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吧

位置:首页 > 范文 > 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模板

说课稿1.04W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说课稿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说课稿模板

美术说课稿模板 篇1

中班美术活动《画朋友》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 教材分析

《画朋友》选材自《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中班上册,是主题教学活动《我和朋友在一起》中的一节美术活动。经过一年的集体什么生活,中班儿童与同伴建立了日益密切的同伴关系。每个小朋友对自己的好朋友都具有独特的情感,但大部分幼儿都不能会向好朋友表达自己的情感,《纲要》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于是我通过这种绘画的方式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活动选材源于生活,贴切幼儿的日常生活,符合《纲要》提出的“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

(二) 活动目标

《纲要指出》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三条目标:

(1)认知目标:会用从整体到局部有序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能用描述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

(2)能力目标:,通过拼摆、绘画来表现好朋友不同的'表情。。

(3)情感目标:通过绘画,增强热爱好朋友的情感。

(三)活动重点与难点

活动重点:会用从整体到局部有序的观察方法观察好朋友的表情,并通过拼摆、绘画来表现好朋友不同的表情。

活动难点:拼摆、绘画来表现好朋友不同的表情

二、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 游戏法: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猜猜他是谁”游戏中大胆地表现自己。

2、 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

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适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活动中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表情其五官的变化特征。问问题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比较容易的问题可让水平比较差的幼儿回答,需要幼儿描述的问题就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像总结、归纳性的问题请能力最强的幼儿来回答,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操作法: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供物质材料,引导幼儿在操作物质材料的活动中充分动手、动脑、动口,从而获得经验的方法。操作法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操作法是幼儿喜欢的形式,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材料充分表现出来,既可以活动,又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

4、观察法: 观察法就是提供大量的直接经验让幼儿观察探索,让幼儿通过观察表情图来发现,不同表情的五官特征,从而获得具体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表情的概念。

5、评价展示法:每个幼儿都有展示自我的需要,操作后的教师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及展示

,既是对幼儿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又是对幼儿劳动成果的一种肯定,让幼儿充分体验成就感,使之更乐于参与这一系列的活动。

三、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画一画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幼儿对表情的变化产生兴趣。

2.交流讨论法:讨论包括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分享。在这个活动中,讨论贯穿了整个过程,不仅达到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分享,而且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四、说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音乐磁带《哈罗哈罗》或CD。

2.作画工具,画有脸型轮廓的画纸人手1张(可略多备些)。

3.各种各样能体现不同表情的眉毛、眼睛、嘴巴的图片(可以是幼儿自己画的、也可以由教师提供)。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游戏“猜猜他是谁”,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好朋友,并学学好朋友的某个表情。 ------请幼儿模仿好朋友的样子,并说“我学的是xx高兴(生气、难过)的样子”。

(二)认识不同的表情图

1、观察不同的表情图。出示代表各种表情的图片,引导幼儿从眉毛、眼睛、嘴巴观察得出哪些是快乐的,哪些是生气的。

2、与幼儿一起讨论、拼摆眉毛、眼睛、嘴巴等图片,表现各种生气的样子。 ------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表现难过的样子。如眉毛、眼睛、嘴巴都挂下来;非常难过时,张大嘴巴哇哇大哭。

(三)有趣的表情画下来

1、请幼儿和好朋友面对面坐在一起,互相观察对方的表情,并画下来。

-----在音乐声中,引导幼儿观察好朋友的表情变化,并在纸上画下好朋友的一种表情,可鼓励幼儿边观察边绘画。如果幼儿在表现时遇到困难,可请好朋友再现那种表情。

2、教师评价作品。

3、幼儿互赠画像。(高兴地接受朋友送给自己的画像,并表示感谢。)

(四)朋友表情大集合

1、将幼儿完成的作品展示在墙面上,相互欣赏作品,激发幼儿进一步与朋友互相画像的愿望。

2、和同伴一起模仿作品中有趣的脸部表情,感受模仿表现的快乐。

美术说课稿模板 篇2

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美版教材第6课装饰色彩。〔板书〕

下面我将从 教材、学情、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装饰色彩,了解装饰色彩在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应用,了解民间艺术中装饰色彩的特点和表现方法,在教学体验活动中感受装饰色彩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通过比照分析,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写实性,了解装饰画在造型手法上突出古拙、简练、夸张、变形的特点,用色方法上表达鲜艳、比照强和夸张的特点。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和美术新课程标准中造型与表现中的阶段目标,我确定本节课要到达以下三个教学目标:①、使学生理解色彩的概念和作用。②、增强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感知能力。③、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塑造学生初步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了解民间艺术中装饰色彩的特点及表现方法。

2.知道装饰色彩在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学习和掌握色彩的用色方法,运用装饰色彩创作装饰画。

3.在教学活动中感受装饰色彩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装饰色彩在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应用,了解装饰画在造型手法和用色方法上的特点,运用装饰色彩创作装饰画。

教学难点:装饰画的造型突出夸张变形,色彩比照强。

二、学情分析:

⑴、说学生现有阶段的水平和能力

接下来我对学情进行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前段的学习中掌握了关于装饰画的学习方法〔如装饰画的特点等〕此阶段的学生对色彩具有了极强的兴趣,关注的注意力增强,能够准确地对作品进行分析并且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于色彩的感受。

⑵、说课标确定本阶段学生应到达的能力

在美术课标中确定本阶段学生在造型与表现领域中应到达的能力是:学习和掌握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造型元素以描绘的形式,运用装饰色彩创作生活中的装饰画。

三、说教与学的方法

1、教学分析: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明确 “学生为本〞的教育设计理念,根据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图片比照、大量的装饰色彩图片的欣赏,激发了大家的'兴趣,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脑中对本课时所学的内容有一个完整的感性认识;接着我再利用讲述法导入正题,引出装饰色彩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观察、运用。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以增加学生的理性认识,突出本课时教学的重点。

2、学法分析:

遵循“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做到学与练紧密结合。让学生先认真观察、总结,再操作,将观察——发现——交流——归纳等学习方法融合到创作的要点和难点。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各环节时间安排:

本课我共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图片引入导新课〔2-3分钟〕

〔二〕讲授新课 (10-12分钟)

〔三〕完成作业〔20分钟〕

〔四〕评价〔3分钟〕

〔五〕课后拓展〔1-2分钟〕

〔一〕课堂导入:装饰画中的牛与自然界中的牛比照。〔展示〕

引出本课课题:装饰色彩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根本动力之一,有贴近生活化的图片比照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为下一步的讲授打下根底。

〔二〕讲授新课

1.学习装饰色彩。

结合民间装饰画作品讲授装饰色彩找出其特点:色泽鲜明、艳丽、明快、简单。〔板书〕,引出装饰色彩的含义。

设计意图:虽然面对的是心理日趋成熟的高年级学生,但是不能忽略了任何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环节,就兴趣而言单纯的讲授含义并不能到达最正确的教学效果。抓住学生的兴趣来初步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分析装饰色彩的运用方法

利用收集的民间装饰画作品,组织学生交流。

教师的有效提问和学生交流活动来完成怎样运用装饰色彩来表达夸张变形的装饰画。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环节之一。我在这一节课中将探究与自主学习相结合,通过提出——观察——发现——交流——归纳等学习方法来攻克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3.介绍装饰色彩在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运用。

观看教学。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环节可以使学生有效地了解装饰色彩在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将书本中美术带到了学生们的身边,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实际。

使学生们了解民间装饰色彩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

4.教师演示

〔1〕展示并分析学生的优秀作品。

〔2〕教师示范作品。

设计意图:在美术教学中,示范与演示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发,通过教师的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书本与实践的联系,更好的理解用色和用线有效地解决绘画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

5.布置作业要求。〔〕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制定。

〔三〕、完成作业,教师进行辅导。在辅导过程中表达分层、分类辅导,注意培养学生个性作品,表达学生差异。

〔四〕、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与评价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和评价。

在评价中以学生的客观表现为主要依据,突出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过程中加强评价的互动与反响,重过程、轻结论。

