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吧

位置:首页 > 经部 > 论语

【热】读论语有感

论语7.26K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论语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热】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1

千年枪林弹雨掀起一股股腥风血浪,史书页页更新追溯历史的跌宕起伏,不论是楚大人的沉吟泽畔九死一生亦或是屈原的含冤投江,任何一代皇帝的前朝千丝万缕的纠葛与暗藏杀机,波波不止的沙场,皆未动摇自汉武帝立《 论语》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地位。

如厮,儒家宝典的代代相传,铸就了有助成长为仁恕兼备的礼仪之邦的基础。可笑的是现实总是背道而驰,历史一直如孕育盘古般地微妙变化着,“仁,义,礼,自,信”逐渐成为一种华而不实的一番言辞,“恕”缺乏了人们客观意识的反省以及主观能动性,不务实地以自我为主力从而扼杀反对自己的势力。积少成多,当今的社会才表面风平浪静实则一团污秽。个人所得以及美貌、物质享受的.独揽,无不揭示着自己的丑行,空负儒家传承子孙的冠冕。

人走茶便凉,月也有阴缺,红颜弹指老,岁月纵去,人老珠黄,狡兔死,走狗烹,一切只是过眼烟云罢了。人赤条条的来,终是赤条条的去,不管你是否富驰骋的奥迪,硕大圆润的珠宝,还是倾城倾国的美貌,德高望重的地位,亦或者是叱咤风云的权利,一切终了,你带不走什么,也无法再带来什么。毫不掩饰的说,与其如此,倒不如好好塑造自己的品尚举止,天然去雕饰的气质总比端着红肥绿瘦满头珠翠要清新爽朗得多。

亡羊补牢尚未晚,放下你的私欲与俗世红尘的念头,宽下心来,坦荡地接受“论语”的洗礼。自然了,并非日夜废寝忘食地吟诵,更讲究的是“悟”。《论语》其实不需要刻意记住,依照着画葫芦,那样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若修身养性,静默中思考孔子的教诲。

闲余时,我喜欢伺候笔墨。每每在砚台前,一切尽在不言中,皆仿佛平静如水,只余墨锭与墨块水乳相溶的糅合,那“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的墨迹斑斑点点,透露着平和安宁的韵致。也许,品味人生,就只是在一点墨渍的袅袅尾迹中隐隐彰显的。品墨“形骸寄文墨,意气托神仙”,“毫墨时洒落,探玄有奇作”。墨道似心如止水文趣兼备.儒学经典皆以墨宝凝聚传承,儒士更是不能一日无墨,兴许这样的闲适人生也只有儒士墨人品茗追求了。于丹曾云“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子并以此来影响着他的弟子。”我愚见作“心平气和”。

墨是个和气淡泊的秉性,与谁都志趣相投。老百姓的门槛儿也进得,官府机构也进得,不卑不亢,不做宠物状,能与琴棋书画诗酒共发雅性。在儒家士人眼中,平和、宽恕、仁爱是思想的根本,是中庸之道,即在墨道讲求要身心皆“怡”、融于其身的哲理就与《论语》的真谛不谋而合了。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的理论就蕴含在这看似来来回回就几句轻描淡写的“子曰”“曾子曰”“自贡问曰”中,然而却使受益者充分享受生活,度好人生春秋。我不敢趾高气昂地说自己嗜儒如命,但也是乐于的,我真心相信当人能拥有像论语一样高洁的气度,坦荡的胸襟,旷达的心志,超逸的性情和淡泊的心态时,那么自己的情操和生命亦就融入血浓于水的自然状态,与山河流水大地灵气仿若指甲与肉般形成不可分离的贴合,才无愧于祖先,无悔于自己,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那样享受人间世道,尊崇“仁,义,礼,自,信”,找到内心深处的安宁。

读论语有感2

最近在读《论语》。前几天读到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这是孔子在论孝道,关于孝道,在论语里是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孝道也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论语里有很多处都在讲孝道,什么“父母在,不远游了”、什么“三年改父之道,可谓孝矣了。”

你发现没有:中国古语说“父慈子孝”,为什么在论语里,只看到关于子孝的讨论,却看不到关于父爱、母爱的内容?你看吧,一句你都找不到的。

为什么孔子只提子孝而不提父慈?我的理解是,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父母爱子女是天性,不需要提。中国的父母,对子女绝对是爱的深,只是他们很少直白的表达出来而已。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当我真正体会到父母之爱的时候,我已经二十多岁了。记得在那以前,我的父母对我的生活处处操心,象其他父母一样,这种操心往往太过份了。我反而觉应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数的子女一样,甚至对父母有一种反感。

