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吧

位置:首页 > 范文 > 教学计划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是时候开始制定计划了。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是由“植物”、“动物”、 “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4个单元组成的。这四个单元,将带领每个刚开始科学课学习的学生,展开四段不同但有联系的科学学习旅程。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由于三年级刚刚接触科学学科,因此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还要经常利用课前和课余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

2、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着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着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教材情况分析

三年级上册的教学的内容,是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四个单元组成的。这四个单元,将带领每个刚开始科学课学习的学生,展开四段不同但有联系的科学学习旅程。

“植物”这个单元中包括“我看到了什么”“校园的树木”“大树和小草”“观察水生植物”“植物的叶”“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植物的共同特点”。“动物”这个单元中包括“寻访小动物”“蜗牛”“蚯蚓”“蚂蚁”“金鱼”“动物的共同特点”。“我们周围的材料”这个单元中包括“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谁更硬一些”“比较柔韧性”“它们吸水吗”“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砖和陶瓷”“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水和空气”这个单元中包括“水”“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谁流得更快些”“比较水的多少”“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占据空间吗”“空气有重量吗”。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致观察的特点,教材将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和报告撰写的重视。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教材在活动设计中,还有意识地安排了多项环境保护的内容,力图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四、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科学课。因此普遍的特点是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他们已习惯于语数课堂上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比较欠缺。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通过教师观察,两班的'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五、教学目标要求

1 、通过对大树的观察,经历一次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和体验;经历用自己的方法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描述的活动过程;经历简单的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的观察、比较活动过程;经历对一片完整的叶的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和描述过程;获得对一片完整的叶的组成部分的认识;经历用简单的文字、图画等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初步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讲求方法;并在一系列的观察描述活动中获得自信。

2 、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3 、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经历对小动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经历初步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及动态观察、细节和痕迹观察的过程;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

4 、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5 、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周围的物体是由哪些材料做的。引导学生从材料的角度观察物体、引发他们对材料的研究兴趣。通过简单实验和观察,完善对木头、纸、金属和塑料特殊性质的认识,理解材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6 、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感观和简单的器材(各种瓶子、脸盆等),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有关水的资料,并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思考,得出结论,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够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用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7 、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

8 、初步了解空气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借助其他媒介进行间接观察空气的存在,通过对空气和水进行有联系的对比观察,加深对液体和气体特性的理解。

9、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六、教学措施

1 、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大胆创新,在课堂上力求体现新课改理念改进原来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了解新事物,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领域,开拓新视野,能够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自己最近的发展区内得到最大的有效的发展。

3、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学时尽可能的利用好教具、学具,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学改革的主人,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有利的资源,上好每堂课。

4、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时对于相同的问题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在合作探索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

5 、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力求让学生理解科学,建构更加科学合理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体系,养成善于综合与联系的思想方法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 、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七、课时安排:

概论:一课时课文:三十课时

复习:三课时其他:机动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现有一个教学班,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二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游戏里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我们吃什么”、“阳光与生活”、“电的本领”5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游戏里的科学”共7课时,具体包括:小车的运动(1课时),玩滑梯的启示(1课时),跷跷板(1课时),简易天平(1课时)。弹簧的学问(1课时),有趣的磁铁(2课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共6课时,具体包括:空气在哪里(1课时),热气球上升的秘密(1课时),充气玩具的.科学(1课时)。钢笔吸水的奥秘(1课时)。放风筝(2课时)。

第三单元“我们吃什么”共2课时,具体包括:我们的食物(1课时),食物与营养(1课时)。 食物与营养(1课时)。饮食与健康(1课时)。我是小厨师(1课时)。

第四单元“阳光与生活”共5课时,具体包括:太阳和影子(1课时),玩镜子(1课时),潜望镜的秘密(1课时),谁热的块(1课时),太阳能热水器(1课时)。

第五单元“电的本领”共2课时,具体包括:灯泡亮了(1课时),;哪里用到电(1课时)。谁的本领大(1课时)。安全用电(1课时)。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材内容

1 1、小车的运动 2、玩滑梯的启示

2 3、跷跷板4、简易天平

3 5、弹簧的学问

4 6、有趣的磁铁

5 7、空气在哪里 8、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6 9、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7 10、钢笔吸水的奥秘