〔五〕、课后拓展

请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装饰色彩。

设计意图:让生活走进美术,让美术表现生活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去找寻生活中的装饰就可以将美术知识与生活有效结合。

一、设计理念(或教材分析)

布条、毛线、废纸等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废旧材料,本活动以故事情境导入,利用这些废旧材料与头发之间的物态相似性发散幼儿思维,采用教师讲解示范与幼儿自主探索的方式引导幼儿尝试制作各种美丽的假发,从而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创意元素,体验废物利用的成就感。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布条、旧磁带、毛线等各种废旧材料,在浴帽上造型。

2.体验利用废物进行手工制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重难点

重点:能均匀、密集地将磁带,毛线、纸条等贴在浴帽上做成假发。

难点:发散思维,设计出不同的假发发型。

四、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制作兴趣

在这个过程中,我运用故事情节导入,充分调动幼儿的制作兴趣。

2.欣赏自制假发,了解制作材料和根本方法

我出示了两个假发,分别是用彩带和磁带另种材料做的。其中彩带是幼儿平时接触过的材料,磁带是他们平时没接触过的材料。我试图激发幼儿运用多种材料制作的欲望。同时,两个假发在发型上也有所区别,一个是长卷发,一个是短卷发,引导幼儿创造出不同的发型。

3.欣赏发型图片,探索讨论各款假发的制作方法

我提供的图片是具有鲜明特点的几种发型,重点在于帮助幼儿分析各种发型不同的方向性,以及引导幼儿讨论不同的发型可以用什么材料去表现。

4.幼儿制作假发,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操作的过程比拟漫长。但是整个过程中幼儿的情绪始终是高涨的。期间也有一些幼儿遇到了困难。比方,浴帽是软的,所以不好掌握方向性;还有有些幼儿选择了磁带,用双面胶不太好粘,需要老师和同伴的帮助等等。

最后我选择了一段欢快的音乐,带着幼儿集体跳舞秀假发,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同时也充分让幼儿体验制作带来的成就感。

五、缺乏

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缺乏,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材料的交代方面不够细致,以至于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知道该用什么替代品; 2.浴帽太软了,幼儿不能准确把握方向性,如果能找东西支撑一下会好一些。

美术说课稿模板 篇3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美术鉴赏部分第六课内容中国古代园林的欣赏。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艺术中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艺术成就而独树一帜。教学内容是中国园林的起源、发展;中国古代园林的的分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结合古人造园的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原则(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具体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几类园林形式颐和园、拙政园、水绘园等,启发学生体会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和优点,激发学生保护园林艺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种类、特点及代表作品。

(2)结合实例了解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思想和原则。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四个活动来完成本节课。通过中国园林的概况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赏析活动打基础;拙政园的赏析让学生掌握一些赏析的方法;颐和园与凡尔赛宫的对比,突显古代造园精神;如皋水绘园的描绘使学生感情的得到升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学习,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以及保护园林遗产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通过几个经典性的园林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构成要素,自然环境及人工环境的山水、建筑物及特殊的文人内涵、园林内的树木花卉、园外的景观-------。是如何达到人与自然地和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事例启发学生爱护园林遗产。

学情分析:

前面一段时间鉴赏课的学习,特别是前面一课《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让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归纳、判断的能力和鉴赏园林艺术作品的能力。但是农村高中的学生由于外出旅游观光的机会少,知识面狭窄,所以学生课前要预习及收集相关古代园林的知识和图片。

另外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创新意识,主动参与探究学习。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

学生带课本以及课前准备的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阶段(媒体短片欣赏)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象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前一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过以木结构为主要特色的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中国古代建筑,故宫,天坛-------。今天我们同样学习我国古代建筑艺术遗产中的一颗明珠--中国古代园林艺术。

【设计意图】通过幻灯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加深回顾上一课学习的内容,初步感受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点,为了解欣赏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打下基础,激发学生对园林艺术的兴趣。

二、发展阶段

活动一(了解思考):中国园林的概况(幻灯片放映并讲解)。

园林的历史:

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西周的灵囿,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等追求自然情趣的私家园林,到明清两代成为造园的高峰时期,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是造园的鼎盛时期,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

造园艺术的原则: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塑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色。这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一致的。老子提出要道法自然,庄子曾说:"山林欤,皋壤欤,使我欣欣然而乐欤。"而作为儒学始祖的孔子则把这种热爱升华到把山水比作人的品德的境界。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园林的分类:

提问:上面我们看了相关园林的历史以及中国园林的造园艺术的原则,那同学们知道中国古代园林主要分几类吗?

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

私家园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个园、寄畅园、豫园-------。

寺观园林: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及文字的讲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加深对园林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为接下来具体分析园林艺术做准备。

活动二(感受体验)欣赏私家园林拙政园。

问题:拙政园的布局设计中是如何体现中国古代的造园的理念和精神的?(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总结: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是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中最大的一个园林。主要以水景为主,富于自然情趣。在布局上非常活泼,模仿自然地"自然式"的布局。该园的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五分之三,亭榭楼阁,造型轻盈活泼,浮廊紧贴在水面的浮廊倚墙起伏而行,犹如游龙戏水,浮在水面。园景模仿自然,以人工的力量创造自然的景色,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体现了中国古人尊重自然并与自然相亲近的"天人合一"观念。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园林艺术的兴趣,把赏析活动引向深入。让学生了解园林艺术设计的理念和精神

活动三(探索分析):欣赏中国古代皇家园林"颐和园"。

结合教材及学生收集的资料请一位学生介绍一下颐和园,包括颐和园的历史、景点的布局设计、标志性的建筑、特色景点等。

带着问题欣赏西方园林"凡尔赛宫":

讨论:作为古代园林的我国的'"颐和园"与西方的"凡尔赛宫"在园林的设计原则及审美方面有何异同点?

学生:它们的共同点是它们都属于皇家园林,但是风格上不一样。凡尔赛宫的设计上很规则,很有现代感。颐和园给人的感觉很随意,与自然融合,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教师总结:古代建筑艺术是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的统一,颐和园与凡尔赛宫同属于皇家园林,在园林设计上共有的特点是大型建筑物布局严谨,体现了等级制度,具有宫廷气概。但是它们又表现出不同的审美观念和思想观念。颐和园把建筑通过巧妙地组合与地形和山石树木互相配合,创造一种富丽堂皇而富于变化的艺术风格。突显我国古代造园原则"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凡尔赛宫是以中轴线对称、均匀、规整式的园林布局手法。造园风格被称作"勒诺特式"或"路易十四式"凡尔赛宫宏伟壮丽的外观和严格规则化的园林设计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鼎盛时期文化上的古典主义思想所产生的结果,几百年来欧洲皇家园林几乎都遵循了它的设计思想。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拙政园的赏析,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分析颐和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然后再通过颐和园与凡尔赛宫不同园林的比较,使学生更能清晰地体会中国古代的造园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活动四(课堂拓展)忆水绘园

伴随着轻音乐向学生展示如皋水绘园的美景。

水绘园位于如皋县城东北隅,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水绘园是苏北平原上一颗璀灿的明珠。水绘园以水为贵、倒影为佳,既秀且雅;而其以园言志,以园为忆、并融诗、文、琴、棋、书、画、博古,曲艺等于一园的特色,又足以说明它原来是一座饶有书卷气的"文人园"。

通过幻灯片展示再结合同学们自己对水绘园的记忆描绘出你心中水绘园的景象。

找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教师总结:同学们手中表现的水绘园各有特色,都很美。希望同学们能用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园林艺术

【设计意图】作为如皋的名园水绘园,学生基本上都游玩过。通过忆水绘园环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引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表达能力,增强保护园林的情感。

 三、本课小结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是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园林艺术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总体性、综合性很强。

它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园林建筑,在世界园林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象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四、评价方式

纵向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的综合评价方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全方位评价。

横向评价,注意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公平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寻找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五、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流程的安排是以四个活动(了解思考-感受体验-探索分析-课堂拓展)为主线,思路清晰,节奏紧凑。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控制好知识的深浅度,合理地利用课堂开创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使学生既有兴趣学习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让每个学生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体会到身边有很多美的东西存在。

