写着逐鹿中原的雄壮篇章。
不仅如此,西山的菩萨泉和东坡饼与苏东坡也不无关联,菩萨泉水清冽甘醇,澄澈见底,据说苏东坡谪居黄州时,一朋友汲此泉水与其共饮,高兴地称此泉可比惠山泉,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才使被贬的苏东坡成了菩萨泉的常客了,终日寄情于山水之间,尽情挥洒笔墨,以至有了《菩萨泉铭并序》,并留下了“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何入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的诗句,聊补自己的贫穷之状。
苏轼不仅是一位大文豪,也是一位美食家,如今还有不少以“东坡”命名的名馔,黄州有“东坡肉”,西山就有“东坡饼”,有松酥爽脆,常啖不厌的特点,据说西山灵泉寺长老敬慕苏东坡人品学识,以斋食素点千层饼相待,东坡食之后,称颂备至:“尔后东坡再来,能以此饼相待,足矣”,东坡饼也由此得名。
虽说苏轼在鄂州西山也留下了不少诗词,也留下了不少赞美西山的遗迹,可是我总觉得鄂州并没有高度重视人文西山的开发和推广,更没有像黄州那样,利用苏东坡的优势加以宣传,传承人文精神。今天的鄂州只有一日报的主要纸媒,文联期刊《江南风》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及黄州的《江山文艺》,作为西山脚下的我们又该作如何感慨呢?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2006。11。23

长江北岸的古城黄州有一处绿树红墙、重楼叠阁分布在赤色的赤鼻山上的建筑群,这便是著名的黄州赤壁(又叫东坡赤壁),它南缓北陡,靠江边的岩石突出下垂,西端断没于一汪碧水之中,颜色赭赤,屹立如壁而得名赤壁。又因文学巨匠苏东坡而闻名于世,成为有名的游览胜地。
赤壁背山面江,风景优美,在苏轼被贬谪黄州期间,虽处逆境,却志存高远;虽遭挫折,却依然大度豁达。常与友人泛舟壁下,借明月、清风、激流、碧波,以抒怀壮志。一次他和几个友人驾着小船,游览赤壁归来之后,便写了那篇有名的《前赤壁赋》。过了三个月,他和两个友人再游赤壁,有了《后赤壁赋》。这两篇赋文非常优美,有“两赋蹁跹,宏文伟丽古今传”、“赋到此翁无古人”的赞誉。
走进赤壁公园大门,远远便可以看见屹立江畔的苏轼全身立像雕朔,只见他头戴东坡巾,脚登人头靴,背手执卷,衣衫飘拂,双目注视着远方,生动地再现了诗人当年面对大江吟诗作赋的神态。再往上走,就是二赋堂、坡仙亭、留仙阁、碑阁等。存放着苏轼前后《赤壁赋》的木刻和石刻,坡仙亭内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草书手迹石刻。遥想当年,断崖千尺,水光接天,赤壁之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秋夜,“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冬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云涌”,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读《黄州快哉亭记》,想起《超然台记》,苏轼、苏辙的分工合作天衣无缝,不得不惊叹《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的黄州城赤鼻矶头。在其上游有“赤壁矶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断崖壁立,江水深碧”的一派浩瀚,呈现出深、静、缓、宽的特征,苏东坡就是在这里“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上”,心潮澎湃,文思如涌,写出传诵千古的前、后《赤壁赋》的;在赤壁矶头下游,冲出矶头的江水,尤如突破狭窄瓶颈,奔腾而下,咆哮湍急,且江岸由西北向东南急转,豁然开阔,更利于江水渲泻,苏辙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合,昼则舟楫出没于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的描绘,在“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气势中苏轼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
除此之外,苏轼还为黄州人留下了“东坡肉”,午餐的时候,我们品尝了正宗的黄州赤壁味极鲜美的“东坡肉”,由于它的烧法独特,有“慢著火,少著水”的烹饪要领,故而酥而不烂,油而不腻,味美异常,因其味美香醇,脍灸人口,自古倍受人们喜爱,自然成为鄂东地区筵席饮宴中的一道名菜。
今天的黄州,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加大黄州的宣传力度,集各媒体、摄影艺术家、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在苏东坡诞辰九百七十周年前夕的11月19日这天,举办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走近东坡赤壁”摄影艺术及文学创作研讨会》活动,百余景仰者相约而来,聆听王先生抑扬顿挫、激情澎湃的讲座,共同纪念这位超凡脱俗的旷世才子,领略一代文豪的独特魅力,传承黄州千百年来的人文精神。活动是成功的,黄冈市友元冲印有限公司、黄冈文联、黄冈市人民广播电台、黄冈日报、鄂东晚报、黄冈市旅游局等积极组织与参与,各种媒体对活动的宣传也热火朝天,形成了一种走进黄州的热潮,为黄州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一江之隔的鄂州西山呢?
与黄州赤壁隔江相望的西山,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以吴王故都为特色历史文化景观,以孙权、苏轼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古灵泉寺为标志的佛教文化景观和以西山园林为主体的自然景观在这里巧妙融和,交相辉映,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游览并留下了不少诗赋名篇。在西山,随处都可以寻到他们以及苏轼的遗迹,西山南麓的九曲岭上有“九曲亭”,取“羊肠九曲”之义,亦即“怀坡亭”。而这半山腰的孤亭,也曾有过多少寂寞与忧伤。“西山一上十五里,风架两腋飞催嵬。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中原北望在何许,但见落日低黄埃”,可见苏东坡当时也是寂寞忧伤的,也许正是这样的心情与境遇,才让苏轼在谪居黄州时,时常过江兴攀西山,觅得故址,扩地重修被荒废的九曲亭,如今亭内黄屏红柱,屏壁正反两面,分别书有苏轼的《西山诗》诗和苏辙的《九曲亭记》。

标签:赤壁 苏轼 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