今年还未过完寒假,由于学校有事,需要提前赶回去,临走的的那天早上心情特别不好,妈妈一是舍不得我走,二是不放心我自己回去。因为耳朵后边长了一个血管瘤,还没有完全治好。一大早起来,她就帮我收拾着收拾那,生怕拉下什么。我在一旁一直嫌她啰嗦,把它装进包里的东西又都拿出来。好不容易能出发了,她又非要到车站送我,唉,我当时有种晕了的感觉,我都多大了啊,都已经光荣的成为人民教师好几年了啊,这要让我的学生知道了,还不笑死我啊。拧不过她,只好让她一起跟着,在路上我也没怎么理她,到了车站,一看排了那么长的队,心里的'火相当的大啊,就在我冒火的时候,妈妈拿着一张票来了,原来她朋友在那卖票啊,走了个小后门。这时我才有点高兴她跟了来。上了车,她扒在车门口嘱咐我回去后,要保持良好心态,注意生活,注意身体……全车的人都在看我,我羞死了,直赶着让她回去,好不容易走了。车还没开,过了一会儿,我听见有人叫我,抬头一看,她又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袋子,递给我说:“这个时间回去就别做午饭了,给你买的火腿、面包、葡萄干,回去吃点,就睡午觉吧。注意身体,保持快乐,这次我真的回去了啊。”看着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的泪掉下来了,妈妈曾经对我说过,不管长多大,我都是她疼爱的女儿。

记得大学刚入学的第一天,父母一起把我送到学校,办完了所有的手续,然后去宿舍给我把被褥全都晒好、铺好,就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我虽然也舍不得他们走,但还是假装坚强的劝他们快走,出门送他们上车的时候,我看到爸爸的眼圈红了,他匆匆的拉开车门,也没敢看我就上车了。我当时以为爸爸怕我留他,不让他走,所以才没敢看我,后来司机小刘叔叔告诉我,爸爸一上车就掉泪了,跟妈妈说:“这是她第一次离开家,真是放心不下啊。”我一直以为爸爸是个冷血动物的,可就从那一次,我才知道爸爸对我的爱有多么深,只不过父爱是含蓄的。

所以我感觉父母对子女的爱几乎是一种天性,尤其在中国,不怕父母对子女没有爱,只怕爱得太浓。但是中国的父母不象外国人那样直白外露,不到特殊情况下,子女常常感受不到。

所以论语也没有关于父母之爱的讲述,实属正常,因为实在没有必要去讲。须要讲的是对孝的提醒,为什么呢?因为“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你看,就拿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这好像是在说费话,子女怎么会不知道父母的年龄?那你可是试试,走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你家孩子多大了?他一定会给你一个精确到月份的答案,但是你问问年青的人,他的父母多大?是哪一年生的?你自己看看有几个能答上来的?

父母之年实际是代表了子女对父母关心多少的问题。

检讨一下吧,尤其是现在的娇生惯养的孩子们,父母那样的关心我们,而我们对父母的关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吗?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吗?知道他们爱看什么样的节目吗?知道父母内心中的希望吗?

论语里说,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去了解、去关心自己的老父老母。

读论语有感3

在中学学过《论语》的几个篇章,在高中学过,大学没学过,日常生活中也知道《论语》虽短,但博大精深。这个学期认真详细学习了《论语》后才感觉到以前学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皮毛而已。当然,通过学习研读,也感觉到《论语》的精神,真的需要我们用很长的时间,甚至于一生去解读。读过《论语》后,我个人最大感受的还是《论语》中关于诚信的重视及其论述,《论语》共20篇,有13篇出现“信”字。其中,《学而》6次,《子张》5次,《公冶长》、《颜渊》各4次,《泰伯》、《宪问》、《卫灵公》、《阳货》各3次,《述而》、《子路》各2次,《为政》、《子罕》、《尧日》各1次。可见《论语》中“信”字的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

《论语》共出现“信”字38次,属“子曰”的“信”字25次,其含义极少虚词的成分,主要是诚信、信誉、信用、信实、信赖、信任、相信、忠信的意思。子曰:“信,德之厚也。”(《孔子家语〃弟子行》)信,是德行厚积而成的。信者,必是诚的典范,是诚的归宿。信,在孔子建立的道德体系中有很高的地位。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诚信更是必不可少的。子曰:“人而无

