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吧

位置:首页 > 散文集 > 经典散文集

关于一生的随笔散文欣赏

一生的情深,换来一世的相守,一生的爱恋,化作一世的甜蜜,一生的陪伴,融为一世的幸福。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一生的随笔散文,供大家欣赏。

关于一生的随笔散文欣赏

关于一生的随笔散文欣赏:一生很短,别去等永远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不要去等明天,不要去相信永远,你所能做的,就是眼前。你所爱,你所为。没有人会等你,在这风雨飘摇的人生路上。你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更快、更强。所谓的永远,只是自卑的借口,强者不会选着等待。纵然时间流逝,即使时光轮转,岁月无言,如果今生缘未了,来世再叙,话茶余饭后,看似水流年……只是永远的永远是多远?你算得准吗?

总是期待着我们会在相见,说着铿锵有力的誓言,却殊不知,谁也抵不过时间,永远不要赌时间,我们赌不起。再久的永远也是有限的,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什么永恒。“山无陵,天地合。冬雷震震,夏雨,乃敢与君绝。”终敌不过时间的轮转,岁月的流逝。不绝终有绝!你会记得永不相忘的承诺吗?真的能及永远吗?如果失忆了,还会记得吗?如果死去了,拿什么去继续那永不相忘的承诺?这是不是在欺骗?

天际流云瞬息变,地上沧海成桑田,从牙牙学语到苍苍暮年似乎只有一步之遥,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为丝,人生之旅,恍然飘过,都还没来得及体会四季阳光的温变幻,便夕阳一抹,便走入了长长的黑夜之中… 没有机会回味,更没机会后悔,人生竟只有一张单程车票,任何叹息愧疚都无法使岁月的车轮逆转,所以,一切事都赶快做,别去等,有这样一句话:除了死,什么都不宜迟。

真的没有永远,生活中,明明有很多事,我们是有机会做的,却一天一天推迟,想做的时候,却发现机会错过了;生活中,明明有很多话我们是有机会说的,却想着以后再说,要说的时候,发现已经没必要说了;生活中,明明有很多爱,我们是有机会把握的,却不在意没在乎,想爱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别再等永远,真的等不起。如果你真的希望永远,那么,所谓的永远就是今天,就是我们所度过的每一个小时,每一秒钟,永远其实并不远,它其实只是一个瞬间,一个眨眼的瞬间,落叶离开树的瞬间,猎豹驰过草原的瞬间……好好珍惜眼前吧。与其说着永远不忘记,不如时常联系,也许你的一声小小的问候,就会让对方刻骨铭心。

不要去等永远,你所做的一切,就是永远,那一个个瞬间,就是永远。珍惜每一份拥有,拥抱每一份阳光,在你还有力气张开双臂的时候,千万不要吝啬,也许,下一秒过后,你便再也没有机会了,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吧! 不要等到末日,才发觉,该说的话还没有说,该做的事还没有做, 该见的人还没有见,该牵的手还没有牵……

关于一生的随笔散文欣赏:一生悠闲伴流年

哪一天,不是奔腾在气喘吁吁的脚步里?哪一天,不是混迹于形形色色的嘈杂中?哪一天,不是困顿在铢锱必较的争执里?哪一天,不是苟且于白驹过隙的光阴中?

我,一个凡俗庸常的小生意人,似陀螺,一圈一圈周而复始转啊转啊,何处得闲?何处得悠?然而,不知心之所系,亦或情之所往,我独独写下了“一生悠闲伴流年”看似与我毫无半点沾染的执念。是惺惺作态?我年近不惑,有此必要吗;是哗众取宠?我卑微纳言,倒真盼着跳出自己的圈子慷慨陈词、激扬文字。默默啜饮着每一天这近乎画地为牢、足不出户的日子,悠闲与我,就像画布上犯冲的色调——矛盾对立;悠闲与我,就像喜剧舞台上演了黑色幽默——格格不入。“一生悠闲伴流年”我为之魂牵梦绕的生活状态,何以如此难得?这几个字,也似一枚幽暗里血染的闲章,虽爱不释手,却也生生硌着我的心。

大概是深深的爱着中国古典文学,性情三番五次在苏东坡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在陶渊明的“夕露沾我衣”、“鸡鸣桑树颠”的浸染中,越来越向往悠闲的生活,多么渴望在一种全然无牵无挂的情绪中,在云淡风轻的午后,消遣一片闲暇无事的花影蝶梦。林语堂曾语:“如果一个人真的要享受人生,人生是尽够他享受的。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我为五斗米折腰到无聊、刻板之境地?我不热爱生活?怎奈我的脚步要行至山林更深处,那些裹挟着油盐酱醋的市井而现实的电话刹那间在耳边炸开。唉,实在是无奈之极。