8 11、放风筝

9 12、我们的食物 13、食物与营养

10 14、饮食与健康

11 15、我是小厨师

12 16、太阳和影子

13 17、晚镜子 18、潜望镜的秘密

14 19、谁热的快

15 20、太阳能热水器

16 21、灯泡亮了 22、哪里用到电

17 23、谁的本领大 24、安全用电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4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同学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议让同学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实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战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全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和各单元教学目标: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同学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随同着生长过程,指导同学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同学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和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同学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协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时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协助同学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2、主要资料清单: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大豆、玉米、花生、莲花、风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花盆、土壤、铲子等种植工具,透明玻璃杯、卫生纸等;试管、植物油等;图片或刚出土的风仙花照片;植物叶的水平分布照片;植物叶的垂直分布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几个主要生长阶段的风仙花照片等。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蚕卵,放大镜、饲养盒;不同生长阶段的蚕;蚕茧和蛹,小剪刀,手电筒;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蚕蛾、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和资料;同学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高、体重、牙齿等生长变化的资料;婴儿、幼儿园或小学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体特点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丈量范围在一20 0C—}—110 0C)、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保温杯、冰块、食盐、试管、烧杯、玻璃杯、;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挂图或影像资料。

“磁铁”单元:各种形状的磁铁,铁的物品、一些金属物品和非金属物品;一定数量的铁钉、回形针、大头针、钢珠和大钢针;不同材质的人民币硬币((1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的铝币);盒式指南针,做指南针的资料(可以让同学自备)。

三、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同学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同学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同学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考虑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四、同学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同学整体学习科学兴趣很高,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习惯于常规课堂学习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同学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和时、周到的指导,使同学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同学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同学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同学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和同学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资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丰满,面向每一位同学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同学积极性,掌握教学过程中同学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同学的主体意识,对同学的回答和作业和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褒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同学的比较、分析、综合、笼统、概括能力,培养同学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同学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同学积极参与(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发明、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协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褒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同学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协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生长。

六、教学进度布置

周 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3。1—3。7

2 3。8—3。14

3 3。15—3。21

4 3。22—3。28

5 3。29—4。4

6 4。5—4。11

7 4。12—4。18

8 4。19—4。25

9 4。26—5。2

五。一劳动节

10 5。3—5。9

期中检测

11 5。10—5。16

12 5。17—5。23

13 5。24—5。30

14 5。31—6。6

15 6。7—6。13

16 6。14—6。20

17 6。21—6。27

18 6。28—7。4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5

一、教材分析

新编《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大树”和“寻访小动物”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三年级下册的主题确定为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混合”、“空气”、“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沉和浮”、“溶解”等六个单元。

混合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质混合的现象进行观察,认识有些物质混合后其中的各个成分不会发生变化,而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物质;初步建立混合物的概念;亲自动手制造混合物并学习对固体混合物进行简单分离的方法。

空气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并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空气作为物质的一般属性。并设计了有关认识空气的特殊性质的探究活动,最后一课时则引导学生探讨空气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植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种植凤仙花的完整过程。通过对凤仙花各个生长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学会定期观察、记录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养蚕的完整过程。通过对蚕各个生长时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动物的生命周期概念,感受生物的生命过程并学会描述这个过程。

沉和浮单元主要涉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改变物体的沉浮及如何利用沉浮的原理来制作小船和潜艇等问题。

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如怎样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否重新分离出来等。

二、学生分析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6、本年级共7个班,1班是小班26人,2~7班是大班,每班都有57或58人。

三、教学要求与评价

1、 学生在活动中能正确进行物质混合与分离操作,能按观察物质混合与分离的基本程序进行观察,能根据事实说明物质混合后是没有变化,还是发生了变化;能应用学到的知识研究土壤,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了解土壤的成分;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制成一两种混合物。

2、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准备用于探究活动的足够的.材料,如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玻璃杯、废纸、抽气筒等 。教师的引导应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教师应能够给学生的每一项探究活动以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的感受、思考、表达等都能得以比较充分地进行。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没有一定的开关和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气体、液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力等;同时,潜移默化地意识到,借助于可见的物质媒介可以发现并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意识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也可以获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3、通过亲历种植、培养凤仙花的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一粒种子能够发育成一株植物,并再次结出多粒种子,从中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涵义。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珍爱生命的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学会持续地、多方面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确方法;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