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圣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看到了诚信的重要性,人没有了诚信,将寸步难行。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道理应该是相同的。如何做到“诚信” ,“诚信社会”从哪做起?尤其是面对今日生活中的一些不诚信现象,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在现代社会,诚信的缺失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诚信的呼唤遍及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通过学习《论语》,感悟论语,主要有以下感想和知识所得。

首先,我学到:诚信为一切道德之基石。

中国是一个诚信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我们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诚实信用是一切德行的基础,是最根本的道德原则规范和品质。孟子认为,客观真实是自然的法则,努力使自己做到客观真实是做人的法则。没有极端真诚而不能感动别人的事情,也没有虚伪欺诈而能感动别人的事情。《中庸》对诚做了全面而完整的论述,建立了一个以诚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提出了“君子诚之为贵”的命题,认为有诚方有德,无诚则无德。一切道德行为莫不以诚为本,离开了诚,所谓道德就沦为空伪。北宋初年的周敦颐不仅把诚作为万物的本体,与天等同起来,认为万物从天那里获得“诚之源”,而且赋予作为天道的诚以道德意义,赋予作为人道的诚以宇宙本体的意义,为儒家伦理提供了一个本体论或形上学的基础。他从“乾元”是“诚之源”出发,导出“诚”是人所受于天的本然之性,进而推出“诚”是一切道德的本原。这样,背离了“诚”,不仅意味着违背了人性,而且意

味着悖逆了天道。“诚”不仅是构成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本,而且也是孝悌忠顺等“百行之源”。“五常百行”假若离开了“诚”,就要走入邪路;只有坚持“诚”,才能使各种道德相应地发挥作用,实现社会关系和谐与天下太平。可见,在我们的先哲看来,诚不仅是德、善的基础和根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一项重要保证。

“信”与“诚”是相联的。孔子贵信,把说话算数、言而有信看作人们立身行世的基点和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把信当作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并主张人生以信为贵,认为人际关系缺少了信任势必导致其紧张和冲突,结果陷入人人自危的状态。如果人人都能讲求诚信,则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敬业乐业的职业道德,使社会稳定而有秩序,而且还可以使人内心世界充实,拥有最健康的心态和精神生活,获得人生的幸福。

从当今时代和社会需要来说,我认为诚信也是一种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道德品质和规范,集聚了美德伦理和规范伦理的精华,是一切道德所赖以维系的基石。无论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弘扬还是集体主义原则的信守与遵循,无论是爱国主义人道主义规范的落实还是公平正义原则的贯彻,都需要以诚实信用为基础和前提,都应当以诚心诚意的道德精神作为内在的基质。舍弃了诚信的德性和规范,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弘扬就会流于形式,集体主义原则的'信守就会演变为假公济私,公平正义原则的贯彻也很难落到实处。综观今日世界,许多企业或组织的挫败和个人的悲剧都是导因于诚信美德的缺乏。一个没有诚信美德的企业或组织是注定要垮台或自行倒闭的,一个没有诚信美德的人也不可能获得并拥有真正的成功。

道德建设重在培养真诚的品德,遵奉信用的规范,只有真诚品德的挺立和形成才能够真正成就一番事业,只有信用规范的形成和推广才能真正建构良好的社会秩序。

作为一个教师,我想跟大学生说几句:当代大学生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各种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就应当懂得人无诚信而不立,社会无诚信而人人自危,道德无诚信而势必流于空伪的道理,从心灵深处树立起万善诚为先、众德信为基的观念,并以讲求诚信为光荣、不讲诚信为可耻,自觉地按诚信道德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将诚信的品质和精神贯彻到对其他道德原则规范的信守中去,为纠正和改变社会的假冒虚伪风气做出自己的贡献。当前,在大学中开展诚信教育,首先就是要使广大学生明了诚信与道德的关系,通过诚信教育,使广大学生懂得诚信是一切美德的基石,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

其次、我学到:诚信为个人自我实现之要方。

一个不诚的人怎么会有身心统一的自我?只有讲求诚信并不断地修养诚信,才能够形成统一健全的自我,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并达到自我完善。诚信的力量是巨大的。至诚不但能知性尽性,使人们很好地实现自身的进德修业,而且还能赞天地之化育并与天地参,得出了“至诚如神”的断语。朱熹说:“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在朱熹看来,只有自我修养的人在动机和意念上诚心诚意,“使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才能真正使自身的修养有所进步和成就,也才能真正实现和完善自我。如果在动机和意念上不能做到诚心诚意,就有可能陷入自欺欺人的境地。朱熹又说:“致知、诚意,是学者两个关。致知乃梦与觉之关,诚意乃恶与善之关。透得致知之关