合理利用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学习,帮助他们拓展思维,放飞思想。

美术说课稿模板 篇4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六册第3课《画中的线条》。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教学效果五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线条是最基本的美术造型语言,单方面讲,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直线有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等;曲线有波浪线、螺旋线、弧线等。线的表现力极其丰富:水平线有广阔、宁静感;垂直线有升腾、挺拔感;斜线有危急或空间变化的感觉;短线水平排列则产生跳跃急促的节奏感;流动的曲线使人感到柔和、轻巧、优美,给人轻快愉悦的感觉。线的粗细、刚柔、滑涩、虚实、疏密等变化产生不同的美感。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结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学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①认知目标:认识线条的多种变化,理解不同的线条变化产生不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

②操作目标:尝试画出不同形状的线,运用线条来表现一个完整的形象,体会线条丰富的变化,体验艺术的创作的快乐。

③情感目标:欣赏绘画的线条造型作品,感受线条美及其赋予的生命力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画面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述。

教学难点:学生能将本课的认识,初步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二、教学方法:

针对小学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欣赏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评价展示法等。

三、学法指导:

理解线条的节奏与情感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全面的知识技能和创造思维,要让三年级的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不同线条表达各种不同的情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我利用实例和课件的演示,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感性地认识线条,感受线的魅力。在课堂中我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参与有趣的美术游戏,增加了直观性,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具体教学程序由激趣导入——分析作品——临摹表现——展评作品四个环节组成。

1、激趣导入:

教师准备几件物品(铁丝、木棍、树枝、树皮、网兜等),请同学用线条表现出来。展示实物,贴近学生生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兴趣。

2、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作品

(1)在我国古代有许多画家也是从生活中寻找到很多线条并运用到绘画中。(欣赏我国古代画家从生活中寻找到并运用到绘画中的线条。)

讨论:

①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

这些画面多是以曲线为主,通过线条的表现体会到当时的情景。

②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

《放牧图》:线条粗而短体现了奔马的骠悍与力度。

《黄河逆流》:线条粗短表现了水流的湍急,以及一种不屈不饶的向上精神。

《八十七神仙卷》:线条曲直、粗细、舒缓体现神仙衣服随风飘荡的感觉

通过分析,进一步感悟不同线条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体会线条的表现力,引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兴趣,感受线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及作品的艺术美感。

(2)、其实线条在画面中不但能表现生动的形象,同时还能表现画者的心情与意境。

思考:

①画面中线条有什么特点?

②你从中体会了画家怎样的心情?

(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女像》线条疏朗、简洁。多采用曲线造型,表现画家当时心情的平和与恬静。

《两个青年农民》利用曲线与交叉线的结合,是画面出现层次感,线条的粗细变化也表现了农民朴实的性格。

《海景》前景运用大量的直线造型,表现风平浪静的海面,而背景多采用交叉线,有给人一种要变天的感觉。这种直线与交叉线的结合,给人一种强烈的臊动感,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说明画家当时含有一种复杂的心情。

3、临摹表现

任选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通过临摹,尝试并体会线条的表现力,了解、体会画中线条,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兴趣。

4、展评作品

请同学说说尝试画线条的感受,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交流空间,培养学生评述能力。

五、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线条的作用力和表现力,学习运用对比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充分地感受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无穷魅力。为了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上课时我准备了几件物品,如木棍,树枝,树皮,让学生用线表现出来。教学中我通过语言的提示设计一些练习,要求学生画出有情感的线,如“刚强有力的线条”、“温柔的线条”、“奔放的线条”、“平静的线条”、“烦躁的线条”、“潇洒的线条”、“犹豫的线条”等等,提高学生的表现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线条的无穷魅力。

美术说课稿模板 篇5

教材分析:

《有趣的鞋》是综合制作、游戏的学习活动课。本课教学以游戏来营造美术学习的情境,切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有趣的鞋》一课是以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用品“鞋”为题材,通过学生参与欣赏(感知)制作(实践)展示(评价)游戏等环节,引导学牛对生活中的“美”进行体验、认识和再创造,激发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热情,提高手脑协调并用的创造能力和造型能力。

本课教材虽简单,却给教师极大的发挥空间,包括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用具的选择。重点要突出“认识鞋、制作鞋”这主要内容。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鞋的形状、外观、实用等方面的观察和理解,让学生体会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本课的教学活动力图在一个自由、轻松、愉快、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进行,在赏+赏,想一想,做一做,玩一玩中,使学生从视觉、触觉卜感受实用美术的作用,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欲望,积极投入到学习、制作之中,同时起到美术学习的情感教育作用。

设计理念:

在成人的眼光里,鞋与小学生好象相距甚远,其实不然,鞋的设计不仅涉及成人的领域,而且还涉及到儿童领域。新课程改革要求学习内容生活化,《有趣的鞋》一课让学生把熟悉的鞋作为创作的重点,是将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强调学生把美术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相结合。通过情境的设置,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体现“以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和“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教学思想。

(一)导入阶段

1、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导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2、鞋的欣赏,丰富视觉形象,注重素材积累设计意图:教师课件展示鞋的发展演变,让学生仔细地欣赏、观察不同年代、不同款式、不同民族,不同功能的鞋。

(二)发展阶段

1、分析鞋子的组成与作品欣赏

教学意图:通过欣赏教师亲身制作的大鞋子,能更进一步地维持学生的兴趣。在欣赏教师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无形地掌握了一些制作的方法和材料的运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欣赏同龄学生不同风格的作品,点播了创新的火花,消除了创作的畏惧心理,产生了你行我也能行的学习动力。

(三)实践阶段

教学意图:师生转化角色,淡化课堂环境,以两人一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在欣赏与联想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图形和色彩的分析,讨论。训练学生敏锐的造型感觉,采用大胆的表现形式,独立完成一只有趣的、用料独特的鞋子作品。

(四)作业展评:(观摩欣赏,表演购买鞋的情景)

1、推销鞋:

教学意图:将自己的作品向他人介绍,得到他们的青睐和赞赏,是孩子们的愿望,作业交流提高表达能力。

2、鞋的展示:

教学意图:创设生活情境已是美术课改实验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纲要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就是要创造一个理想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情境,创设有新奇感,能吸引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学生的创作奠定基础,本环节还体现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注重了协作精神的培养。

3、购买鞋,并说明购买的理由

教学意图:将课常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为学生积累社会经验,均等级的评价,即注重教育过程的情感体验,又注重学生个体的倾向性比较,不评等级,用简单的描述性语言的形式给经适当的评定,激励学生小断努力,不断进步。

(五)课后拓展,加强学科辐射,注重学习延伸。

美术说课稿模板 篇6

一.设计意图:

《美丽的烟花》是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我们都知道烟花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东西,她的美丽在于瞬间的开放以及各式各样的形状,如果抓住这瞬间的美丽,让幼儿进行表现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因为烟花绽放时火光条纹是四处散开的。所以在活动中利用毛线的线形状来表现烟花绽放时的特征,抓住烟花瞬间开放的美丽,从而体验放烟花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依据幼儿园美术教育大纲中对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要求,以及学前幼儿美术教育大班年龄段的培养目标,结合教材本身的要求,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以下两点。

1.了解烟花的形状、色彩,感受烟花的形态。

这是一条情感目标是根据纲要艺术领域内容中要求“和幼儿一起发现没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他们美的方面,如颜色,形状,形态等”所设计的。请幼儿欣赏图片以及视频,激发他们对本次活动的兴趣以及想要创作的欲望。

2.尝试用毛线拖画的方法表现烟花的特征,体验拖线画的乐趣。

这是一条技能目标,在幼儿接触过毛线拖画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再次运用的这一绘画方法表现烟花的特征,从而毛线拖画技能得以提升和充分运用。并从中体验快乐。

三.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都是幼儿对画面的安排。通过讲述、交流、欣赏,幼儿看见过的烟花形状,颜色很多很多,不会安排画面,会使画面出现乱、脏的现象,这里老师要引导幼儿选用长短不一,各中颜色表现烟花形状和颜色。