4、在养蚕的活动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及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等多方面的认识,并通过养蚕的活动经历和体验,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在经历对蚕进行养育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能按蚕的不同生长时期进行动态观察、细节观察,能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能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

5、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乐意以各种不同形式参与到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中,获得各种观察研究活动的经历,能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能获得关于物体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感受到物体沉浮与液体的关系;能解释一些简单的沉浮现象。能按要求设计、制作出简单的小船和“潜艇”。

6、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质开始,研究观察物质之间相互混合、溶解的现象;鼓励学生对观察研究活动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结果进行想像并作出自己的解释;激励学生在课外独立进行一些物质之间的溶解和不溶解的观察活动,以及对饱和溶液的分析、结晶过程的观察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不断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举和爱好。

四、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 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6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着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教材情况分析

三年级上册的教学的内容,是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四个单元组成的。这四个单元,将带领每个刚开始科学课学习的学生,展开四段不同但有联系的科学学习旅程。

“植物”这个单元中包括“我看到了什么”“校园的树木”“大树和小草”“观察水生植物”“植物的叶”“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植物的共同特点”。“动物”这个单元中包括“寻访小动物”“蜗牛”“蚯蚓”“蚂蚁”“金鱼”“动物的共同特点”。“我们周围的材料”这个单元中包括“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谁更硬一些”“比较柔韧性”“它们吸水吗”“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砖和陶瓷”“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水和空气”这个单元中包括“水”“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谁流得更快些”“比较水的多少”“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占据空间吗”“空气有重量吗”。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致观察的特点,教材将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和报告撰写的重视。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教材在活动设计中,还有意识地安排了多项环境保护的内容,力图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四、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科学课。因此普遍的特点是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他们已习惯于语数课堂上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比较欠缺。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通过教师观察,两班的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五、教学目标要求

1 、通过对大树的观察,经历一次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和体验;经历用自己的方法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描述的活动过程;经历简单的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的观察、比较活动过程;经历对一片完整的叶的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和描述过程;获得对一片完整的叶的组成部分的认识;经历用简单的文字、图画等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初步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讲求方法;并在一系列的观察描述活动中获得自信。

2 、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3 、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经历对小动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经历初步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及动态观察、细节和痕迹观察的过程;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

4 、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5 、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周围的物体是由哪些材料做的。引导学生从材料的角度观察物体、引发他们对材料的研究兴趣。通过简单实验和观察,完善对木头、纸、金属和塑料特殊性质的认识,理解材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6 、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感观和简单的器材(各种瓶子、脸盆等),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有关水的资料,并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思考,得出结论,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够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用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7 、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

8 、初步了解空气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借助其他媒介进行间接观察空气的存在,通过对空气和水进行有联系的对比观察,加深对液体和气体特性的理解。

9、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六、教学措施

1 、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大胆创新,在课堂上力求体现新课改理念改进原来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了解新事物,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领域,开拓新视野,能够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自己最近的发展区内得到最大的有效的发展。

3、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学时尽可能的利用好教具、学具,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学改革的主人,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有利的资源,上好每堂课。

4、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时对于相同的问题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在合作探索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

5 、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力求让学生理解科学,建构更加科学合理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体系,养成善于综合与联系的思想方法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 、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七、课时安排:

概论:一课时课文:三十课时

复习:三课时其他:机动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7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四个班。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课外知识的视野相对不如本地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走进自然,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8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植物和我们:(1——7)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植物,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2、动物和我们:(2—14)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动物,初步掌握其生活习惯及其生命特征。

3、我们的生活材料:(15——21)课,以“学生对生活材料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4、水的`科学:(22——24)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我们周围的空气:(25——28)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目的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重点:

《动物和我们》、《水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四个单元。

难点:

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教改思路: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把学科评价内容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50分。注重学生平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五、教学进度安排: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8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明白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着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怀科技的新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是三年级的6、7和8班。在开始的两个多星期,我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还经常利用课前和课余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经过两周的了解,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思维特别敏锐,发言和回答都特别积极。但是,也因为现在的科学学习与以往的常识学习有很多本质的区别,特别是注意学生的探究活动的培养是以往忽略的,所以怎样引导学生开展有序地探究活动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特别丰富,明白很多相关的科学知识。但总的来说,学生以前的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开展的次数比较少,怎样进行有效探究是迫切的问题。而且,科学小组的合作学习跟其它科目的合作学习也有很多区别,课堂中小搭配作中学生还是很混乱,也有少数学生没有参与,所以怎样引导全员参与与分工,也是课堂教学中必须强调的。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详细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爱好。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我们周围的材料”和“食物”6个单元,由4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爱好,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明白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植物”共6课时,详细包括:我看到了什么(1课时),我的大树(1课时),各种各样的叶(2课时),一片完整的叶(2课时)。

第二单元“动物”共6课时,详细包括:寻访小动物(1课时),蜗牛(2课时),蜗牛和蝗虫(1课时),蚂蚁(1课时),我的观察研究(1课时)。

第三单元“我们自己”共6课时,详细包括:观察我们的身体(1课时),我们在生长(1课时),猜猜我是谁(1课时),我的手(1课时),奇妙的指纹(1课时),运用感官(1课时)。

第四单元“水”共4课时,详细包括:一杯水的观察(1课时),水是什么形状(1课时),各种各样的液体(1课时),比较水的多少(1课时)。

第五单元“纸”共4课时,详细包括:纸的观察(1课时),我来造一张纸(1课时),不同用途的纸(1课时),作一辆纸车(1课时)。

第六单元“米饭和淀粉”共4课时,详细包括:稻谷的观察(1课时),大米的观察(1课时),米饭的观察(1课时),淀粉的踪迹(1课时)。

3、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想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非法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爱好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教材内容

19.19.1始业教育

29.59.11我看到了什么(1课时)我的大树(1课时)

39.129.18各种各样的叶(2课时)

49.199.25一片完整的叶(2课时)

59.2610.2国庆放假

610.310.9寻访小动物(1课时)乡土教材(1课时)

710.110.16蜗牛(2课时)

810.110.23蜗牛和蝗虫(1课时)蚂蚁(1课时),

910.210.30我的观察研究(1课时)乡土教材(1课时)

1010.3111.6观察我们的身体(1课时)我们在生长(1课时)

1111.711.13猜猜我是谁(1课时)我的手(1课时)

1211.111.20奇妙的指纹(1课时)运用感官(1课时)

1311.211.27一杯水的观察(1课时)水是什么形状(1课时)

1411.2812.4各种各样的液体(1课时)比较水的多少(1课时)

1512.512.11纸的观察(1课时)我来造一张纸(1课时)

1612.112.18不同用途的纸(1课时)作一辆纸车(1课时)

1712.112.25稻谷的观察(1课时)大米的观察(1课时)

1812.2605年1.1米饭的观察(1课时)淀粉的踪迹(1课时)

191.21.8复习考试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9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任务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通过本册教学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目标

1、总体知识目标

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2、能力培养目标

指导学生运用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质疑、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热爱科学。

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3、教育教学目标

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珍爱并善待周围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

“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四、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习科学兴趣很高,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习惯于常规课堂学习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习方面的学困生有:张子勇、张帆、邵兰兰,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

(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习,使他们不被落下。

2、中等生优化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加强优生与中等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优等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习的兴趣。

(3)对尖子生的平常学习,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六、改革设想: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课时安排

(一)、常见材料(5课时)

1、身边的材料2课时

2、塑料3课时

(二)、声(7课时)

3、倾听声音2课时

4、物体传声2课时

5、自制小乐器2课时

6、声音与生活1课时

(三)、光(8课时)

7、光的传播2课时

8、透明与不透明1课时

9、镜子2课时

10、七色光3课时

(四)、电(6课时)

11、电在我家中2课时

12、让灯亮起来2课时

13、导体与绝缘体2课时

(五)、磁6课时

14、磁铁的力量2课时

15、制作小磁针2课时

16、磁的应用2课时

(六)、信息与通信5课时

17、传递信息2课时

18、通信的发展1课时

19、畅想通信2课时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0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任务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通过本册教学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目标