则觉,不然则梦;透得诚意之关则善,不然则恶。……过此一关,方是人,不是贼。”朱熹虽然讲两个关,但他将诚意视为善与恶、人与贼的分水岭,显然在他心目中诚意比致知更为根本。这是因为,只有诚意修养才能真诚向善而成为人。

在这一点上,中外的看法是一致。洛克在论教育时也特别谈到不诚实是一种极坏的品质,“是许许多多恶德的根源”,一个人一旦沾染上了不诚实的习气就等于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凡是想使自己有所成功、关心自己前途和声名的人都是极为痛恨欺骗和谎言的,都是向往诚实信用的。因此一个爱自己的人应首先学会诚实,毕竟诚实是实现自我的重要路径,舍弃了诚实就只会走向自我毁灭。 再次、我学到:诚信为和谐社会建设之要点。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诚信教育是和谐社会之灵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也提到了诚信建设的问题,因为诚信是我们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我们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发展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诚信观念的形成不是天生或自然形成的。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道德观念,诚信是需要教育并离不开教育的。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国家的主体是人民,国家的主权也归于人民。中国自古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明训,这些话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但国家的领导者依靠什么去团结人民呢?靠的是明智的政策和精神信念,“诚信”就是取信于民、团结人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念。

对于一个社会单位(如一个企业)、一项社会事业(如一个行业、一项职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业之本。“诚信”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建立行业之间、单位之间以及人与人的。

读论语有感4

老师暑假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看一本好书并写出读后感,我看了论语,并写出了我的感受。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著明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其中很多话很有道理。论语1是将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2是讲有关思想、修养,论语是我懂得如何做人的道理,教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特别“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它的意思是温习旧的知识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的意思是能这位是各人有各人的长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给我的感触也很深,告诉我们要敏捷而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虽然《论语》经历了两千多年不可能完全适合现在的社会,但他毕竟是经典,经典永远不会过时。

仁义礼智信我们都按这个标准去做,社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更加昌盛文明。

读论语有感5

在此之中,最重要的是讲道义,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敬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怨而友其人"对呀!人没有了道义,还会有朋友吗?孔子最看中精神价值。他说:"见利思义"把"义"放在"利"上,把精神放在物欲之上。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把对道的追求,看成人生最重要的目标。他以救世为己任,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认为"人能弘道",为了行道,他坚韧不拔。"知其不可而为之",甚至不惜"杀身以成仁"

人不但要讲道义还要讲仁爱。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仁".他对"仁"的解释是"爱人",这是"仁"的重要内涵之一.他认为一个人的'爱心应当从小就开始培养,年少时在家中救应该爱父母兄弟;长大了进入社会要爱他人,"仁"的最高境界则是爱广大人民"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

<<论语>>一本教会我做人的书,它将伴随我走向人生的每一步.

读论语有感6

空闲时间仔细读了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虽不是大彻大悟,但也触动心灵。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主要讲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书中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

于丹所诠释《论语》心得别具一格。她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里。她说:“孔子没有温度,只有色彩”。

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于丹老师在论语心得中讲了一个故事: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得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不服气地对佛像提抗议: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采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我读后眼前一亮,我们过去总是喜欢与他人相比,为什么你我一起参加工作,你今天如此辉煌?往往比的都是自己的缺失和他人的所得,而忽视了他人付出的努力、做出的贡献、肩负的责任、承受的压力。想得到他人所得背后的付出,千刀万剐与四刀相比相差何其大,这样比起来我的内心就平和多了,怨气自然就少了。你有你的快乐,我有我的开心,知足常乐!

其实如何和谐的生活在现在的社会,考验的是我们的眼光和智慧,我们读论语,听于丹讲论语,从中学习到的是一种审视、明辨的能力,是宽容、不为己甚的态度。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他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朋友,它是一个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艺术和智慧,多一份清醒与闲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馈赠的心情。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那么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们来说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什么样的朋友算是坏朋友,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