不仅仅是现在,我奔忙着,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我们家的人好像永远都身陷在焦灼的沙漠中,鸡犬不宁、鸡毛蒜皮、鸡飞狗跳的仓皇逃窜着。我的心头总深嵌着一幅背景渲染着哀鸿遍野、人心惶惶、民不聊生的城市沦陷图景。我唯一记得一次娱乐活动是三八妇女节,妈妈发了两张电影票,带着我和哥哥去看电影,那时只能徒步,我们赶到时,电影已经开演,我们进场时,才知道走错了影院。匆匆赶到另一家影院,在黑暗、喘息中坐定,全然没有欢天喜地的愉悦,我幼小的躯体里满满盛着倦怠、紧张、忙乱。所以,我对于悠闲的渴望,自小有之,那种迫切的程度,无异于鱼儿对水的依赖,好比鸟儿必须自由的飞翔。悠闲,应该是人生中一种自然存在的状态,是紧张、疲倦、压抑、烦闷的生活旅程中良好的调节与适度的放松。

我的悠闲在哪里?

我希望和一个普通女人那样,周末随夫携子——享受家人、朋友相约欢聚的悠闲;我希望和一个市井女人那样,假期走街串店——淘取服饰、美食收获意外的悠闲;我希望和一个平淡女人那样,空闲踏山寻溪——感受韵律、性灵洗礼涅槃的悠闲。可惜,我没有周末,我没有假期,我没有空闲,所以,白天没有我的悠闲。只等待夜晚,我的悠闲如春风吹着的花蕾,呼呼的、灼灼的次第绽放——我的悠闲在阅读的快乐中,我的悠闲在写作的思索里,我的悠闲在临帖的投入中。阅读、写作,一个咀嚼吸纳,一个感悟创造,我不知道,如果缺少了其中之一,生活该是多么的喑哑无味,我那些冗长的自言自语将寄向何方?而我最最喜欢的,就是深夜临帖。

晚上9点,我的店铺打烊了,随着手中清脆的落锁声,我把一切拥挤、繁杂、琐碎,完全锁在了外面,一切的鸡零狗碎、一切的谦卑谦和,一切的奉迎客套,统统与我无关,有些迫不及待,有些欣喜若狂,好像锦衣夜行,赶赴一场期待许久的神秘约会。净手焚香,柔和的灯光下,摆好字帖,米字格纸铺在书画毡上,手握我的希文阁中楷,静心凝神,细读字体,然后蘸墨落笔。我的希文阁镌刻着“玉兰吐蕊”,我总是联想到“妙笔生花”,可惜,我写得一片混沌。但是,我从未惧怕写字需要的坚强毅力,我始终认为,书法是中国独特的艺术瑰宝,学无止境,我们更多的是在这个身体力行的过程中感受一个个灵动的汉字,谱写出与古往今来圣贤的对话;感悟书法和人生的完美追求,皆沉凝于细流无声的摸索中,不问寒暑,耐住寂寞,心静如水,乐此不彼;领会字根在人,字如其人,一次书写就是一次自我暴露,就是一次冒险,书法让你透彻得如同浅潭清水一望见底,让你无处躲藏、原形毕露。

夜深人静,我沉浸在绝对自我的世界里,慢一点,再慢一点,落笔结宇,藏头护尾,跟随着善解人意的东汉书法家蔡邕——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

站着悬腕,一直临到腰酸背痛,再坐下用钢笔临庞中华。楷书、行楷、隶书,双眼朦胧,方才洗漱爬到床上。

就这样毛笔、钢笔的“软硬兼施”,约莫三四天,我觉得小有成就,按捺不住骄傲的热情,一张张铺了让爱人、儿子“欣赏”。

“嗯,还有点意思。”爱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不错吧。将来我就靠这字,养你们爷俩绰绰有余。”

“妈妈,你光吹,就你这字,能卖什么价?”儿子看着直呲牙。

“保守估计,一个字也就500万。”

“价高了点。”爱人不紧不慢说到:“半价,准火。”

“250”儿子咧着嘴大笑。

“儿子,把你妈妈的字挂到一进门的墙上”我听的此言心里稍有安慰,不曾想下半句话气死我也,“这字具有驱鬼辟邪的作用,妖魔鬼怪一看这字都能吓跑。”

这些许的幽默快乐,实属练字的意外收获。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悠闲可以是天马行空,可以是随心所欲,也可以是对兴趣爱好的体验玩味,只要我们对生活注入深深的情感,而不肆意横行的物欲,就可以获得精神上的美感,这种美感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

明天的日子一如既往,却因有了书法那片清明宁馨的世界,给予我无限温暖的慰藉,我仿佛感到褶皱的心在运笔的节奏中一点一点舒展,脚步渐渐从容,安静终就替代了嘈杂,争执必然归于忍让,在劳作结束的每一个晚上,轻轻点缀上朵朵盛开的墨花,秉烛夜游于朗朗清雅的翰墨乾坤,岂不悠哉悠哉?