四.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水粉颜料(每个颜料瓶中放一支毛笔) 每组一套,铅画纸人手一张 ,毛线若干,干毛巾,歌曲<新年喜洋洋>,轻音乐,PPT,烟花视频,幼儿已经学过毛线拖画方法。

五.教学法设计:

基于幼儿的情况,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音乐匹配法:选择适宜的音乐能帮助幼儿打开心灵的窗户走近作品,他是有效提高幼儿艺术欣赏水平的通道。在活动过程的第一部分,我用《新年喜洋洋》这首歌,导入新年放烟花。 对话法:是教师,幼儿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的一种方法。整个活动过程主要采用对话法。

观察法:启发幼儿观察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以及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相互关系。在活动过程观察烟花图片,我主要运用观察法,引导幼儿观察烟花的形状,颜色。

联想法:就是引导幼儿积极大胆地对作品进行想象,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通过看看烟花的图片,想象烟花像什么。

情境法:教师根据美术活动的需要为幼儿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使之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幼儿学习的方法。活动开头的歌曲为幼儿创设一种过年的热闹气氛,视频中五彩的烟花创设夜晚的烟花美景。本活动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将结合下面的活动过程详细阐述。

六.活动过程:

一.听《新年喜洋洋》歌,导入新年放烟花

老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小耳朵仔细听,一会告诉我你听到了什么,听了这段音乐后有什么感受,想去干什么?

老师:小朋友们,音乐好听吗?你们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老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过年了,我们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说:拜年,穿新衣服,晚上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放烟花,看烟花。放烟花呀是最开心的事情了。

二.观看烟花课件,感受烟花的多姿多彩

老师:今天呀老师带来了几张烟花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老师:谁来告诉我们大家,你喜欢那一张图片,它像什么样子?有些什么颜色?给你什么感觉?

老师:除了上面这些烟花,你们还看到过什么样的烟花呢?在什么时候看到的呢?

老师总结:(我们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会放烟花,烟花只有在晚上的时候放才好看,有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五光十色;烟花有的像绒球形、扇子形、蝴蝶形、数字形,它们的造型各不相同,七彩的颜色在夜空中显得很漂亮!)

三.观看烟花视频,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放烟花的情景,激发幼儿画烟花的兴趣 老师:老师还带来了一段夜晚放烟花的视频,小朋友们要睁大眼睛看哦。

老师:烟花好看吗?你们都看到了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烟花呀?

四、幼儿学画烟花,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行主题绘画;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老师:小朋友的眼睛都很亮,这么多漂亮的烟花,你们想不想把它画下来,放在我们的教室里呀?

老师:昨天我们已经学会了用毛线拖画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用毛再来画我们喜欢的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烟花吧。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欣赏,评价总结。

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挂在教室四周,供幼儿欣赏,并请幼儿一起说说颜色有哪几种?线条是什么样子的?拖画的“烟花”像什么?想象力丰富等方面进行自我、相互讲评。。

七.活动延伸:

让幼儿相互之间猜想画的是什么形状的烟花,像什么。

八.活动反思:

过节时,最热闹的要数夜晚的烟花了,烟花总是随着一丝丝线、一点点光爆发出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烟花不仅颜色变多了,形状也变得各式各样,给节日增添了许多光彩。孩子们对烟花并不陌生,他们经常在晚上,电视上、过年时看到缤纷的烟花。因此,本次的绘画活动我以具有过年气息的歌曲《新年喜洋洋》导入,引出多姿多彩的烟花。也特意选用了一些形状,颜色都奇特的烟花来给孩子们欣赏,引导幼儿发现每张图片上的烟花的形状及颜色特点,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伦敦奥运会时的烟花视频,让幼儿体验夜晚烟花壮观的场景,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在绘画工具上,我选用了毛线拖画取代了用笔画的方法表现烟花散开的形状特点。

在绘画之前我出示图片,视频及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来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绘画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是想象的过程。以幼儿的发展为前提,让幼儿在兴趣中使学习任务变得积极、主动,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注重加强幼儿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活动中没有出示范画,目的是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和模仿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在动脑动手实践中观察、思考、想象,鼓励幼儿努力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幼儿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爱好,培养了兴趣,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整个活动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整个活动还比较顺,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我发现我的导入部分过长且不是很直接。应该听完音乐后利用音乐带来的气氛直接引出过年会放烟花的主题。整个活动的目标应该重点放在观察烟花形状特点上,激发幼儿对烟花形状的创造。由于教师素养不高,活动过程比较紧张,有些表述部分不够简明透彻,教师语言不够精确。我会好好利用平时的机会锻炼提高自己。

美术说课稿模板 篇7

一、说教学目标:

(一)初步感受纸的弹性与伸缩性能,了解拉花的制作方法,体会环境与艺术作品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美化环境的途径和方法。

(二)能大胆的创作,把绘画和手工结合起来。

(三)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说教学重点:

感受纸制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三、说教学难点:

尝试不同的工具,通过看、想、画、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来美化环境。

四、说教学设计一:

(一)提问引入,激发兴趣:

1、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这有一张正方形的纸,你们谁能告诉我怎样让它变长?

2、你真聪明!你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课题:《美丽的拉花》

(二)欣赏:美丽的拉花

1、教师:同学们,就让我们到拉花世界去看一看吧。大家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放课件:美丽的拉花)学生:看到了拉花布置后的环境与拉花与服装服饰的搭配等,看完了以后感觉非常美,也想到自己制作一件拉花作品。

教师总结:大家说的非常好,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条件,是我们的家,让我们每个同学都来爱护环境。

2、教师:下面就让我们认识一下拉花的制作方法。〈课件演示〉

教师小结:拉花的几种基本做法,关键是如何折叠纸张,如何剪开。

(三)练习:大家一起动手做

用性很强的造型方法,它要求以简介明了的图形,告诉每位观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本课以大量的手绘线条图像为主线,辅以生动的讲解,使学生从手绘线条图像应用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审美创造的愿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功能、用途及简单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活动、欣赏、学习、动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手绘线条图像艺术活动的乐趣;体会表现对象的美;形成手绘线条图像表达学习;了解手绘线条图像表达艺术的实用价值或社会价值。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因为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实用性,确定本课的重点是对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体会,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乐趣。培养和发展观察力、想想力和创造力。

由于学生绘画和观察生活的'感受不同,所难点就定为,能够迅速把握事物的特征,大胆、果断、有个性的表达。能够在复杂的情境中综合处理信息,抓住关键,创造性的表达。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我准备下列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实际情况,我主要采取“欣赏-----启发-----引导法”,以实例为线索,充分动用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运用投影、绘图现场表演,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并提问不同层次学生,这样多法并用,既培养里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里学生的思维。

三、学法指导

手绘线条图像表达是功能用途很强的线条表达,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画出出色的图像是很难的事,因此本课利用大量实例和手绘过程的演示,使学生沿着形象简洁,手法概括,表达象征为主要的思路前提下,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在课堂中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穿插学生都熟悉的手绘图像,增加直观性。

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是全方位地渗透到教学程序中去。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教学由导入、新授、巡回指导、小结四个环节组成。

1、导入

从情景导入,设置一个外国游客到想上厕所却找不到,而且语言不通,别人也听不懂他的意思,这个时候如果你听懂了而且知道厕所在那里你会怎么解决?