于丹教授在讲论语时,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

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友直就是说要为人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其实有时候最让我们内心受不了的是一个人在忏悔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人的怨气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种包容,所以有一个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堕落或者更多的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宽容的好朋友,是一种做人的情怀,是我们在失落时需要的关怀,是黑暗中所需要的光明。友多闻,就是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朋友,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知道了三种好朋友,同时,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这是三种什么人呢?论语告诉我们,第一种坏朋友,友偏辟,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情况,当你还需要理智判断的时候,你的朋友却先自盲目下定了结论,这种暴躁的朋友往往因为盲目的激情影响你的判断,让你做出可能永远无法挽回的后果。第二种叫做友善柔。跟第一种相反,是说那种脾气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要知道,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竞争激烈,很多时候,机遇在我们面前只是一晃而过,你必须果断的去把握它,而善柔的朋友往往干扰了你的思维,使你犹豫不决,这种朋友总是让你错失良机。第三种,也是最坏的一种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种不择手段来谋取个人利益的小人。他们往往会打扮出来一副善良的面孔,来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发现被他利用,而这时往往你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其实,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考验的是我们的眼光和智慧,我们读论语,听于丹讲论语,从中学习到的是一种审视、明辨的能力,是宽容、不为己甚的态度。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么样的朋友,自己站在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坐标上,只有明确自己的修身养性才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他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朋友,它是一个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艺术和智慧,多一份清醒与闲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馈赠的心情。

读论语有感7

我来到读书会已经一个月了,每次都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和大家学习《论语》,分享各自的经历与心得,这些就像纯凈无杂质的温水,不断注入我心中的杯子。

最近读到《学而篇第一》的第四则: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小学时就已经知道这则了,但知道归知道,根本谈不上真正的了解和体会,但通过读书会,便有了自己更深的感悟。曾子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而自省可通过三个方面:忠,信,传。通过读书会,我对于「忠」和「信」有了新的理解。

「忠」和「信」同属于儒家强调的「八德」。尽己之谓忠,这是尽心的态度。「忠」字,心上一个中,便是怀着一颗「中庸」的心,不偏不倚。不偏,不偏离自己的初心,坚持自己一开始所坚持的始终不变;不倚,将重心放在自己身上,便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力量,或许就是责任和担当。做到这两点,便离「忠」很近了;那何为「信」?以实之谓信。一是对己,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根细刺,那是难以暴露的私欲和杂念,不仅别人看不见,连我们自己也很难找到,这就需要我们抱着很大的勇气去揭开自己的心并找到它;二是对他人,这也要分为两个方面来谈,首先是我们自身对于他人的信,怀着诚心、讲诚信,便是「信」的第一步;其次,是看清他人的虚实,就如学长在读书会上所说:「看人就像看浪花一样,不仅要看见海面上不断迭起的波浪,还要看见浪花下的那片海。」看清他人实质的内心,分清诚伪虚实,也是「信」的一部分。

于这一则,另一个让我深有感触的是「自省」。就像前文所说,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根刺,反省便是那个揭开内心寻找它,并将它连根拔起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确很痛,因为我们总是把眼睛放在别人的身上,看得见他人的是非对错,却觉察不出自己的问题。我有自省过,我知道那种需要将一切都放下、不断揭开内心不敢暴露的'阴暗面,发现自身的缺点并承认它、正视它的感受。或许由于自己并没有那么大的勇气,我也很久没有观察自己的内心去寻找那根刺了。学姐说:「自省是一个过程,是需要不断努力与反复的过程,可能很快便发现自己改变了,但也有可能需要更久的时间与磨练,但是只要坚持下去,最终会变得更好。」

很感谢当时听从内心的声音来到读书会的那个自己,《论语》让我认识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身的渺小与脆弱。我知道自己现在心中的那杯水没有很多,但通过不断注入,总会有醍醐灌顶的时刻。

读论语有感8

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培养弟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发奋图强。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新的教育观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教育,让全体学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发展。这里提到的个性化教育是与“因材施教”有着密切联系的。新的教育观还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要用优点融化学生的缺点。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燃起希望之火,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灵王国,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乐园。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扶持它,呵护它,使它成为学生的成长起点。

读论语有感9

论语,千百年前的经典。流传至今,有多少人曾经因论语而恍然顿悟。历经岁月淘洗,它汇聚了人类最重要的精神创造和知识。每一句话都含着无穷韵味,等待我们去发现。

学而篇有这样一句话: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这句话在书上的译文是“所守的约言符合义,说话就能兑现”。用比较专业的方面来理解“义”,“义”便是一种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可“礼”又是什么?这样疑问是延伸出了更多的问题。我更喜欢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所谓儒家口中的“义”。