1、总体知识目标

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2、能力培养目标

指导学生运用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质疑、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热爱科学。

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3、教育教学目标

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珍爱并善待周围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

“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四、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习科学兴趣很高,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习惯于常规课堂学习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习方面的学困生有:张子勇、张帆、邵兰兰,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

(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习,使他们不被落下。

2、中等生优化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加强优生与中等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优等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习的兴趣。

(3)对尖子生的平常学习,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六、改革设想: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课时安排

(一)、常见材料(5课时)

1、身边的材料2课时

2、塑料3课时

(二)、声(7课时)

3、倾听声音2课时

4、物体传声2课时

5、自制小乐器2课时

6、声音与生活1课时

(三)、光(8课时)

7、光的传播2课时

8、透明与不透明1课时

9、镜子2课时

10、七色光3课时

(四)、电(6课时)

11、电在我家中2课时

12、让灯亮起来2课时

13、导体与绝缘体2课时

(五)、磁6课时

14、磁铁的力量2课时

15、制作小磁针2课时

16、磁的应用2课时

(六)、信息与通信5课时

17、传递信息2课时

18、通信的发展1课时

19、畅想通信2课时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以“普及与特色齐抓”为我校科技教育工作的中心,在区科技特色学校的基础之上,寻求新的增长点中进一步提升科技教育水平,加强基础学科渗透、蓬勃开展全校性科技主题活动,使学校科技教育在普及中夯实科技群体基础,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师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

二、现状分析

(一)基础与优势

1。管理网络化

我校有清晰的科技教育管理网络,由卢教导主管科技教育工作和处理日常事务;科技辅导员顾云中老师全面负责校级科技活动,制定学校科技教育工作计划;由赵弈、李云玉、赵骏、肖云蜂等科技老师负责开展各特色项目活动,各位科技教师在学校科技教育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2。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利用多种渠道建设科技教师队伍,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习与培训,聘请科技专家带教与学校导师团带教,有针对性地培养科技教师,增强教师在科技教学、活动组织、科研等方面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评价与激励机制

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完善保障了我校科技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我校制定了针对课程教学、科技竞赛、课题研究等方面的评价和激励制度,保证了科技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4。特色项目建设

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我校已形成了一批在新北区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项目如科技制作、机器人活动等,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问题与挑战

1。特色项目有待深化

科技制作及机器人活动是我校的特色项目。我们通过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等形式推进特色项目的发展,但是,我们对特色项目活动挖掘得还不深,活动开展仍以竞赛为目的,缺少系列化的层层递进,特色深化有待加强。

2。师资专业化不强

我校拥有一批在科技教育领域实践多年的科技教师,但一些教师还停留在粗浅的层面,没有完全抓住专攻的方向,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主钻研的能力与积极性,学校需加强这方面的引导与培训。

3。课程与活动分离

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依托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与课程教学的结合还比较欠缺,削弱了教育效果。因此,科技教育应加强与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的结合,通过上课、学生演讲等形式渗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等内容。

三、发展目标

本着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以点带面促进我校整体办学水平,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力争通过课堂教育渗透、活动开展、参加竞赛、特色项目建设等途径,并以“新北区青少年科技特色教育学校”细化标准来规范学校科技教育工作,打响科技教育的特色品牌。

四、具体措施

1。 巩固传统特色项目,使强项更强。

开展科技活动须坚持连续性、持续性,所以开展科技教育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特长,注重巩固传统特色项目,使强项更强。今年我们要积极参加新北区首届科技节活动,使我校的传统科技教育特色项目——“科技制作”、“机器人活动”能在新北区兄弟学校中起示范和辐射作用。

2。拓展新兴项目,学校科技教育向纵深发展。

科技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们要确保做大做强特色项目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活动,以“金钥匙科技竞赛”、“科技创新大赛”、“ 青少年发明家评选”等活动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全体参与,学校组织校级比赛,提高我校在省、市各项活动中获奖的“质”和“量”。

3。 充分发挥学科科技教育功能,抓好学科渗透。

学校科技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充分挖掘学科教学的科技教育功能,抓好学科渗透。首先是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教学之中,在进行系统的科学知识学习和科学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加强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行为习惯的培养,而且在语文、历史等其它学科中也要有意、有机、有序地渗透科技教育,共同培养全体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