学生回答,老师出示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

2、讲授新课

①猜画比赛

在每组中选两名学生,轮流上前表演。(在规定的时间内)一名学生看提示进行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另一名学生猜画内容,以正确数为多者胜利。

猜画内容:a文具盒b电视c录音机d手机

②手绘线条图像除了在刚才的场合运用之外,它还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受工具、技法的约束,具有极为广泛的实用性。

如:有用来描述特征的示意图(出示图例让学生欣赏);有用来说明地理位置的路线图(欣赏图例);有用来补充语文沟通障碍的交流图(欣赏图例);有用来做教学示范之用的教学板画图(欣赏各类教学课所用的图例);有用来搜集和记录各类资料的地质地貌图、军事侦察图(欣赏图例);有用来指示命令的消防灭火战斗力量布置图(欣赏图例);有用来描述事件或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叙事图(欣赏图例);有用来介绍产品的安装或使用方法的说明图(欣赏图例)等。还有漫画、卡通画、插图、广告等美术专业方面的创作,更离不开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

③师小结:从上可以看出手绘线条图像具有叙事、说明、交流、抒情、记录等多种功

3、练习

了解了手绘线条图像的多种功能以及各种场合运用的图例欣赏,你是否也想试一试呢?看看你手中的手绘线条图像是如何表达的。

a、请在5分钟内从圆形开始,连续画出与前一个形象有关联的多个形象。展示学生作业,讲评(可先自评,再互评)。

b、请男同学在5分钟内用画告诉大家你喜欢的5种以上的汽车(或兵器、建筑等)。请女同学在5分钟内用画告诉大家你喜欢的5种以上的服装或发式。

c、请在5分钟内用画告诉大家你常用的几种学习、生活用品。师生共同观摩、讲评学生的作业。

4、总结:这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手绘线条图像的多种功能和在各种场合的运用。通过运用手绘线条图像可以使我们把难以用语言表达或用语言表达不清楚的内容,较清楚地表达给对方。

本课时间安排:

导入3分钟,讲课20分钟,学生练习20分钟,小结2分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美术说课稿模板 篇8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将围绕教什么,怎么教与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与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初中美术( )册第( )课,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明确了本课的课型属于 设计.应用领域。(地位与作用)。

二、学情分析

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与个体差异制定本课教学方法。初中生两级分化已形成,个体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仍然占主体地位,因而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

三、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同时结合教材人文与科技的特色,我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维度来进行阐述。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四、依据教材内容与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课教学重、难点为: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关键: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画具等。

学生准备:美术教材、收集的图片、资料和绘画工具。

六、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实际,我以体验、问答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本课内容,目的在于 。另外以多媒体课件贯穿课堂,通过直观、详尽的直观演示,来达到教学目标。

七、教学过程

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组织课堂教学。我的教学过程设置如下: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练习——作业展示——小结——拓展。

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讲授新课10分钟,学生练习20分钟,展示活动10分钟。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讲授新课 教师演示 (精讲演示,直观生动)

学生练习 教师指导 (小组合作练习,教师提出明确作业要求)

展示作业 评价交流 (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尊重个体差异,以鼓励为主)

课堂小结 拓展提高

本节学会了什么? 体会是什么?你喜欢今天这堂课吗?

你会用今天学习的内容去美化生活吗?

通过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巩固所学知识,为今后学习美术做铺垫。

板书设计:

目的.是再现过程,突出强调重点。

依据以人为本,用于赏识教育的教学理念,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交流,以愉悦的心情体验课堂,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美术说课稿模板 篇9

教材分析: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从欣赏中,使学生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主义绘画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及重大意义。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派系的画家、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并重点分析画面色与光的千变万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使学生听后感到多而不繁,杂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及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的艺术风格。

提高对西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认识并了解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与风格。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色彩变化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对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欣赏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上网查资料法、总结法。

教学手段: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采用现代教学媒体棗网络查找资料,实施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强化独立思考意识;点拨导思,激发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

继浪漫主义以后,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就是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的画家们走出画室,直接面对自然进行绘画,他们热中于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和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他们不象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画家那样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而是受光学理论的启发,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媒体,探索和表现它们在自然光下所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使得画面在色彩上有一个崭新的面貌,为以后现代主义绘画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实物投影欣赏不同画派的作品及网上查找有关印象主义绘画的资料,请学生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点,教师最后总结引出正题。)

二、讲授新课:

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和马奈的作品。

《日出·印象》是描绘日出时在晨雾笼罩中的港口景象。该画表现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波生动的'作画情绪,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的那种呆板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注重对光色效果的追求。

《酒吧侍女》色调明快而热烈。

以上两幅作品先请同学谈欣赏后对该作品的感受是什么?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是活波、生动、明快、热烈、注意光色的变化。

2、欣赏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教师介绍该画的背景及艺术风格和特点:该画描绘的是巴黎附近一个小岛上风和日丽的下午,人们在悠闲散步,垂钓,游玩的场面。画家采用笔触明确,色彩鲜明的点彩画法,在绘画艺术上注意纯粹形式的分析和探索,画面显得呆板而缺乏生气。

小结:新印象主义,实际上是印象主义画派的一个分支,它流行于188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一画派把印象主义绘画发展到了一个极端。他们主张绝对禁止在调色板上调和颜色,而只能以原色的小色点排列或交错在一起,让观众的眼睛自己去起调色作用,很像五彩缤纷的镶嵌画,有人称他们为“点彩派”。

3、欣赏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凡高,高更的作品。

《静物:苹果与橘子》

该画中的各种物体,尽管没有像古典静物画中强调的那种真实的质感,但其坚实,硬挺而内在的形体结构给人以独特的感受。色彩单纯、响亮而饱和,在对比中又使画面富有明快的节奏感和韵六律。塞尚的这种理性分析与主观表现,引发了人们绘画观念上的变革。塞尚被20世纪的艺术家们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向日葵》

这幅作品以包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一个画家内心中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的激动。凡高那种狂放不羁的风格对后来的野兽主义绘画产生了很大影响。

《塔希提妇女》

这幅画是后印象主义另一位画家高更的作品。画家以饱满而浓烈的色彩、宽大而又果断的笔触、稚拙而又粗矿的线条,将两位土著妇女平实而又厚重的表现出来。画面给人一种浓郁的土著生活气息,充满浑朴天真,神秘而久远的原始感。高更的作品具有主观化的自然情境。

小结:后印象主义画派,注重如何在绘画中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不在片面追求外光和色彩效果在画面上产生的真实感觉,而是具有更为主观化的感情因素和象征性的精神观念。这种观念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美术说课稿模板 篇10

这是一节创作课。教材上有一幅国庆节夜晚放烟花的图片和四幅儿童创作画,这四幅儿童创作画是学生用不同线材来表现的,采用了蜡笔绘画、毛线粘贴和剪贴等形式进行创作的。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放烟花的情形,引领学生尝试运用各种材料来表现烟花,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过年过节时,放烟花是一种很重要的娱乐庆祝方式,也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娱乐活动。随着科技的发展,烟花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形状和色彩也越来越美丽。在教学时通过启发学生回忆和欣赏放烟花是的场景,知道烟花的造型,并通过各种材料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教材,对不同的材料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掌握,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喜欢用自己的想法表现事物。烟花是孩子经常见到的,与孩子的生活非常接近,所以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就会让孩子把他们丰富、奇特的想象力通过动手表达出来。

二、设计思路

1、欣赏“烟花”;

2、认识“烟花”;

3、感受“烟花”;

4、创作“烟花”;

5、评比“烟花”。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烟花的形状,学习用不同的线材表现烟花。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材料的能力和想象力。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能安全使用工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形状各异的烟花。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设计表现不同形状的烟花。

四、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教法的趣味性、多样性。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课件、演示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五、教学过程

1、播放一段有关烟花的课件、范画,教师提出问题:烟花的形状变化万千,但它们有一定的相同点,请同学们找出。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出:烟花从中间向外放射。

2、教师提出问题:观察、说说它们的形状像什么,并请几个学生上台画出自己的感受。再请学生对所画的烟花进行评价。

美术说课稿 篇儿童最近在美术班上学习了绘画各种各样的房子,有小木屋、瓦片房、城堡、蘑菇房、印度建筑等等,孩子们兴趣很高,绘画很投入,在课后区域活动中也继续尝试练习绘画更多的房子。因此为了满足儿童的绘画欲望,让儿童尝试在新的材料上进行作画,体验不同感受的乐趣,所以我自己设计了这堂美术活动绘画幻灯片——胖小猪的家。之前我班儿童也曾接触过幻灯片,那是在一节语言活动中,用剪贴镂空的方法制作的幻灯片,当时孩子觉得很新奇,注意力非常集中,很喜欢用幻灯片做成的教具。虽然幻灯片教学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电教手段,但是让儿童参与到课堂教具的制作中来,激发了儿童的活动热情和参与性,同时体现《纲要》中的师生参与共同制作,以儿童作品为主,儿童是活动环境中的主人的精神。