我认为,这句话中的“义”是自己的能力范围,是自己承担的事。摘星揽月,时光倒流,有那么多事是我们无能为力的,有那么多事情是我们只能幻想的。太过不现实的诺言最后也只能是化成虚无的泡沫。不管那个当年许下诺言的旧人是为这个诺言多么努力过或者是只当做一场一笑而过的游戏都只能无力地看着现实把曾经的海誓山盟慢慢吞噬。现实不是童话,诺言更不是一场游戏,“义”是我们能做到的,是在能力范围之内的,许下这样的约言才能做到“言可复也”吧!在绿野仙踪里,多萝西向奥茨大王请求送她回家,奥茨大王同意了,但最后却发现,奥茨大王仅是一个普通的魔术师,根本没有能力送她回家。这不就是能力之外的事吗?奥茨大王最后的下场是原形毕露,没有人再相信他。没有做到“信近于义”的奥茨大王最后落了个可悲的下场。

诚信的根本是信近于义,诚信是一种美德,“信近于义”更是如此。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态度容貌庄矜合于礼,就不遭受侮辱。

恭维和恭敬,仅有一字之差,相差却是甚远。一个是古老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另一个却是世俗中的不良行为。对待别人恭恭敬敬,别人也会如此待。反之,费尽心机去恭维别人,换来的只会是别人的鄙视与唾弃。恭敬对待别人是一种情操,是发自内心的真实的体现。恭维却是极不自然的,处心积虑的。

因不知其亲,亦不可宗也。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随随便便相信别人,自然是不可取的,自己熟悉的人,已经熟悉他的品质,依靠起来便踏实了。世说新语里就有这样一个故事:魏朝的时候,一个叫许允的吏部郎,管人事的,他用人多喜欢用自己乡里的人。有人就为此向皇6f56帝告状,说他任人唯亲。于是魏明帝把他抓了起来。他怎么办呢?他对魏明帝说,我所推荐的人,都是自己素日熟知的人,皇帝可以考核一下他们是否称职,如果不称职,自己甘愿领罪。皇帝一考核,这些人个个官声都非常好,十分称职,于是把许允释放了。

同样故事还有一个:晋朝的时候,朝廷积贫积弱,谢安想组建一支新式军队捍卫国家,在选将上一直颇费踌躇,因为他知道最合适的人选只有他的.侄儿谢玄,最后他顶住各方面的压力用了他。淝水之战中,谢安又擅自做主,任命弟弟谢石担任前线大都督,侄儿谢玄任前锋,儿子谢琰任前锋中前锋,后来以少胜多的大胜利充分证明,这一任命是完全正确的。

这两个故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在某些时候,举荐自己熟知的人反而更能发挥出人才的优势。

“信近于义”、“恭近于礼”、“因不失其亲”这三句话,第一个讲的是对言语的要求,第二个讲的是对行动的要求,第三个讲的是内心的依靠。它们同样是做一个君子应该注意的三个方面。

乱世春秋,因为有了伟大的孔子,这段岁月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熠熠生辉。孔子面对一个个王朝的兴盛衰败,发出种种睿智的感叹。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仅是如此一句简单又复杂的话语,就可以让我们后人无限感慨,无限领悟。不得不说,孔子,真君子也。

读论语有感10

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了《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读论语有感11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每个人都能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人读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有人读出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矢志不渝,有人读出了“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的深思明辨。读《论语》,仿佛看到了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的中间,同他们畅谈人生感悟。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论语》中直接了当的.阐明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孔子在对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的品质有着自己的见解——他提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提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义小人于利,他从人的追求以及对待事物的不同态度来区分君子和小人。“小人怀惠”和“小人比而不周”并不是说喜欢和擅长与人交际就是小人,而是说在做任何事都要把道德和法度放在第一位,不能只关乎财富和利益。这也论证了当下的中国将法治放在第一位,严厉打击扰乱社会治安的一切事物,体现了《论语》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巨大影响。

读论语有感12

论语是孔子和他的弟子总结出来的一部书!具有很深的道理的一部著作!然而它也被选入了中学生一年级教科书,让我们明白了学习的方法,做人的道理和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这则让我明白了每天都懂得自我反省!反省出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并及时改正,是自己更加完美;而我们每天答应别人的事一地要做到;老师每天教的知识都复习一遍,这才能使自己更完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这更体现出学习了知识之后,要多多的复习,这样知识才能更扎实。

子曰:“由诲汝(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这让我明白了学习知识一定要谦虚,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学习才能进步!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让我明白了我们不应该根据身边不贤之人来影响自己,要看别人的长处,自己的短处来改变自己,使子是自己进步。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这让我明白了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这体现出孔子的宽容大度,让我明白了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论语让我明白了许多,我喜欢论语,更喜欢孔子,我崇拜孔子,因为他宽宏大量,因为他教育有方,因为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因为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他让我明白了安贫乐道;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为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學到了很多,以後更加的完善自己

读论语有感13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

父母对孩子关爱得无微不至,却常常招致孩子的反感;

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却常常做出彼此伤害的事情来;

有时费尽心机想和领导、同事拉近关系,却常常适得其反。

为什么会这样?