4。 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科技教育持续、有序发展。

加强培训,着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科技辅导队伍。我们认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是要靠教师引导和指导的,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自主发展也必然会促进教师的发展,这是一个互动相长的过程。因此在落实科技教育项目中,学校积极创设条件,加强培训,促进青年科技辅导教师加快成长,激励他们提前达标,早日脱颖而出。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办好学校科技节。

我校把今年十月份定为科技活动月,并高质量办好的科技节活动,使科技教育面向每一位学生。在科技节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能力大小,组织学生参加适合他们的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以“普及与特色齐抓”为我校科技教育工作的中心,在区科技特色学校的基础之上,寻求新的增长点中进一步提升科技教育水平,加强基础学科渗透、蓬勃开展全校性科技主题活动,使学校科技教育在普及中夯实科技群体基础,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师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

二、现状分析

(一)基础与优势

1、管理网络化

我校有清晰的科技教育管理网络,由卢教导主管科技教育工作和处理日常事务;科技辅导员顾云中老师全面负责校级科技活动,制定学校科技教育工作计划;由赵弈、李云玉、赵骏、肖云蜂等科技老师负责开展各特色项目活动,各位科技教师在学校科技教育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2、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利用多种渠道建设科技教师队伍,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习与培训,聘请科技专家带教与学校导师团带教,有针对性地培养科技教师,增强教师在科技教学、活动组织、科研等方面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评价与激励机制

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完善保障了我校科技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我校制定了针对课程教学、科技竞赛、课题研究等方面的评价和激励制度,保证了科技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4、特色项目建设

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我校已形成了一批在新北区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项目如科技制作、机器人活动等,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问题与挑战

1、特色项目有待深化

科技制作及机器人活动是我校的特色项目。我们通过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等形式推进特色项目的发展,但是,我们对特色项目活动挖掘得还不深,活动开展仍以竞赛为目的,缺少系列化的层层递进,特色深化有待加强。

2、师资专业化不强

我校拥有一批在科技教育领域实践多年的科技教师,但一些教师还停留在粗浅的层面,没有完全抓住专攻的方向,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主钻研的能力与积极性,学校需加强这方面的引导与培训。

3、课程与活动分离

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依托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与课程教学的结合还比较欠缺,削弱了教育效果。因此,科技教育应加强与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的结合,通过上课、学生演讲等形式渗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等内容。

三、发展目标

本着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以点带面促进我校整体办学水平,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力争通过课堂教育渗透、活动开展、参加竞赛、特色项目建设等途径,并以“新北区青少年科技特色教育学校”细化标准来规范学校科技教育工作,打响科技教育的特色品牌。

四、具体措施

1、巩固传统特色项目,使强项更强。

开展科技活动须坚持连续性、持续性,所以开展科技教育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特长,注重巩固传统特色项目,使强项更强。今年我们要积极参加新北区首届科技节活动,使我校的传统科技教育特色项目——“科技制作”、“机器人活动”能在新北区兄弟学校中起示范和辐射作用。

2、拓展新兴项目,学校科技教育向纵深发展。

科技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们要确保做大做强特色项目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活动,以“金钥匙科技竞赛”、“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发明家评选”等活动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全体参与,学校组织校级比赛,提高我校在省、市各项活动中获奖的“质”和“量”。

3、充分发挥学科科技教育功能,抓好学科渗透。

学校科技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充分挖掘学科教学的科技教育功能,抓好学科渗透。首先是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教学之中,在进行系统的科学知识学习和科学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加强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行为习惯的培养,而且在语文、历史等其它学科中也要有意、有机、有序地渗透科技教育,共同培养全体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

4、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科技教育持续、有序发展。

加强培训,着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科技辅导队伍。我们认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是要靠教师引导和指导的,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自主发展也必然会促进教师的发展,这是一个互动相长的过程。因此在落实科技教育项目中,学校积极创设条件,加强培训,促进青年科技辅导教师加快成长,激励他们提前达标,早日脱颖而出。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办好学校科技节。