在确定教学目标上主要是让儿童体验在幻灯片上作画的乐趣和感受不同的作画效果,同时对大班儿童也提出了在技能掌握和习惯培养上的要求。把难点放在了涂色均匀,线条清楚,画面保持干净上。能做到这几点的儿童需要在作画时耐心、细心,注意观察,找到好的涂色方法,因此幼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儿童鼓励、启发、引导,增强儿童的信心和作画耐心、细心的态度,培养良好的作画习惯,同时体验作画成功后的喜悦。 活动开始时我通过胖小猪的故事,在结尾设置提问让儿童想办法帮助胖小猪,激发儿童的创作欲望和绘画兴趣。儿童通过前期知识经验准备,了解了各种房子的造型和风格,就可以尝试在幻灯片上作画了。紧接着我出示幻灯片让儿童认识新材料,激发儿童在幻灯片上作画的愿望。在指导中我观察到儿童在涂色上出现了问题,及时引导儿童去发现,想办法解决。例如勾线与色块部分模糊怎么办?画的时候手不能碰到画过的部分,怎么涂画面才能保持干净等。指导中我对儿童进行个别指导,体现儿童之间差异性,遵循个别教育与面向全体相结合的原则,对能力强的画的快的儿童提高要求,先放在幻灯机上检查看效果,不好的地方再去修改;对于画的慢的儿童引导他们找到自己作画速度慢的原因,课后在区域中继续完成。等大部分儿童完成后集中上座位逐一请儿童把作品拿上来放在幻灯机上给大家欣赏,并进行评价,说出好的地方,请他们介绍作画方法,相互交流好的经验。同时也请儿童说说作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请大家帮忙一起讨论交流,找出办法,体现集体的智慧和作画交流后的互动,分享经验。活动最后通过出示一个用剪贴镂空方法做成的房子启发儿童用新的方法来做幻灯片,激发儿童再次创作的愿望,为下一个活动做准备。另外儿童在活动中对幻灯机较感兴趣,也可引伸到科学活动中认识幻灯机,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另外小朋友的启发也可采纳,例如用牙膏涂平在幻灯片上用牙签来作画的活动等等。相信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参与到制作教学具中来,充分体验不同作画效果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体现出师生共同制作的乐趣和意义。

美术说课稿模板 篇11

一、教材分析:

《向日葵》是法国伟大的画家凡高的作品。在这幅作品中,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在《向日葵》这幅作品中,值得幼儿欣赏和学习的是:画面中鲜明亮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线条,感受画面传达出来的强烈、炙热的感情。然而对于城市的大班幼儿来说,孩子缺乏对“向日葵”这种植物的真实的感知,孩子不知道向日葵这种植物的外形、色彩、特征以及它的象征。而这些恰恰正是欣赏《向日葵》这幅作品的经验基础。新《纲要》强调:“幼儿的学习要xxx于幼儿的生活,以生活为基础,建立在生活之上。”缺乏生活经验的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是空洞乏味的,美术欣赏教学也是如此。因此在欣赏“向日葵”这幅作品之前,我认为幼儿应该丰富的经验可以包括:色彩、线条、构图等美术欣赏要素方面的经验,这一点大班幼儿已逐步积累;另外教师要帮助幼儿认识“向日葵”这种植物,帮助幼儿建构有关向日葵的知识经验。那么我相信在幼儿拥有了如此丰厚的经验之后,他们的欣赏活动会更加生动独特。

观察认识:向日葵

欣赏凡高的其他作品

基于两种经验的积累,我们可以围绕“向日葵”的欣赏活动构建这样一个主题:xx

美术欣赏活动:向日葵

实地参观:向日葵园地

认识凡高

生活经验

美术经验

种植向日葵

这个主题中包括:实地参观活动引导幼儿通过实地实物的参观、认识,建立对向日葵的初步感受和认识。然后认识向日葵的色彩、外形、特征及作用和象征意义,帮助幼儿建立对向日葵的完整认识。还有一个种植

活动帮助幼儿了解种植的要素,这样幼儿就建立了足够的生活经验。另外教师还通过欣赏凡高其他作品的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凡高,了解凡高的作画特点、了解凡高的一生,幼儿有关的美术经验也随之形成。

二、设计理念:

1、教学活动注重经验的构建和积累。幼儿的学习活动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美术欣赏教学也不例外。在欣赏活动之前教师注重幼儿有关美术经验的积累,如,欣赏凡高的其他作品,帮助幼儿了解凡高绘画的特色及笔触。同时教师还发现幼儿有关“向日葵”的生活经验不足,注重幼儿生活经验的补充,使幼儿在活动中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为更好的欣赏作品做好铺垫。

2、欣赏活动紧扣美术欣赏要素。在《向日葵》这幅作品中,值得幼儿欣赏和学习的是:画面中鲜明亮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线条,以及作品的构图。在教学中引导幼儿从最突出色彩入手,欣赏感受色彩的亮丽、同色系的组合及对比色的运用恰到好处。同时引导幼儿感受大胆夸张的线条带给我们的富有灵动和生命的感觉。

3、欣赏活动中尊重幼儿的感觉,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儿童都是艺术家,儿童的艺术是儿童生命本能的自然突现。因此在欣赏中教师和幼儿的对话是平等的,尊重幼儿对作品的感觉和表述,而不是以自己的权威压制幼儿。

4、注重多种欣赏方法的运用:对话法是美术欣赏教学的基本方法,教是除了鼓励幼儿大胆与作品、教师、同伴之间互相对话,表述对作品的理解,同时运用对比的方法,感受实物、图片和绘画作品的不同,教师还运用幻灯片的放映给幼儿一个完整美丽的感受,同时欣赏感受到更多的“向日葵”作品。

5、欣赏活动注重幼儿情感的激发,画面中,鲜艳亮丽的黄色和橙色以及大胆夸张扭曲的线条充分流露出创作者强烈和炙热的感情、流露出对向日葵的热爱。教师从色彩、线条等入手,运用对话、对比等方法引导幼儿感受作品表达出的情感,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凡高的作品“向日葵”中鲜明亮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线条,感受画面传达出来的强烈、炙热的感情。

2、鼓励幼儿大胆欣赏与评价,发展幼儿对艺术作品的解释和评判能力。

目标重点:欣赏作品“向日葵”中鲜明亮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线条,感受画面传达出来的强烈、炙热的感情。

目标难点:了解画面中的情感是可以通过形象、色彩、笔触等要素传达出来。

目标

(1)综合了对美术要素的认知以及作品的情感,是以认知和情感并重的目标。开展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引导幼儿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感受和体验,逐步丰富幼儿美的经验,提高幼儿对美的作品的感知和评判的能力,同时习得美术的技能和技巧。这两个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

其中“了解画面中的情感可以通过形象、色彩、笔触等要素传达出来。”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因为幼儿对作品表面的感受和理解如何内化为自身的情感,从而更好的体验作品、更好的体验创作者的情感是比较难的。

目标

(2)是能力目标,我认为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美术技能技巧的提高。而更多的是幼儿对美好事物的感受,理解、体验从而激发幼儿对美的创造。但是技能技巧的学习也是不可或缺的,有了技能技巧的提高才会促进幼儿的创作。

四、教学流程:

前承:

经验丰富:实地参观向日葵种植园地,给向日葵拍照、观察认识向日葵;欣赏有关凡高的其他作品,帮助幼儿建构有关于向日葵的认知经验及美术欣赏经验。

环境创设提供:有关向日葵的照片、图片,《向日葵》作品图片每二位幼儿各一幅,“十四朵向日葵”作品幻灯一幅,凡高的其他《向日葵》作品幻灯片

具体流程见图:

环节一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讨论和比较自己拍的向日葵照片或者图片和凡高的作品“向日葵”相比,“你喜欢那一幅?为什么?”(见附图1)