墨染流年,一生悠闲。

关于一生的随笔散文欣赏:一生就像流水

我是一个富有好奇心并喜欢在路上的人,一个不喜欢墨守成规,不热爱世俗生活的人,喜爱文学便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我少年时期就画画、写侦破小说,青年时期做画家梦、歌唱家梦,大学时期写诗。写诗和写散文在我都是来自内心的一种召唤。想不到写诗我会抛弃建筑学专业,从事了20xx年报业生涯,我从没想过自己的一生会与报纸有如此之深的纠葛,也没想到,我最终到了作家协会。一生就像流水,不知前方流向哪里,但总是向生活的低处流。但回头,一步一步却全是文学的影响。

而立之年,我从长沙迁居广州,在一个商潮涌动充满财富传奇的南方,是否放弃文学,内心犹疑。放弃她,不只是对当初理想的否认,也是对自己心灵的背叛。红尘中,我在出发,像追问大地一样走向世界的各个方向,具体的事物与古老的文字,总被这样的追问打开,生命的感受与自然奇妙的结合,让感觉、情感、死亡、悟……与灵魂秘语。这成就了我的心灵史,也成就了我的散文时代。我的目光掠过喧嚷的人群,投向历史的深处,看到大地上逝去的事物,体验着人生过客的苍茫。我活在时间之中,又活在时间之外。我不但看着这个世界前行,也看着自己与世界的周旋。没有梦境,没有梦幻般的创造,我的生活就是一条干渴的鱼。

生在这样一个年代,更新换代、千变万化、惶恐不安,价值观、伦理观、生活方式万花筒式地呈现。许多人已羞于提及文学。文学像是时代的旁观者。我以自己年近半百的人生追寻了她,如果否认,我就否认了自己的一生,我因此而活得荒谬。但是,我是骄傲的,这一生,我依从了自己的内心,我不空虚。

但是,写作却是令人彷徨的。在文字的世界,崇高、理想、信仰、精英、精神、思想、道德……这些大词不再耀眼了,它所维系的正统、秩序,也在走向不合时宜的境地;非理性、反文明,在一个小词的世界出现。在我写作的这二十余年里,文学从宏大叙事的国家主义、集体主义滑向私人生活、身体甚至下半身……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也因工业文明结束了,诗意的充满灵性与神性的自然,如水一样从文字的石缝间漏落。那种对于自然崇敬而富诗意的描述与发现,不再激发语言的潜能与它无穷的可能,自然与人类精神相通而升华出的审美境界——中国艺术高最之境天人合一——随之远去。我们正转过身来只面对人类自身甚至只是身体,我们正从这个世界的广大走向狭小,欲望化的叙事洪流一样淹过了这个世界无尽的丰富。

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我只能忠实于自我。我的写作不愿被裹挟。我保持着自己的天地观、时间观以及敬畏感。守旧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先锋。我的写作常常借传统的建筑——那种四合院、坡屋顶,自然紧贴于大地上的房舍——建立起的人伦的温暖,表达痛惜之情。大都市高楼隔离了这种人伦,把人类变得冷漠、孤独。同样,中国传统文化所建立的恕、孝、礼、忠……被一刀两断之后,我们无法与传统对接了,我们没有自己的来路了。伟大的传统是文人精神的皈依,这种来自岁月纵深的文化,它是作为一个精神整体发出感召力的。没有传统甚至连反传统的资格也没有。

我习惯用一种死亡的眼光看待一切,这让我能看清看透人生的意义,让生命的本相呈现。死亡意识唤醒生命意识。生命意识如果是一种温度,那么我大多数文章都浸透了这种冰凉的体温。它在每个字里结成了霜。我的世界呈现出的景象是瞬息的、暂时的、变幻的,它们都带着强烈的时间印迹。面对历史,我感受它的气息,感觉它的存在,它把我看不到的事物延伸过来,我把这已经虚妄了的气息表现出来,把这种存在再现。历史散文,是时间的纵深感,我表达的是心灵史,是消失了的生命的现场。至于文化,只有与个体的生命结合它才是活的,那些活在每个心灵之上的文化才是我能够感知的。否则,它就是知识。

我们这个时代的变迁是如此剧烈,变得如此丰富,丰富之中,却有许多正在远离我们而去的东西。我愿意做一个看得见离场者背影的人,并表达自己的哀思与痛楚。

※本文作者:※

标签:随笔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