怎样的关系才能称作“好”呢?

孔夫子认为,太过疏远和太过亲密都不是最佳状态,所谓“过犹不及”。为什么两个人很亲密却不是相处的最佳状态呢?

孔子的`学生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数”是“屡次”的意思。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读论语有感14

人的生命是一个过程。人从出生到衰亡,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身体和心理经历着不间断的由低级向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在人生发展的不同时段内,其身心的表现具有不同的特点。这种“在人生发展的不同时段内”所表现出来的身心上的不同特点,就反映出了人生的阶段性。比如你十岁了,就不再是婴幼儿了。阶段性是一个客观存在,是人的生命“由低级向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所以,古往今来的教育家、哲学家研究人生,也往往对人生阶段有所思考,并划分出不同的人生阶段。在我国,最早划分人生阶段并对各个阶段进行科学、系统论述的人,就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孔子在《论语》中两次划分人生阶段:

第一次是: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这里,孔子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即少年、壮年、老年。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要避免,要戒绝。他以人的血气盈虚为依据,指出一个人在这三个阶段上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三戒”,即“戒之在色”、“戒之在斗”、“戒之在得”。

先说“戒之在色”。古人结婚较早,差不多十四五、十六七岁就完婚了。比如《孔雀东南飞》“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样的记载非常之多。在这个年龄段,男女的身心发育都还不健全。此时男欢女爱,好色纵欲,必伤身体,危及性命。历代皇帝大多不长寿,这与他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肯定是有关系的。

再说“戒之在斗”。人到中年,“血气方刚”,常常会争强好胜,会斗起来。如果是斗字当头,不论怎么斗,其结果都不美妙:你斗赢了,就多了一个或几个对手;不输不赢,就两败俱伤;你斗输了,就会更惨。所以,孔子说人在壮年,戒之在斗,确实是金玉良言。“斗”的反面是“和”。孔子提倡“和为贵”,这是应当遵守的金科玉律。

最后说“戒之在得”。过了壮年,人很快就老了。这时,有些人就心里不平衡,觉得此生不划算,于是没有得到的想得到,已经得到的不想失去。得则喜,失则悲。这就给人生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轻则心情郁闷,重则生病住院,再重就要了性命。所以孔子说老年“戒得”,切中要害。“得”的反面是“舍”。舍是一种生活态度,撒得开,放得下,不患得患失,不斤斤计较。这样才能度过一个平常、平安、平静的老年。

孔子立足于人生的三个阶段而提出来的“三戒”,是他对无数人的生命精密观察、深入研究的结果,也是对自己一生经历审慎思考、认真总结的结果,对每一个人都具有巨大的指导价值。

第二次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这里,孔子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所达到的不同境界。李泽厚《论语今读》说:“由年岁来描述个体成熟的不同阶段,是很有意思的。”一般文章据此把人生分为六个阶段,其实十五岁以前也应当算一个阶段。

十五岁以前。古者八岁入小学,学习的内容为礼(礼仪)、乐(歌舞)、射(射箭)、御(驾车)、书(语文)、数(算术),学制是七年。这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小学阶段。经过七年的学习,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就已经具有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基本的知识储备,开始对人生有所思考了。所以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那时不设中学,小学毕业,有的人就进入大学(即太学)。大学的学制是九年。大学没有具体课目,只提考核要求,大致是离经辨志,广博学习,尊师乐友,通达知识类别,立场坚强稳定等。能这样,就叫做“大成”。大学毕业,人就二十四岁了,就完全地进入社会了。

“十有五而志于学”。什么是“志”?《说文》云“心之所之也”,意思是心向往的地方。志,不是空穴来风,不是心血来潮,是经过认真思考而定下来的人生目标。“志于学”,就是有志于学问。既然“志于学”,那就要多读书,多请教,多思考,多研究。读书笔记摘抄,这些,孔子都做到了。孔子年轻时就博览群书、博学多闻,各国的国君、大夫、学者常常向孔子问政、问仁、问孝、问礼等。有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也来问孔子。《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季桓子挖井得一物,像羊,问孔子时却故意说“得狗”。孔子说,这是土里的怪物,应该叫做“坟羊”。孔子的学问博大精深,晚年整理古代文献,删定《诗经》、作《春秋》《书传》《礼记》《易·序卦》等。这都是他“十有五而志于学”的结果。