在幼儿的自由欣赏讨论中引出今天的教学,同时给了幼儿第一次完整自由的欣赏的机会,为目标1的完成拉开序幕。

环节二

放映幻灯“十四朵向日葵”,完整欣赏“十四朵向日葵”。

色彩的感受: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提问:画面中什么颜色最多?你最喜欢画面中的那种颜色?如果都用黄色好吗?……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受到画面中黄色为主、其他色为辅,同时关注到色彩的巧妙搭配及对比色的使用比列。这样画面才能饱满、好看。

线条的感受:引导幼儿感觉和体验作品中线条的夸张大胆和扭曲,感受到画面中的向日葵充满着生命的力量。这一环节中教师鼓励幼儿把自己不懂得地方提出来:如:为什么向日葵的花瓣弯弯曲曲?好象感觉到了什么?……

构图的感受:

教师引导幼儿从画面的背景,花瓶,花朵的整体来分析作品的构图,。教师通过和幼儿的对话:数一数由几朵向日葵?它们一样吗?为什么有的低下了头?(辨别成熟的和还未成熟的或还未开放的)……通过这些对话帮助幼儿理解构图有张驰有疏密才会漂亮。

教师通过对话法引导幼儿欣赏凡高的作品“十四朵向日葵”中鲜明亮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线条,感受画面传达出来的强烈、炙热的感情。初步解决重点目标。

环节三

第二次对比欣赏,在分步感受理解和欣赏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再次比较照片图片和绘画作品给予人的不同感受,是幼儿理解到画出来的向日葵既象眼前看到的,又具有向日葵的典型的形象美,画面中充满了创作者的感情——对向日葵的热爱。

通过对比欣赏,进一步使幼儿领悟到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区别。这一环节使重难点得以突破。

环节四

教师放映更多的梵高的绘画作品“向日葵”(两朵、五朵、十二朵向日葵等等),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欣赏作品向日葵带给人们的那种美丽和热情。激起幼儿的创作欲望。

最后通过欣赏、师生共同谈话,探讨、分享,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使活动目标得以提升。

延伸:“我的向日葵”激发幼儿学习模仿或创作一幅“向日葵”作品。

美术说课稿模板 篇12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六年级美术上册第五单元《物以致用求艺尚美》,我采用六说法: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来说明我对本课的理解,首先是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本单元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与前面各单元不同的是,本单元没有进一步下分课题,而是以一个单课为一个单元的形式呈现。

在第一单元“走进美术世界”的第2课“美术家族成员多”中,我们已通过作品欣赏,了解了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新媒体艺术等八大类别。在“设计”这一大类别中,曾将其粗略分为“为信息交流的视觉传达设计、为生活与工作使用的产品设计、为居住与活动空间优化的环境设计”三类。本单元所欣赏的内容,则是从上述中选取了“产品设计”作为欣赏内容。

本单元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选取了学生最为常见的少量品类的设计作品供学生欣赏学习。教材的五个页面:第36页主要是餐饮用品;第37页是家居用品,主要欣赏的是座椅,也包括室内装饰构件(门锁、门把手);第38页是电器,包括灯具和电子产品;第39页和第40页,是自行车、电动车、汽车等交通工具设计作品的欣赏。由于欣赏作品内容较多,可以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二、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见过的有创意的设计用品不是很多,所以要选用学生比较常见的生活用品欣赏,这样能让学生很容易接受,另外,本节课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有自己的创意,设计出比较有新意的作品,而六年级学生,刚从小学上初中,想象力还是很丰富的时候,所以一定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不要给学生太多的提示,尽量全部以引导为主,让学生自己动脑。三、说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产品设计;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关注生活中的设计的习惯,学会从不同的审美角度欣赏、分析、评述一件生活用品的设计效果,认识实用与美观有机结合的设计原则。教学重点:使学生基本掌握教材提供的几类设计作品的欣赏方法,认识产品设计的原则。以教材上的家具和用品作为欣赏重点。

教学难点: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敢想、敢做,同时也要学习前人的经验,做到融会贯通。让学生习惯于运用设计术语并正确地对设计作品进行语言评述。

四、说教法学v法

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采用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实习作业法来完成本次课程。课前准备:

教具:经过编辑的有关产品设计的视频资料、产品设计图片资料等多媒体资源;搜集精选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如餐饮具、文具、小电器、手机、钟表等;另备一只多功能笔,作为课后拓展的提示。

学具:平时携带的书包、文具等日用品实物;用于构思绘制草图的铅笔和作业本等。

五、教学过程

(一)上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走下来从学生那拿两个笔袋

师问:

如果你去文具店买笔袋,看到了这两个,你会选哪一个?为什么选这个,举手回答

生答:

喜欢这一个,因为喜欢它的颜色生答:

喜欢那一个,因为喜欢它能装很多的东西师总结:

看来同学们都有选择自己喜欢商品的标准,那么这个标准xxx于什么呢?xxx于产品的设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产品设计

2、发展认知、讲授新课

我们一起来看多媒体

下面我们来观看一组攻玉产品的设计,思考以下两个问题,在观看之前,先找个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攻玉产品,找一个朗读好的学生来给大家读一下:

攻玉设计,源于一群热爱设计、热爱生命的年轻人,对设计的执着与梦想的追逐,攻玉人对设计有着深刻的理解,关注生活,关注消费者,关注市场,关注每个细节,倾情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产品工业设计和品牌设计的深度整合化的设计开发服务攻玉设计,每一个成功的作品,无一不经过千锤百炼,反复推敲

您为楚人怀中的璞玉,攻玉愿为恶石,与您共同打造美之和氏璧

诗经》里也有记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师:现在我们了解了攻玉设计,我们是不是很期待看攻玉设计的作品,我们在看的过程中还要思考两个问题:问题在屏幕上视频结束,第一个问题,这是个什么产品?看谁举手最快就找谁来回答,第二个问题,优点有哪些?生答:汽车,污染少,环保,自然能源

师:好,我们同学说的都非常好,列举的也非常全面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什么是产品设计

设计的原则是指产品的什么和什么特性,所谓设计的原则就是我们要判断一件产品是好是坏应该从哪两方面入手?比如我们去选择产品,主要考虑产品的什么呢?

下面小组讨论下这两个问题。一会儿找同学起来回答,可以写在纸上

学生讨论中……

讨论结束,什么是产品设计,看看我们同学是怎么总结的`?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学生起来回答,老师将这些列在黑板上

对照着同学总结的,自己默读一下产品设计的定义,看看和自己总结的一不一样,自己想到的这些词有没有体现出来下面是有奖问答时间,哪个小组答的问题最多,哪个小组就有奖品,找举手最快的同学起来回答

我们来看第一件产品,首先这是一件什么产品?你觉得它的功能和外观怎样?

学生一个一个起来说,重点给学生介绍一下维纳·潘顿的椅子

老师鼓励,并且在黑板上记下小组的成绩,课下发奖3、学生练习

这节课的作业:从实用功能和美观追求两方面出发,尝试以勾画草图的方式设计一把椅子或一条连椅,或者是一件学习用品,要求简略勾画,以能看出设计意图为原则,并且辅以少量文字说明

学生开始设计制作

4、作业展示评价

结束,找学生上来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介绍构思过程,评出奖项,颁奖,鼓掌

一等奖,工业设计最佳创意奖;二等奖,工业设计最佳制作奖;三等奖,工业设计最佳展示奖5、课堂小结、课后拓展

拿出一只多功能的笔,这只笔是自动铅笔和中性笔的结合,设计非常巧妙,引出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关注周围环境,关注生活,留心常见生活用品的设计,有哪些不足和缺点,尝试设计一件自己喜欢的生活用品

最后送同学们一句话:

回归生活寻找设计灵感

6、板书设计

1、学习目标:一组二组三组四组2、设计的原则{产品的实用性

产品的美观性

美术说课稿模板 篇13

一、活动目标:

1.利用各种瓶盖想象组合出各种形象及画面,体验创作的乐趣;

2.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二、活动准备:

1.各种瓶盖铺成一条"小路";各种形状的瓶盖(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星形……)

3.实物投影仪、音乐;

4.水粉颜料、黑色卡纸。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奇妙的瓶盖》

三、活动过程:

1.以森林旅行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小路",初步感知瓶盖的特征。

(1)教师和幼儿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进入森林。

师:小朋友,这儿有一条奇怪的小路,它是用什么铺成的?这些瓶盖有什么不同?

