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吧

位置:首页 > 汉语 > 汉语常识

一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一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一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欢迎阅读

一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一在文言文中作为数词的用法

“一”作数词时,有时后面跟着量词(绝大多数是物量词)。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先秦以后的古文中,先秦时期极为罕见。如:“劝君更尽一杯酒。”(《速元二使安西》)

在先秦时期,“一”和其他数词一样,多数直接用在名词之前。如:

“赵王岂以一壁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一”作数词时,有时放在名词后,这种词序和现代汉语不一样。如:

“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一”作数词时,有时含有“每一”的意思,如果不仔细揣摩上下文的文意。这一含义就难以体会,有时还会对原文产生曲解。如: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促织》)

“一出门”,不是“出一次门”,而是“每一次出门”。

“一”作数词时,有时用来表示分数。

如:“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治平篇》)

“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兜也。”(《谋攻》)注意:上述三个例句表示分数的方式是不同的。“一”作数词时,有时含有“全、整个”的意思。如:“通计一舟,为人五。”(《核舟记》)“一舟”即“整个核舟”。“一”作数词时,还可叠用,表示“逐一”,有“一点一点”“一件一件”之义。如: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之。”(《狱中杂记》)

一在文言文中作为名词的用法

表示“整体”。

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课文解释“为一”是“成为一体”的意思。“一体”即“整体”。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项脊轩志》)这里的“一”也指“整体”。

一在文言文中作为动词的用法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一”解释为“统一”。

一在文言文中作为形容词的用法

“一”作形容词时,有时有“相同、同样”的意思。如:“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察夸》)“畏惧存想,同一实也。”(《订鬼》)“同”和“一”是同义词连用,都是“同样”之义。“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战》)“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芋老人传》)

两人使用“同一个砚,同一盏灯,同一个窗,同一个榻”之义。

“一”作形容词时,有时有“专一”之义。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一在文言文中作为助词的用法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一在文言文中作为副词的用法

往往表示假设关系,一般作“一旦”讲。如:

“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教战守策》)

课文中也有直接用“一旦”的。如: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阿房宫赋》)

“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教战守策》)

但要注意,在不同的句子中,“一旦”的含义不尽相同。如:

“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教战守策》)

这里的“一旦”是指短时间。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标签:文言文 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