“三十而立”,是说三十岁的时候,能够在社会上站稳脚跟。一个人到了三十岁,人格成熟了,确立了自己的品格和修养;有了比较固定的职业和赖以生存的技能;有了自己的家庭。三十岁的人,已经完全融入社会,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已经担在肩上,应当踏着稳健的步伐,积极去进取美好的人生。

“四十而不惑”,是说四十岁的时候,遇事不迷惑。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已经经历了许多的人物和事件、经历了许多的坦途和坎坷、经历了许多的胜利和失败,已经品尝了人生的甘美和苦涩。有了这样的经历,他就会更理智地观察社会和人生,少了些激情,多了些沉静,遇事沉稳,三思而行。四十岁,人生过半,不能也不应该出现重大的失误和过错了。

孔子很重视“四十”这个年龄。对这个年龄,他还有论述:

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阳货》)

后生可畏,焉知来之者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

孔子的意思是,一个人到了四十岁还被人憎恶,还没有一点名望,这辈子也就算完了。

“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的时候,就知道天命了。古人认为上天有意志,一个人的寿夭、穷通是上天安排的。那种在冥冥之中决定着人生走向和结局的东西,通常被认为是“命”或“天命”。其实,天命是没有的。所谓命运,那是一个人通过无数次的选择、无数次的作为而编定的。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你前面有什么样的作为,后面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自己的人生,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不能怨天,不能尤人。人到五十岁,就能明白这个道理了。

“六十而耳顺”,是说六十岁的时候,顺耳的话、逆耳的话就都能听得进去了。人活到这个岁数,成功者的辉煌,失败者的落魄,已然成为事实。因此,听了赞美的话不再欢欣,听了批评的话也不再愤怒,都能恬然面对,安之若素。六十岁,是人生的夕阳,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乔羽的歌说,“最美不过夕阳红”啊。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七十岁的时候,能随心所欲,又不逾越法度。七十岁,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个人的修养和社会的规则已经合而为一了,所以无论怎样行动都合情合理合法,都不会逾越法度。“人生七十古来稀”。人能活到这个岁数已属不易,那就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吧。

论语读后感:以上是孔子根据自己所处时代的人的寿命而划分的人生阶段。现代人的寿命要长得多,所谓“七十小弟弟,八十笑嘻嘻,九十不稀奇,百岁亦可期”。孔子对人生阶段的划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人。但是,孔子这样的划分,对研究社会、研究人生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学习这些论述,正确认识人生的阶段性,并且在不同的阶段合理安排适当的任务、有效管控人生,那一定会使每个人的人生少走弯路、不走邪路,一定会使每个人的人生更有意义、更加辉煌。文/吴庆峰

读论语有感15

日常生活中,父母总是告诉我们:只有好好学习和读书才能有出路,才能改变自己的未来。听到这些话后,我们绝大多时内心掀起“这些道理我都懂”的波澜,也可能会产生反感。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可曾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学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怎么学才能成为好学之人?

学习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书中占有较多比例。在读完《论语》后,孔子告诉我其中的答案,使我对学习的见解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学何?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告诉我们: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我们要学习的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换位思考,不仅仅只想到自己的利益,避免在人际关系出现较多矛盾。

二、为何学?

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告诉我们:喜好仁德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喜好聪明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放荡不羁;喜好信实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拘于小信而贼害自己;喜好直率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捣乱闯祸;喜好刚强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狂妄自大。在孔子眼中,仁、智、信、直、勇、刚都是好品德,都是我们应该加以修养的。但是,如果不通过学习而明白事理,不能把握其实质,便很容易造成危害,从而由“六言”变成“六蔽”。由此可见,学习的意义非凡!

三、何学?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告诉我们:温习学过的知识,预习新的知识,可以成为其中的'老师。我们可采取的学习方法是在学习知识后,及时的温故,及时的思考,重视量的积累,促成质变。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告诉我们: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也是很危险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深体会和牢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终日而学矣,不如须臾之所思也。在如今的学习型社会中,不但要求我们全面学习,终身学习,更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在高中阶段,我们学习了较多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对一些实际问题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多思考、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告诉我们:勤勉而又好学,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而感到耻辱,方能成为好学之人。这就要求我们在遇到难题时,要不耻下问。而不是以韩愈《师说》中,那些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好学的人。

学习,不是空乏的获取知识,而是用知识去充实自己,推动成功。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在孔子认为,思考是学习必不可少的过程,学习的最终结果是学以致用。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学而思,思而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