幼A:这些瓶盖的形状不一样,有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星形……

幼B:瓶盖的大小也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

幼C:还有它们的颜色也是各种各样的。

(2)教师小结:这些瓶盖各有各的不同,有的圆、有的方、有的大、有的小,而且它们都有正面、反面和侧面。

(评析:幼儿置身于游戏情景中,主动积极地观察、了解瓶盖的特征,既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又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2.教师奖数字便故事《奇妙的森林旅行》,并以覆盖的形式展示示范画的创作过程。

(1)以故事形式激发幼儿探索瓶盖作画的兴趣。

教师:有一位小姑娘也到森林去旅行,可是走着走着迷了路,这时一位小仙女从小路上捡起瓶盖一挥,眼前出现了一片美妙的景象。

(2)播放音乐,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出示三幅创作过程图,引导幼儿感受瓶盖组合想象画的美妙。

图一:绿绿的草地上,飘着朵朵白云。(椭圆形瓶盖滚成的绿色草地,不规则瓶盖组合成朵朵白云)

图二:草地上开满了美丽的鲜花。(圆形瓶盖印成鲜花)

图三:花儿飞到小姑娘身上,她成了世界上最漂亮的小姑娘。(各种瓶盖组合成小姑娘)

(评析:此环节利用神秘的故事情节,配以投影仪逐一展示利用瓶盖作画的过程,其中蕴含了色彩搭配、画面布局等美术因素,为幼儿自由创作留有更大空间。)

3.引导幼儿在轻松的音乐伴奏下,体验瓶盖作画的乐趣。

(1)幼儿在小路边的卡纸上初步尝试把瓶盖组合成一幅想象画。

师:小朋友,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用哪些瓶盖创造组合出一幅什么样的美丽图画?想好了就选择你需要的瓶盖。

(评析:在幼儿对瓶盖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探索,充分感收非美术材料作画带来的愉悦,使幼儿真正掌握瓶盖这一特殊的作画工具。)

(2)幼儿自由选择,协调运用材料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从画面的.色彩、布局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交流作画过程。

幼A:我用椭圆形评盖的正面印出了树叶,用各种形状的瓶盖蘸上各种颜色变出了五颜六色的花朵。

幼B:我用圆形瓶盖的侧面蘸上蓝色,滚成了蓝天和大海,又用星形瓶盖的正面印出星星和海星。

幼C:我都是用的椭圆形瓶盖,在它的正面蘸上黄色印了一幢房子,还用它的反面印出了许多小花。

(评析:幼儿的画其实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表达着他们内心的独特想法、看法,我们不强调幼儿作品形象的具体性和逼真性,而是通过他们愉快的作画过程表达自己创造性的观点,发展思维,发展语言体验快乐,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5.延伸活动:在美工区中为幼儿提供各类形状的钮扣、积木等,继续引导幼儿组合成自由想象的图案。

四、活动评价

整个活动以童话色彩的情节串联起来,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创作氛围,维护了幼儿自主表现的时空,提供了大胆想象、大胆创作的艺术背景,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环境的开放性

活动过程中,幼儿自由选择、取放瓶盖,综合运用各种颜料搭配、组合,按自己的意愿自由作画,体现出活动环境的开放性。

2.创作的自主性

活动中,教师没有过多的干预、控制,而是给予适当的点拨与启发,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对作画的要求、形式、方法都没有过多的局限。幼儿可以在"小路"上反复尝试,可以自由结伴合作完成,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自由探索瓶盖作画的多种方法,体现出活动空间的自主性。

3.表现的自由性

幼儿通过美术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活动中教师给幼儿充分讲述、评讲的时间与机会,并接纳、赞扬和分享他们的成功,体现出活动形式的自由性。

美术说课稿模板 篇14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懂得如何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着重理解独特的艺术传统。

教学难点 :

如何理解"意境"?追求意境的创造,既是的重要艺术传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方面。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图片、录象资料、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常规)

二。引入新课:

今天学习第十课。 (出示课题,开始使用课件)

本课内容为欣赏。通过对典型的名作的赏析,了解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

1. 的性质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要地位:

上两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中国古代绘画习惯按传统分成人物、山水、花鸟三个画科。 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晚,但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主要的有: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青绿山水——青绿是指中国画颜料中的.石青和石绿,用这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称作"青绿山水".其中又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勾勒、皴笔少,着色浓重,如《千里江山图》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略施青绿两色,如《游春图》。

浅绛山水——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

水墨山水——以渲染为法,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

1. 名词解释: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造化"是指自然,"心源"指心灵感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大 意是,山水画家创作既要以自然为师,同时又得力于画家对自然的感受。它正确地指出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基本原则,对后来中国画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南北宗"——是明代画家董其昌借用唐代佛教禅宗分为南、北二宗,来解释自唐至明数百年的绘画发展,他按绘画的创作方法和画家的身份,将唐以后的山水画也分为南北二宗,将水墨画法的文人画家比作"南宗",将青绿画法的职业画家视为"北宗".例如,唐代的王维、李思训,后世称为"南北宗".

北宋的山水画,虽然在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中包含着画家对这些景物的感受和理想,但更主要的还是以客观地描写自然物为主。代表人物是范宽、郭熙和王希孟。

范 宽《溪山行旅图》 绢本水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占据画面约三分之二,耸立在中的主峰,右侧有深谷瀑布,另一边矮小的侧峰。中景与主山间,被云气阻绝,烘托出主山高不可攀的气势。这幅画构图并不复杂,细部的描写却很仔细,显 示出画家有高度观察能力和写实的工夫。描写的手法也极其生动自然,而且合乎自然的规律。 范宽运用深黑的墨色,和扭曲颤动的笔触,画山石的轮廓和皴纹,分出岩石的块面,然後用浓淡层不同,雨点般的短线,顺著石块组织的方向,逆笔皴擦,产生明暗深浅的立体感,而且加强了由皴纹引导的山石的动势,赋予山石强韧的生命力。

《 溪山行旅图 》中,山的地位远远超过人物,它显示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大自然生生不息,恒古不灭,人类则如同山中行旅,只是一介短暂停留的过客。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南宋的山水画与北宋的山水画有明显的不同,突出表现在追求诗的意境。许多南宋山水画的标题就很富有诗意,如寒江独钓、风雨归舟等。()著名的山水画家有马远、夏圭等。

从以上作品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画家善于运用空白的艺术手法,称之为"以白当黑".南宋的山水画尽管题材、场景、画面小得多了,但由于极力追求诗的意境,善于进行大胆的艺术概括,运用以少胜多 的艺术手法,作品的意境更为浓厚、鲜明,显示了中华民族美学传统的重要特色。

元代的山水画在意境的创造上更强调主观抒发与个人风格的创造。代表画家有倪赞、王蒙等。

(2) 其次,在空间的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

就是把山水画家自己看作是一个巨人,面对自然,就象人观盆景状。这样,千里江山也可尽收眼底,或用长卷的形式表现,如《千里江山图》,长达11米。或以中国画特有的高远、平远、深远的构图方法,画十分繁复的山岭,如《溪山行旅图》、《早春图》、《青卞隐居图》等,其空间处理突出地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构图方法。创造的这种独特的处理空间关系的艺术手法,既体现了中国画家独特的观察自然的方法,同时也蕴含着中国民族的审美胸襟,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

(放映录象)

(3)此外,中国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表现程式。

如表现各种山石就有各种皴法,什么披麻皴、雨点皴、荷叶皴等。在这些表现程式的应用上,主张灵活运用,不断有所发展。在山水画的笔墨技法上,也更为丰富多变,如笔法中包含上述的山石的多种皴法和点苔法等;墨法中湿者为"染",干者为"擦",还有"破墨"、"积墨"等等。可见,也同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传统和体系。

(放映录象)

三。小结 (课件使用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