我校把今年十月份定为科技活动月,并高质量办好的科技节活动,使科技教育面向每一位学生。在科技节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能力大小,组织学生参加适合他们的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3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四个班。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课外知识的视野相对不如本地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走进自然,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8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植物和我们:(1——7)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植物,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2、动物和我们:(2—14)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动物,初步掌握其生活习惯及其生命特征。

3、我们的生活材料:(15——21)课,以“学生对生活材料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4、水的科学:(22——24)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我们周围的空气:(25——28)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目的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重点:

《动物和我们》、《水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四个单元。

难点:

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教改思路: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把学科评价内容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50分。注重学生平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五、教学进度安排: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 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 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习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习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习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学情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

三年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进度表: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以“普及与特色齐抓”为我校科技教育工作的中心,在区科技特色学校的基础之上,寻求新的增长点中进一步提升科技教育水平,加强基础学科渗透、蓬勃开展全校性科技主题活动,使学校科技教育在普及中夯实科技群体基础,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师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

二、现状分析

(一)基础与优势

1、管理网络化

我校有清晰的科技教育管理网络,由卢教导主管科技教育工作和处理日常事务;科技辅导员顾云中老师全面负责校级科技活动,制定学校科技教育工作计划;由赵弈、李云玉、赵骏、肖云蜂等科技老师负责开展各特色项目活动,各位科技教师在学校科技教育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2、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利用多种渠道建设科技教师队伍,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习与培训,聘请科技专家带教与学校导师团带教,有针对性地培养科技教师,增强教师在科技教学、活动组织、科研等方面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评价与激励机制

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完善保障了我校科技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我校制定了针对课程教学、科技竞赛、课题研究等方面的评价和激励制度,保证了科技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4、特色项目建设

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我校已形成了一批在新北区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项目如科技制作、机器人活动等,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问题与挑战

1、特色项目有待深化

科技制作及机器人活动是我校的特色项目。我们通过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等形式推进特色项目的发展,但是,我们对特色项目活动挖掘得还不深,活动开展仍以竞赛为目的,缺少系列化的层层递进,特色深化有待加强。

2、师资专业化不强

我校拥有一批在科技教育领域实践多年的科技教师,但一些教师还停留在粗浅的层面,没有完全抓住专攻的方向,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主钻研的能力与积极性,学校需加强这方面的引导与培训。

3、课程与活动分离

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依托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与课程教学的结合还比较欠缺,削弱了教育效果。因此,科技教育应加强与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的结合,通过上课、学生演讲等形式渗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等内容。

三、发展目标

本着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以点带面促进我校整体办学水平,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力争通过课堂教育渗透、活动开展、参加竞赛、特色项目建设等途径,并以“新北区青少年科技特色教育学校”细化标准来规范学校科技教育工作,打响科技教育的特色品牌。

四、具体措施

1、巩固传统特色项目,使强项更强。

开展科技活动须坚持连续性、持续性,所以开展科技教育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特长,注重巩固传统特色项目,使强项更强。今年我们要积极参加新北区首届科技节活动,使我校的传统科技教育特色项目——“科技制作”、“机器人活动”能在新北区兄弟学校中起示范和辐射作用。

2、拓展新兴项目,学校科技教育向纵深发展。

科技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们要确保做大做强特色项目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活动,以“金钥匙科技竞赛”、“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发明家评选”等活动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全体参与,学校组织校级比赛,提高我校在省、市各项活动中获奖的“质”和“量”。

3、充分发挥学科科技教育功能,抓好学科渗透。

学校科技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充分挖掘学科教学的科技教育功能,抓好学科渗透。首先是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教学之中,在进行系统的科学知识学习和科学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加强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行为习惯的培养,而且在语文、历史等其它学科中也要有意、有机、有序地渗透科技教育,共同培养全体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

4、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科技教育持续、有序发展。

加强培训,着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科技辅导队伍。我们认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是要靠教师引导和指导的,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自主发展也必然会促进教师的发展,这是一个互动相长的过程。因此在落实科技教育项目中,学校积极创设条件,加强培训,促进青年科技辅导教师加快成长,激励他们提前达标,早日脱颖而出。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办好学校科技节。

我校把今年十月份定为科技活动月,并高质量办好的科技节活动,使科技教育面向每一位学生。在科技节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能力大小,组织学生参加适合他们的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